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2-16汪慧黄文霞魏丽琴芦萍陈惠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表格癫痫满意度

汪慧 黄文霞 魏丽琴 芦萍 陈惠萍

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汪慧黄文霞魏丽琴芦萍陈惠萍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5年10月~2016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癫痫并发抑郁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干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抑郁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治疗中作用显著,降低了患者抑郁程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癫痫;抑郁症;心理干预;应用效果

癫痫是临床上神经系统的常见病,但是癫痫治愈率低,复发率高[1],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癫痫患者由于疾病的反反复复,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心理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抑郁[2]。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治疗中作用显著,本文就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2015年10月~2016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癫痫并发抑郁症患者13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癫痫并发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伴严重精神障碍和沟通障碍患者。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5±1.9)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1.2)年;观察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5.5±2.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具体内容有:(1)疾病指导:护理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癫痫疾病知识以及抑郁症的评估内容,指导家属患者发病时防止舌咬伤[3];(2)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帮助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悦,放松的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3)心理干预:采用专业的测评方式对癫痫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测评,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心理分析指导为患者制定符合每一位患者治疗方案病进行治疗[4];(4)其他:为患者提供宽敞明亮的病室,保证充足光线,安静舒适,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患者饮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鼓励患者多参加体育运动,有氧活动,增强免疫力[5]。

1.3观察指标

护理后,利用抑郁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评分标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表示重度抑郁)和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为护理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情况,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为护理后满意的例数,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分别为(49.36±2.78)分,(48.52±3.11)分,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分别为(43.66±2.36)分,(32.89±2.13)分。两组患者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65例患者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37例、19例、9例,总满意度为86.2%;观察组65例患者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的例数分别为:43例、20例、2例,总满意度为96.9%。两组患者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癫痫患者易发生抑郁,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一系列不良情绪让生活质量下降,不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长时间受到紧张、惶恐、不安情绪的影响且又得不到及时缓解,易发生抑郁[6]。

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护理方式,它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工作理念,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尊重,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配合度[7]。科学的护理模式,更加全面的针对患者进行分析评估,进行指导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文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治疗中作用显著,降低了患者抑郁程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1]张小青,何仕清.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55-56.

[2]王金娟,张少茹,高炀,等.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36-237.

[3]章博.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47-248.

[4]陈琳琳,李亚楠,郑园园.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并发抑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2):236-237.

[5]丘鸿凯,彭慧渊,邓国辉,等.中山市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抑郁、焦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9):176-179,182.

[6]周楠.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癫痫并发抑郁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7(14):54.

[7]汪蓓蓓.心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15,1(3):1405-1406.

[8]王婷,蒙华庆,胡华.心理干预应用于癫痫伴发抑郁患者的研究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12):1221-1223.

医学论文表格的构成

医学论文中的表格是论文内容的重要表达形式,借助它可以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统计学数据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使论文论述清晰准确,层次分明,篇幅紧凑,从而避免冗长繁复的文字叙述。

在科技论文中目前普遍倡导和推荐使用“三线表”,它保留了传统卡线表的全部功能,使表格以其形式简洁、功能分明、阅读方便而被大多数期刊采用。“ 三线表”通常只有三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三线表”由表序(表号)、表题(表名)、表头(项目栏)、表身及表注等项目组成。

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一篇论文中如只有1个表格,则表序编为表1,有2个及以上的表格,应按先后顺序标出表的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不用罗马数字和中文数字;表的序号和标题多置于表的上方。表题即表格的名称,应准确得体(能确切反映表格的特定内容)、简短精练,中间不用标点,末尾不加句号。

表头(项目栏):指表格顶线与栏目线之间的部分,栏目是该栏的名称,反映了表身中该栏信息的特征或属性。

表身:三线表内底线以上,栏目线以下的部分叫做表身,是表格的主体,表身内的数字一般不带单位,百分数也不带百分号,均归并在栏目中,表身中不应有空项,如确系无数字的栏,应区别情况对待,在表注中简要说明。

表注:必要时,应将表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nd Depression

WANG Hui HUANG Wenxia WEI Liqin LU PingCHEN Huip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Ezhou Central Hospital, Ezhou Hubei 436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5 to July 2016 in to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epilepsy with depression patients 130 cases as the research sampl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5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 fter nursing care, compared with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A 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as far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6.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with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reduc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Epilepsy,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pplication effect

R 473

A

1674-9308(2016)31-026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1.162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鄂州436000

陈惠萍,E-mail:1067053776@qq.com

猜你喜欢

表格癫痫满意度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统计表格的要求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履历表格这样填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