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 实现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2016-02-13戴苑

师道·教研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品德课集体教学法

戴苑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恰当地使用叙事教学法,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解决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一些困惑,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叙事教学法可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营造较真实的课堂环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及教师自身等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心理和行为素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实现有效教学。我在多年的任教中,经常利用每个机会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使用叙事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导入

叙事教学法可在课前使用,作为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把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就要从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境遇、人生经历,优化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四课第四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内容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巧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在校园抓拍的一组照片:“随地吐口香糖、吐痰、乱扔东西;教室无人时电灯没关、电风扇仍不停地转;办公室无人时空调、电脑仍在运行”等照片。情境展现,看到熟悉的画面,学生情不自禁地低下头,学生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很多同学纷纷起来自我剖析,在接下来的“奇思妙想中”大家针对生活中各种浪费资源的现象和行为,纷纷出谋划策畅谈节约资源办法。这一过程我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通过一幕幕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而我作为教师则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意境。

二、创设课堂教学

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叙事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文学性,同时,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刚开学,我发现我们班的钟表停了,应该是电池没电了。第二天下午,钟表又正常动作了。经过调查,原来是班上的国辉同学自己买了一对电池装上去,但他没说出来。所以,在讲授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这一内容时,我充分利用这一件好人好事,大力表扬国辉同学的行为,同时对同学提出一些问题: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们应如何关爱我们的集体,对我们的集体负责?同学们都在小声议论,没想到我们的国辉同学这么热心,因为大家眼中的他是一个好吃零食、不注意卫生的学生。我抓住这一事情,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存在,我们是集体中的一员,有责任维护我们集体的利益,同时也消除了大家对国辉同学的偏见。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使学生的审美情调得以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巧妙结尾

一节课要结束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时教师若用叙事的方式结尾,使学生对整节课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印象,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就能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能弥补平淡开头的不足,使其头脑中再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讲解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比一比谁当家最能干。学生在安排家庭开支时,往往顾此失彼,如果要面面俱到,往往钱又不够花。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结课时,我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父母亲平时在外赚钱不容易,当家不容易,培养我们成才更不容易。作为子女,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 简要的叙述、归纳,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留有余韵的结尾,以此达到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从教学需要出发,结合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等因素在动态与变化中创设直观、富有探索意味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生活为主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让思想品德教育在欢乐愉快中收成丰硕。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品德课集体教学法
我为集体献一计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警犬集体过生日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