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学以致用”教育观的当代解读

2016-02-15袁礼辉戴如莲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以致用教育观儒家

袁礼辉,戴如莲

(遵义师范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教务处,贵州遵义563002)

儒家“学以致用”教育观的当代解读

袁礼辉a,戴如莲b

(遵义师范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教务处,贵州遵义563002)

“学以致用”教育观,是中国儒家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它的影响下,儒家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造就出了许多有识之士和杰出的人才,助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以致用”,学是用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学就谈不上用;用是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用不但体现在人对物质财富的增加上,还应体现在人对精神财富(真善美)的提升上,其目的就是追求并享受美好的生活。

儒家;学以致用;教育观;当代解读

在人类教育史上,“学以致用”教育观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和主张,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它在古今中外的教育领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与推广,就中国的儒家及其教育思想而言,“学以致用”教育观更是备受推崇。儒家在“学以致用”教育观的影响下,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为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稳固、统治阶级既得利益的维护以及社会的稳定输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助推了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在当代社会,有的人对儒家“学以致用”教育观产生了质疑,批评其急功近利的做法,甚至还认同“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其实,儒家“学以致用”教育观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就在于怎样理解“学以致用”之“用”。在当下,我们认为,学以致用之“用”有小用和大用之分,有现实之用和将来之用之别,有技术层面之用和理论层面之用,还有无用之用。学以致用之“用”不但体现在人对物质财富的增加上,还应体现在人对精神财富(真善美)的提升上,学以致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并享受美好的生活。

一、儒家“学以致用”教育观及其内涵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学派,它是古代中国社会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而儒家的教育思想是组成其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思想中蕴涵着诸多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观念和做法,诸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克己复礼”“传习结合”“有教无类”“学以致用”“诲人不倦”、以及“学思并重”等,而其中的“学以致用”教育观便是儒家教育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和主张。“学以致用”教育观在儒家孔子、荀子、司马光、罗大经等人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其一,“学以致用”教育观首先由孔子提出。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300篇,但对交给他的政治任务却办不成,办不好;派他出使别的国家,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的人,书虽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在这里,孔子主张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能使自己适应社会并能把事办成。反之,书读得再多,不与实践相结合,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这便是学以致用。

其二,荀子重视知行统一的思想。荀子认为:“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其意是指:人尽管知晓许多道理却不付诸实践,即使知识很丰厚,也必将遇到困厄。荀子告诉我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知”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要是没有“知”人便无法适应社会,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人类文明,可是,“知”本身并不是人所追求的目的,人所拥有的“知”是为了实际的“用”,如果人只有“知”而不懂得如何去用,不懂得将知较好地转化成为实际行动,那么,即使是他拥有再渊博的知识也是没有用的,并且,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遇到麻烦和困难的。这体现出了荀子“学以致用”的教育观以及知行统一的思想。

其三,司马光强调学习是为了付诸实践。司马光认为:“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答孔文仲司户书》)其意是指:学习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付诸实践,而不仅仅只在于懂得道理。司马光在此所谓的“不贵于知之”,并非是说“知”不如“行”那么重要,也不是说行很重要而知不重要,而是将“知”与“行”进行比较,在两者之间更应该注意对人“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是说,人获取知识的目的就在于用(付诸具体的实践),要是人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却丝毫派不上用场,即使用了可又不能加以灵活地运用,那么,这样的“知”就是再多也谈不上珍贵,真正称得上珍贵的知一定是能用的。这也体现出了司马光“学以致用”的教育观。

其四,罗大经认为所学应具有实用价值。南宋学者罗大经认为:“学不必博,要之有用;仕不必达,要之无愧。”“学而无用,涂车刍灵也;仕而有愧,鹤轩虎冠也。”(《鹤林玉露》)意思说是:学习不一定追求广博,关键是所学的东西应当有实用价值;做官不一定追求显贵,关键是所仕之职应当受之无愧。学的东西派不上用场,就像送葬用的泥车草人一样,空好看而已;做官尸位素餐,受之有愧,无异于乘轩车的鹤,戴冠冕的虎,滥厕禄位罢了。罗大经在这里强调的是要学以致用,并认为做官须称职,做事要做到知与行统一、名与实相符。

二、儒家对“学”与“用”及其关系的诠释

(一)关于“学”

孔子的弟子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篇》)这里的“仕”,据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训仕为入官,此今义也。”他引《毛诗传》为据,认为:“仕,事也。”而其中的“优”,据清朝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讲:“《说文》:优,饶也。饶,余也。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不泛骛也。”可知,“优”的本义是丰富、充足、宽裕,当“有余力”讲,并非指优良,只是后来才被引申作优良讲。子夏说:人在工作之余还能继续不断地学习是可以增长才干的,而在学习之后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就能检验所学的东西。在此,子夏道出了怎样正确处理“学”与“仕”的关系,要是按照现今的话来讲,也即正确处理学习(学)与实践(用)的关系。南宋儒学大师朱熹对以上两句话的辩证关系作了极为精辟的阐发,认为:“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四书集注》)综观儒家教育思想,不难看出,儒家所谓的“学”实际上是一个(仁)化的无穷尽的过程,同时强调学习是为了应用,并且反对读死书。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意思是说“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行”(实践)。反之,要是不能“行”,即使书本知识掌握得再多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如果人的言谈举止都很得体,并且其行为方式又恰到好处,其行为就如同他的弟子子夏所讲的那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子张篇》)(虽然自谦说没有读过什么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读过诗书的。)

(二)关于“用”

在儒家的教育思想中,在对待学与用的关系上,在强调学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学以致用,其“用”主要体现在对己之用和对社会之用两个方面。在儒家的经典之一《四书·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这里,儒家十分透彻地阐述了“学以致用”教育观之“用”。认为,首先是对己之用,即通过格物和致知两条路径,打牢务实的功夫,做到既诚意又正心,也就是在心中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不为任何私心和邪念所动摇,进而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最终实现修身的目的,也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便是“学以致用”教育观对个人所起的作用。其次是对社会之用,也就是在修身(形成完善的人格)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做到齐家和治国(即人人都竭力为促进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美满与和谐,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平天下(也就是说,一旦国家治理好了,推而广之,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这就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四书·大学》中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一个人内在的德智修养出发,使家庭和谐美满,到外在的事业完成,促进国家的繁荣、稳定,乃至天下太平,其“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展开的过程,它构成了一幅美丽多彩的画卷。体现了儒家学以致用、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为济世经邦而学习、奋斗、奉献才智乃至性命的精神主张。

(三)“学”与“用”及其关系

在“学”与“用”及其关系上,儒家的教育思想告诉人们,其一,做学问的前提是乐学和爱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意思是说:对于任何事情而言,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就是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其二,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儒家主张学习的内容既要博又要广,两者不可偏颇。并进一步提出用“文,行,忠,信”(即知识、修养、忠诚以及信誉)四个方面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此四项内容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四,强调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告诉我们,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同时又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习旧的知识,对其有新的理解与体会,进而懂得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其五,孔子重视实践,强调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认为,只是学习(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学习(读书)其精神就会疲殆。这就要求人们要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结合起来,彼此不可偏废。最后,强调学习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性,要“学以致用”。

三、对儒家“学以致用”教育观的评析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教育原则和主张,成功地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它对今天和未来的教育实践活动,仍然具有诸多的可借鉴的价值以及行之有效的实际指导作用。其间的“学以致用”教育观,作为儒家教育思想中重要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培养和造就人才方面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过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从积极方面来看,“学以致用”教育观为国人培养了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参与观念,赋予了国人许许多多的务实作风和务实精神,取得了诸多丰硕的成果;然而,从消极方面来看,“学以致用”教育观功利性地以“用”为目的,更多地是处理和解决形而下的现实具体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学术以探求真理为己任的学术良知,以及追求真理为目的应有路径和轨迹。此外,“学以致用”教育观还容易使一切智力活动止步于以实用为特征的技术发明,很少进行形而上的学理探索。[1]总之,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不断变化,儒家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必将暴露出它的某些不合时宜,然而,其中的“学以致用”教育观,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主张永远不会过时,并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四、儒家“学以致用”的当代解读

(一)“学以致用”须服务和服从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对于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我们认同斯宾塞的观点。早在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这位被西方学术界尊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在他的《教育论》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在他看来,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是趋乐避苦,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快乐,在这些前提下,反对禁欲主义、宗教道德以及仁爱等空洞的道德说教。[2]P290他认为,教育当使其愉快,而一切教育当使其有趣。[3]P436同时,他把功利主义快乐论直接纳入教育过程,强调人己皆利、完美生活以及幸福快乐等作为人生的价值和衡量标准。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孩子成为一个快乐之人。[4]P25成为快乐的人就是教育所追求的意义和价值目标。他还认为,长期以来,禁欲主义者一直把快乐看作是人生的奢侈品,可他们对快乐本身并不理解,快乐是正常有效心智活动的一种前提。在他看来,快乐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具有意义和价值,是教育追求的一种目标。[4]P112因此,“我们如果不是要回到禁欲的道德(或不如说不道德),就必须承认保持青年的快乐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5]P82除此之外,他还强调说:“不管才是管教的目的。最高的教育目标,应当是培养一个能自治、自省和自我教育的人。”[4]P59他认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授自我生存的知识,其次是传授谋生的知识,再次,是传授养育儿童的知识,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延续。最后,使人们学会享受人类的高雅文化,诸如艺术、文学等。斯宾塞将教育的目的逐渐上升到了人们的精神层面,且逐渐地深化。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需求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生活本身应当成为教育价值的核心,教育就应该围绕着“完满的生活”而展开。“完满的生活”除去了物质上的需要,剩下的就是精神层面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二者都缺一不可。

在我们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而培养人又可分作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会生活”的人;第二个层次是职业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会生存”的人;第三个层次是高等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从根本上来说,教育除了培养人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的任何目的。换句话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围绕教育的终极目的(培养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开展。然而,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去培养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时代所需要的、合格的现代公民这一目的,应当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深思,同时,还应成为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和责任。“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6]P3这也是学以致用的目的所在。学的目的就是用,否则,就不用学,一切无用之学都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

(二)时代赋予“学以致用”教育观以新的内容

我们认为,无论是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还是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人,首先必须考虑的就是如何能在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问题,可是,要生存就得要具备适应社会环境的生存经验与生存智慧,而生存经验与智慧的获得也就是一个不断获取与不断学习的过程。作为追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人而言,除了考虑生存之外,还要考虑发展,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在社会关系之中与他人不断联系与合作的过程,向他人取长补短的过程,也就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人的一生是不断获取知识与学习经验的一生,可以这样说,人自从呱呱坠地一直到生命的终结,整个人生,为了生存与发展就得不断地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和社会生活。“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主要是指主体的人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通过书本所获取知识的过程;广义的学,既指主体的个人不受固定时间和空间下的自学,同时还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地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过程。“用”有小用、大用和无用之用之分。从小的方面看,是务实之用,形而下之用(掌握各种实用技术(手艺)),即功利之用,为自己用、现实用,以解决最起码的生存问题;从大的方面看,是务虚之用,形而上之用(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为他用、将来用,即人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最后,则是无用之用。庄子曾说过:“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庄子·天下篇》)在人类的价值王国(利、真、善、美)里,除了“利”之外,还有许多的珍宝,那些只从“利”的层面或角度看似“无用”的价值物,有时还会有其他别的价值和用途。无论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学”与“用”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明白,学是用的前提和条件,没有学就谈不上用;其次,用是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学以致用;最后,还要懂得以用促学。

五、结语

在某种程度上说,人是观念的动物,人的行为总是在其观念支配下的结果。相应地,人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人的教育行为。人要“学以致用”更要“学以致知”。“学以致用”,一方面,作为生物意义上的人而言,人的存在是十分现实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生活在当下,生活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形而下地、现实地、功利性地学与用是必需的。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而言,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生活在文明与尊严之中,生活在真善美的环境里,形而上地、超验地、非功利地学与用也是必需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产生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实践是第一位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体现。在当下,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所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技术层面的技巧,也有理论层面的知识;所用(实践)范围(领域)也十分广阔。只有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是所谓的“学以致用”,这样就能较好地指导自己的实际行为,也才能达到预期的改造客观世界进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目的。

[1]郭立场.以“学以致用”多寡定义教育成功与否有失偏颇[EB/ OL].[2011-11-18/2015-10-12].http://edu.people.com.cn/GB/ 139758/16304802.html.

[2]张斌贤.外国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斯宾塞.斯宾塞快乐教育书[M].张建威,译.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

[5]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顾明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责任编辑:徐国红)

A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ional View“Learning for Application”in the Confucianism

YUAN Li-huia,DAI Ru-lianb
(1.School of Marxismstudies,ZunyiNormalCollege,Zunyi563002,China;2.Departmentfor Teaching Affairs,ZunyiNormalCollege, Zunyi 563002,China)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i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view in the Confucianism,and under its influence,many scholars and talents for Chinese feudalism were trained,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or development.In the view,“learning”is the prerequisite and condition of“application”,and there is no“application”without“learning”;and“application”is the ultimate purpose of“learning”,in short,“learning”is for“application”,and“application”can improve“learning”;besides,“learning”not only adds material wealth to man,but improves their spiritual pursuit,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pursue and enjoy a wonderful life.

the Confucianism;learning for application;educational view;the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G40-09

A

1009-3583(2016)-0106-05

2016-06-23

袁礼辉,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以致用教育观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基于“学为中心”教育观的“5.2分式的基本性质”教学探索及反思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