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6-02-16陈爱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当代价值局限性

陈爱爱

(吕梁学院思政系,山西 吕梁 033000)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陈爱爱

(吕梁学院思政系,山西吕梁033000)

〔摘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五个国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公民文化理论体系。在他看来,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文化、混合文化和参与者文化。该理论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样本选择不具有代表性、研究对象过于片面、研究结果具有不明确性等,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阿尔蒙德;公民文化;历史贡献;局限性;当代价值

阿尔蒙德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创了政治文化研究领域,被公认为政治文化研究的奠基人,其代表作《公民文化》一书,将政治文化的跨国比较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秉承了行为主义的主张,同时汲取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为其他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促进了政治和文化的跨国研究与交流。虽然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包含着一些内在缺陷,但其中许多富有积极性的观点,对于当今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体系,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

阿尔蒙德在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等五国的政治文化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公民文化理论体系。其公民文化理论聚焦于什么样的公民文化更有利于维护制度的稳定。在阿尔蒙德看来,公民文化既不是传统文化也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建立在沟通和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是一致性和多样性共存、允许变革但必须有节制地进行的文化。

(一)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的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将公民文化视为一种平衡的政治文化,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与结构之间的平衡。社会瞬息万变必然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因此政治结构需要作相应的调整,政治文化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以达到态度和结构的平衡。第二,村民、臣民和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平衡。阿尔蒙德认为不存在单纯的参与者的政治文化,公民文化应该是村民、臣民和参与者角色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不是以一种政治取向取代另一种政治取向,而是三种取向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在这种政治文化中,个人承担着多重角色,在政府作出决策时个人应积极参与,但在决策作出后个人必须完全服从。第三,权力和职责之间的平衡。一方面,为了维持社会制度的稳定,政治精英作出的决策应该受到普通民众的制约。另一方面,为了维护政治体系的有效运作,政治精英作出的决策必须得到绝对的服从。第四,手段和情感之间的平衡。在公民文化中,参与既是一种手段,又是带有主观性的一种价值判断,这意味着政治参与需要在手段和情感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第五,共识和分歧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是深层次的平衡。由于每个人的出身、思维、受教育程度等各有不同,其对同一件事情的态度看法自然会有不同。在政治参与中如果共识过多会使政府缺乏压力,分歧过多则会导致民主体系的坍塌。

(二)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的政治文化

一方面,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来看,它都是一种混合的文化。从个人角度来看,公民文化中个人扮演着参与者、臣民和村民等不同的角色,即个人在作政治决策时是积极的公民,在决策作出后又是消极的臣民或村民,他们对待一些事情是积极的,对待另一些事情可能又是消极的;从社会角度来看,在公民社会中不但需要公民而且还需要一定数量的臣民和村民,即在公民文化建设中,有些人是积极的参与者,有些人则扮演着臣民或村民角色。另一方面,从文化纵向发展历程来看,公民文化是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一种文化,是延续了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混合文化。在阿尔蒙德看来,任何体系的政治文化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即每种文化所占的比例不同混合程度不同而已。正如他在《公民文化》一书中所作的比较,英国和美国的公民文化各有不同,在美国,公民的责任感强,参与度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臣民和村民,而在英国,民众的社会责任感较强,参与热情也比较高,但是温顺的臣民占到了较大比例,两国的公民文化都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三)公民文化是一种积极参与者的政治文化

阿尔蒙德特别强调公民文化的参与性。在他看来,没有参与就构不成公民文化,公民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政治文化。首先,从公民个人的参与来说,这里的参与不只表现为政治精英参与政策的制定,更主要的表现是普通民众通过选举等参与方式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其次,从与民主的关系来看,参与是民主的核心。政治精英作出决策要受到普通民众的制约和影响,普通民众在影响政府决策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种有节制的参与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在一个民主国家中,政府不仅需要维护政治精英作出决策的权威性,还需要为普通民众提供参与的平台并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最后,从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来看,为了维护政治的稳定,公民的参与必须合法有序。在公民文化中,个人是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个人通过这种有效参与把自身的需求转化为公共政策,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二、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

阿尔蒙德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围绕着民主政治的核心,以社会个体对待政治的态度为切入点,对多个国家的公民文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的贡献

一是推动了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阿尔蒙德把研究对象定位为社会个体,以社会个体对待政治的态度为切入点,为微观与宏观、个体心理与政治文化搭建了相互衔接的桥梁,有利于从微观角度把握政治系统中作为个体的人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宏观层面的政治体系与微观层面的个体政治心理提供了沟通连接的渠道。

二是实现了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效融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渗透催生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公民文化分析中,阿尔蒙德采用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为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分析政治现象提供了范例。可以说,多种研究方法的有效融合是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的显著特点,对于促进政治学迈向政治科学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促进了跨国研究的发展。《公民文化》一书自出版以来便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当之无愧地成为政治学研究的典范,促进了政治文化跨国研究的迅速发展。自此,学者们的关注度开始集中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其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西方政治学界,而且引起了亚非拉等新兴国家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从而为东西方国家在政治学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

(二)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样本选择不具有代表性。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是在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等五个国家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英国、美国是西方典型的民主制国家,公民文化发育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和德国才开始摆脱专制的阴影重建民主,公民文化发育不足。墨西哥则不具有政治稳定性。因此,在样本选择上就预设了研究的结果,从而削弱了公民文化理论的科学性。

第二,研究对象过于片面。阿尔蒙德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个人的政治态度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形成公民文化的基本理论。公民的政治态度很难量化,而且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并非完全吻合,总体的政治文化不可能通过个体态度的简单叠加而获得。文化具有群体性,片面地将公民文化的研究对象定位为社会个体有可能削弱研究结论的说服力。

第三,研究结果具有不明确性。研究结果的不明确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没有明确地给出公民文化的定义。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是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但其并没有论述民主的含义,只是描述性地把英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界定为民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有英美中心论之嫌疑。第二,没有厘清公民文化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公民文化维护了民主制的稳定还是民主制孕育了公民文化,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三、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的当代价值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虽然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明确提出了对不同政治文化进行判断的一系列价值目标,提供了政治文化研究的基本进路,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公民文化研究应立足我国当前实际

公民文化是由阿尔蒙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在此期间形成的理论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认真研究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不难发现,英国和美国的公民文化和民主制度并不是政治现代化的标杆,民主制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形式,只有符合国家的发展需要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同时,公民文化具有延续性和传承性特征,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也应该是多元的变化的。这就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时首先要立足国情,批判性地借鉴吸收对我们有用的研究成果。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臣民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居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研究我国的公民文化时一定不能忽略这一点,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批判地吸收世界各国的研究成果,正确地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公民文化。

(二)着力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

公民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公民身份的重要性,才能强化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因而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对于公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理论启示我们,政治生活中民众对政治体系的认同程度决定了其政治参与的热情,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不但有利于增强民众的自豪感与责任心,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公民在参与公民文化建设方面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为此,在国家层面应加强引导,激发广大公民自觉自愿参与的热情。需要注意的是,参与必须合理有序,应与民主化的发展相适应。

(三)遵循公民文化建设的规律

培育成熟的公民文化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阿尔蒙德认为,公民文化的培育,需要具备经济发展、政治环境等一系列条件,只有经过长期的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公民文化才能得以培育和逐步养成。因此,在我国公民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应遵循公民文化建设的规律,努力营造良好的公民社会氛围,促使公民渐进有序地参与到政府管理及公共事务中来。与此同时,国家应通过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文化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公民精神,为公民文化的发展提供社会基础和智力支持。

(四)多管齐下助推公民文化发展

阿尔蒙德认为,教育在推动公民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培训公民政治参与方面的技能,使他们学会如何与大众媒介接触。因此,除了教育机构之外,还必须通过家庭、工作场所、社团、政府机构等政治社会化渠道来推动公民文化发展。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公民教育的第一站,父母在此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他们的政治态度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思想和行为。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学校层面来看,其肩负着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育学生的公民意识,推进学校公民教育。同时,学校还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培育其公民意识。从社会层面来看,相关部门应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手机短信微信等渠道及贴挂标语、横幅、警示牌等方式,拓宽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强其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我国的公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2〕李丹.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

〔3〕张钦朋.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述评〔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0(4):68-73.

责任编辑冯耀明

〔作者简介〕陈爱爱(1984-),女,山西中阳人,吕梁学院思政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收稿日期〕2016-02-15

〔中图分类号〕D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2-0112-03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当代价值局限性
“拯救大地”理论的内在逻辑、局限性与改进思路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体坛硕彦 留德先驱: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