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2016-02-15潘小君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习惯探究数学

◆潘小君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团山子小学)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潘小君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泉河头镇团山子小学)

小学是学生奠定知识基础的关键时期,而三年级是学生小学阶段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课堂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取得更多收获的同时加速其在数学世界中的发展进程。

小学数学 认真听讲 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灵活多变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的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对其自主参与知识探究,完善自身数学学习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一、多元数学引导,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三年级的学生内心发展较为幼稚,想要培养其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热情,让其感受到更多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三年级数学课堂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要搭建和学生之间的友谊,把传统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成学着和学生做朋友的时间,促使学生心中可以对教师产生更多的亲切感,使得学生自主式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并且教师要把自身注意力从课堂纪律的管理转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用真诚的眼神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当中,用对数学探究的热情感染学生,激发出学生对陌生知识的探究欲望,在课堂提问的时候积极的引导,学生回答正确时进行赞扬,而错误的时候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详细的了解,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找到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其心中树立起数学探究的自信。其次,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探究的热情,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把这些生活事物导入到课堂当中,培养学生探究生活数学意识的同时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测量”相关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说出生活中看到的测量方式和方法,让其简单的阐述数据得来的过程。接着教师再结合学生说出的数据和学生一起探究不同长度或重量之间的差距,让生活中的事物为学生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差距,使得数学课堂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上说出的事物进行实际的测量,帮助学生趁热打铁扎实新的数学知识,为学生今后参与课堂知识的学习做出铺垫。另外,小学生喜欢观看多彩的事物,而传统的数学课堂中黑白一直占据着教学的主色调,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身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多彩的数学课堂,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让他们心中对知识学习产生新鲜感,从而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数学知识,为其认真听讲的习惯的引导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拓展教学空间,创设情境数学课堂

生活化的引导可以在学生脑海中描绘出生活数学的学习模型,但是这些引导因学生思维意识模糊不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局限数学课堂的发展进程且不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因此,教师的思维要跳出传统教学耳朵束缚,和学生一起到教室之外进行新知识的探究,为灵活数学的发展提供宽广的空间。比如,在“时、分、秒”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进行奔跑,使得学生在运动中了解数学知识,接着教师对学生奔跑的距离进行测量,复习测量知识的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一分钟的时间内可以做的事情。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说出一秒和一个小时可以做那些事情,通过实际的演练和脑海中的联想进行对比,让其发现时、分、秒之间的区别,让他们对新的知识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室外拓展课堂可以满足学生思考所需的大脑供氧,让其思维处于时刻运转的状态当中,当其全身心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当中,他们可以感受到更多知识学习的乐趣,对完善其课堂听讲的状态有积极的推动。其次,教师可以认真的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说出哪些知识点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实际的演练,以开放性的课堂形式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拉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合适的时间带领学生按照他们的想法进行实际的演练,促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当中,凸显出其课堂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取得更多的收获。数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围绕其中的联系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际的探究,可以在班级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自主完善自身学习状态,对三年级数学课堂及培养学生终身数学的意识有积极的影响。

三、利用小组合作,构建互动数学课堂

三年级的数学课本对于小学生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间接的阻碍其认真听讲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进程。对此,我建议教师以合作教学为基础,积极的活跃数学课堂逐渐的提升小学数学的有效性。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了解与分析,以能力及性格互补的原则对其进行分组,使得学生在小组中获得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让活跃的学生为小组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并且教师要以民主选举的模式鼓励学生选出小组长,由其管理小组的日常事务,为小组带来自由的发展空间,为其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做出铺垫。其次,教师要积极的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促使其更加积极的参与其中。比如,在“四边形”教学的过程中,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吗?”“你们见过生活中哪些四边形?”“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你能推断出四边形的哪些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课堂当中,接着教师鼓励学生几个人一起对问题进行探究并说出自己的观点,依据学生的回答逐渐的进行引导教学。

另外,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情境式的数学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的生活演练,在学生心中扎下生活数学概念的同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教学的时候,教师以教室中的物品为基础和学生一起构建出日常购物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数学计算,实现小学数学高效发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一个小组担任收银员,其他的同学作为顾客随意的购买物品,并且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物品的单价及人民币由学生自行设计,在数学课堂形成一种动手操作的局面,接着教师认真观察学生对于物品总价的计算过程,从中发现存在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轮换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数学计算的过程,奠定学生数学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为了缓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紧张的情绪,教师要按照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创造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把小组平均成绩、学生个人进步情况及课堂小组整体表现整合到一起做出评价学生的标准,使得成绩不能决定学生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促使后进生完善自身学习状态在知识学习的时候也会认真听讲,逐渐的在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对知识进行复习,每隔一段时间就与学生回顾前段时间知识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大胆的说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以小组讨论到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更好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帮组其查缺补漏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养成系统的学习方式,从而奠定数学课堂的发展,更好的培养学生自身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四、结束语

每一节数学课堂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师运用高效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可以提升三年级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1]陈贤丽.数学课堂中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习惯的培养[J].科学咨询,2016,(12).

[2]苏小龙.培养小学生认真倾听的两种策略[J].广西教育,2014,(02).

猜你喜欢

习惯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好习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