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6-02-16薛云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基底节清除率血肿

薛云鹏

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薛云鹏

目的 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治疗中行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方案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37例于2008年1月~2016年1月因基底节区脑出血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疗效进行研究。结果 术后37例患者均存活,血肿清除率91.89%(34/37),同时手术时间是(1.492 6±0.59)h。结论 对于脑出血位置发生于基底节区的患者,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血肿清除率;基底节区;经外侧裂入路;脑出血;ADL分级

将经外侧裂入路方案应用至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此次为评定经外侧裂入路方案应用价值,以37例因基底节区脑出血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以经外侧裂入路方案对其进行治疗,通过评定其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以及生活能力等指标,期待能提升患者手术操作程序有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37例于2008年1月~2016年1月因基底节区脑出血进入我院治疗的患者,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5.87±2.67)岁;高血压史3~17年,平均(11.55±4.78)年,所有患者接受颅脑CTA诊断后,都已确诊。

1.2方法

所选患者都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1)行仰卧位,予以气管插管后,行全麻,并使患者头部偏向于健侧;(2)定位改良翼点,设作手术入路,将患者头皮组织切开,以颅骨钻进行钻孔后,将骨窗大小控制在3.0 cm×4.0 cm左右,并对蝶骨嵴组织进行充分咬除,以提升外侧裂区视野清晰度;(3)对患者脑硬膜组织进行切开,开放侧裂池,使患者脑脊液组织得到缓慢释放[1];(4)沿着患者蛛网膜组织的下腔,对其侧裂上部进行有效分离,并解剖手术入口,长度以2.0 cm为最佳,同时对侧裂区范围内血管组织进行有效保护;(5)朝着后内侧对患者脑岛被盖组织进行解剖,定位动脉分支组织间的无血管区后,对岛叶进行有效切开,长度以1.0 cm为最佳;(6)选择小型的吸引头,设置为低负压模式,定位血凝块后,即可对其进行吸除,并对血肿组织附近进行有效保护[2];(7)如血凝块组织与机体脑组织呈现出紧密连接状态,应避免强行吸除。此外,如果存在活动性的出血现象,还需选择双级电凝方案进行有效止血,防止大范围电凝,避免患者脑水肿症状加重;(8)如果存在静脉性的出血现象,需以脑棉片以及明胶海绵等进行压迫性止血,如血肿组织面积过大,还需进行充分减压,待血肿组织被有效清除后,于患者体内有效留置引流设备,再对其硬膜组织、颞肌组织以及头皮组织等进行逐层缝合[3]。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并以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对其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具体涉及一至四级。一级:患者日常生活均已达到自理标准,未出现受限现象;二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已经基本恢复,但是偶有受限;三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基本处于无法自理标准,而且行走时需要依靠他人搀扶;四级:术后患者处于植物人状态[4]。

2 结果

术后37例患者都已成活,血肿清除率91.89%(34/37),手术时间(1.492 6±0.59)h。此外,术后随访6个月,13例(35.14%)患者是ADL一级,15例(40.54%)患者是ADL二级,6例(16.22%)患者是ADL三级,3例(8.11%)患者是ADL四级。

3 讨论

王京宽[5]等发现,高血压脑出血本身属心脑血管科多见症,除了发病较急外,其预后差,且死亡率与致残率高,多发生于基底节区,治疗难度大,如机体出血量已超过30.0 m l,通常需要医师合理把握手术时机,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清除机体脑组织中血肿成分,在缓解占位效应的基础上,使患者局部缺血现象得到控制,从而降低病死率,在提升生存率的基础上,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般而言,手术入路会直接决定手术效果,因此,在手术操作中,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入路非常关键,除了能降低脑组织受损程度外,还能控制颅内压,避免出血后出现并发症[6]。对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而言,其手术方案以血肿穿刺引流方案、开颅血肿清除方案最为常见,若血肿量体积偏小,同时未出现周围血肿现象,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清除颅内血肿组织,即可控制颅距离,在保护其颞叶组织、视野以及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有效打开机体侧裂池,释放脑脊液,不仅能降低颅内压,还能防止再出血现象,清除血肿,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改善机体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康复[7-8]。

[1]万晓强,郑念东,张道宝,等.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3):410-412.

[2]黄传平,刘剑,汪先兵,等.经外侧裂入路基底节区血肿清除术的切口改良探索及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4):405-408.

[3]陈新成,吴自成,孟伟,等.早期联合应用经额软通道穿刺术和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16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95-96.

[4]翟安林,袁淼,苟志勇,等.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后TNF-a的表达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3):307-309.

[5]王京宽,董海峰.经侧裂入路基底节区脑出血显微镜下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68-69.

[6]黄金根,黄智勇,周小华,等.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5,50(11):1186-1188.

[7]许亦群,仪立志,贾军,等.经外侧裂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31-33.

[8]张胜勇.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5):49-50.

Effect of Microsurgery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XUE Yunpe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Kunshan City, Kunshan Jiangsu 2153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region. Methods 37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reated by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Results A fter operation, 37 patients had survived, and the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was 91.89% (34/37), and the operation time was (1.492 6±0.59) h. Conclus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located in the basal ganglia region, the method of selecting the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is effective.

Hematoma clearance rate, Basal ganglia region, Via lateral fissure approach, Cerebral hemorrhage, ADL classification

R 651.1

A

1674-9308(2016)31-0122-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1.074

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昆山 215300

此次研究中,37例入选患者均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术后37例患者都已成活,患者手术时间(1.492 6±0.59)h,其血肿清除率是91.89%(34/37)。术后均随访6个月,发现ADL一级患者有35.14%,ADL二级患者有40.54%,ADL三级患者有16.22%,ADL四级患者有8.11%,恢复状况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位置发生于基底节区的患者,选择经外侧裂入路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基底节清除率血肿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保守与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