APP下载

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分型的关系▲

2016-02-17吴霖浦黄永新陈林坤

广西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病因分型硬化

吴霖浦 黄永新 陈林坤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市 541001,E-mail:e2286@163.com)

临床创新

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分型的关系▲

吴霖浦 黄永新 陈林坤

(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桂林市 541001,E-mail:e2286@163.com)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严重程度及亚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110例ACI患者(ACI组)及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Hcy以及hs-CRP水平。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ACI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根据病因分型将ACI患者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心源性脑栓死(CE)、其他病因明确型缺血性卒中(SOE)以及不明原因性缺血性卒中(SUE)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及不同病因分型患者的Hcy、hs-CRP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I患者Hcy、hs-CRP水平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升高(P<0.05)。不同病因分型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组Hcy、hs-CRP水平最高,SOE组Hcy、hs-CRP水平最低。结论 Hcy、hs-CRP可能与ACI严重程度及病因分型有关。

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神经功能缺损;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分型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梗死的病因复杂,对ACI患者进行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rial of Org 10 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病因分型,可以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血管炎症标志物参与并促进了脑梗死的炎症反应。本研究对110例ACI患者血清Hcy、hs-CRP进行检测,以探讨两者与脑梗死严重程度以及与TOAST病因分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CI患者110例,男性68例,女性42 例,年龄48~85岁( 56.3±8.2岁)。所有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ACI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在发病72 h内入院,同时排除有近期感染史、重大手术或外伤史、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结核、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梗死合并出血、既往有脑血管病史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除外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血管相关性疾病,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40~78(56.1±8.3)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hs-CRP及Hcy检测方法:所有脑梗死患者于入院第2天清晨7点空腹抽取静脉血约5 ml;对照组在体检当天清晨抽取静脉血约5 ml,将静脉血标本放入低温离心机内,在4℃的条件下,3 000 r/min离心10 min,血清分离后立即检测血清Hcy以及hs-CRP水平。使用罗氏7600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血清hs-CRP,循环酶法技术测定血清Hcy浓度。

1.2.2 TOAST分型与NIHSS评分:ACI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按TOAST分型法[2]进行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CE)、其他病因明确型缺血性卒中(stroke of other determined etiology,SOE)以及不明原因性缺血性卒中(stroke of undetermined etiology,SUE)。入院当天对ACI患者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3],根据NIHSS评分将ACI严重程度分级:<4分为轻度,共26例;4~15分为中度,共62例;>15分为重度,共22例。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 ACI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x±s)

2.2 不同严重程度的ACI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的比较 不同严重程度ACI患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Hcy及hs-CRP水平越高(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严重程度ACI患者 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x±s)

注:两两比较均P<0.05。

2.3 不同TOAST分型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脑梗死各组亚型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AA组Hcy、hs-CRP水平最高,SOE组Hcy、hs-CRP水平最低(P<0.05)。见表3。

表3 各TOAST亚组患者Hcy、hs-CRP水平比较(x±s)

注:两两比较均P<0.05。

3 讨 论

动脉粥样硬化为一种炎性疾病,是ACI重要的病理基础[4],Hcy、hs-CRP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均参与其中。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重要中间代谢物,任何原因造成的Hcy代谢障碍,均可以使之在体内积聚从而导致血清Hcy水平升高。高Hcy血症可促使氧自由基生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变凝血因子功能,促进血栓形成;同时可加快脂质代谢以及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从而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此外,还可促使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血管壁增厚而引发闭塞性血管病。因此,有研究认为高Hcy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为预测脑梗死及其复发的一项高危因素[5]。

近年来,炎症反应与脑梗死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hs-CRP作为炎症反应急性期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使内皮细胞产生较高水平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同时还可激活补体系统,并产生大量终末产物引起动脉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6-7]。因此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也成为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有研究显示,hs-CRP可预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性和判断卒中患者的预后,血清内hs-CRP的浓度越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炎性反应程度越严重[8]。

本研究中,ACI组的Hcy及hs-CR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此外,ACI患者中,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Hcy、hs-CRP水平增高(P<0.05),提示Hcy及hs-CRP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到损伤程度重及炎性反应越剧烈,动脉粥样硬化,脑组织损伤及缺血区梗死范围不断加重,导致Hcy及hs-CRP含量越高[5-6]。因此Hcy及hs-CRP可作为ACI的检测手段及判断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血清Hcy、hs-CRP可能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ACI密切相关,但在本研究中发现在不同TOAST病因分型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存在差异(P<0.05)。LAA组、SAO组及SUE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提示LAA、SAO及SUE的病理机制可能与Hcy水平增高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损伤有关。研究表明LAA型ACI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有关;SAO型ACI小动脉深穿支闭塞常伴随较显著的深部脑白质病变而导致较高的血清CRP水平[9];临床上对于血清Hcy升高的脑梗死患者在病因学分型上应注意考虑以上3种类型;此外,LAA组Hcy、hs-CRP水平最高,提示高Hcy血症可能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关系更密切,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7-8]。

综上所述,血清Hcy、hs-CRP可能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有关,两者的联合检测对于脑梗死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积极意义,且可对脑梗死的病因学分型提供参考,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因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因此,进一步了解两者与不同卒中病因分型的确切关系,尚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Adams HP,Bendixen BH,Kappelle LJ,et al.Classification of subtype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Definitions for use in 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J].Stroke,1993,24(1):35-41.

[3] Candelise EL,Hennerici EIMG.Stroke scores and scales[J].Cerebrovasc Dis,1992,2(4):239-247.

[4] Shoenfeld Y,Sherer Y,Harats D.Artherosclerosis as an infectious,inflammatory and autoimmune disease[J].Trends Immunol,2001,22(6):293-295.

[5] Khan U,Crossley C,Kalra L,et al.Homocyste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roke subtypes in a UK black population:the South London ethnicity and stroke study[J].Stroke,2008,39(11):2 943-2 949.

[6] 冯凌霄.脑梗死患者血浆CysC、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2.

[7] 刘晓红,夏 菁,周维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6):379-381.

[8] 丁则昱,李晓光,崔丽英,等.急性期高敏感C反应蛋白对脑梗死预后的评估[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1):11-14.

[9] Dominguez-Rodriguez A,Samimi-Fard S,Abreu-Gonzalez P,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admission myeloperoxidas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ardiogenic shock[J].Am J Cardiol,2008,101(11):1 537-1 540.

广西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20140120-4-1)

吴霖浦(1969~),男,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

R 743.33

A

0253-4304(2016)09-1285-03

10.11675/j.issn.0253-4304.2016.09.27

2016-04-23

2016-06-28)

猜你喜欢

病因分型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电视的病因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