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6-02-13杨桂花

师道·教研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习惯创设家长

杨桂花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学会阅读,就会练成一种很重要的技能:边读边思考边领会。”从幼儿的发展来看,阅读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孩子自身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是从阅读开始逐渐养成。

一、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大多数家长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在研究中还是发现幼儿阅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

幼儿本身就缺少自我控制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就更容易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一方面由于现代电子通讯技术的干扰,很多孩子看到父母在玩手机,也逐渐迷上了手机,于是就缺少了阅读书籍的兴趣。在调研及访谈过程中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存在共识,大多数家长也承认自己有手机控,回到家里陪伴孩子的时候容易把手机拿出来当着孩子的面看微信看新闻,甚至有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游戏,或者教孩子一起玩游戏。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自己对于电子通讯工具的依赖性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2. 家庭环境的综合影响

在上海,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着,父母则是忙于工作或者其它事务。老一辈人对于孩子的爱与责任都毋庸置疑,但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上则存在诸多不足。在调研中可以发现,有的家庭老人一般会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能带着孩子阅读的长辈不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幼儿阅读习惯都很难形成,更别说阅读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源于老人对于幼儿成长的内在规律把握不够,另一方面源于代际差异带来的深重影响,很多老人无法去理解当前幼儿成长的各种外在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3. 学校环境存在的影响

两种学校环境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形成同样存在影响,一是幼儿园学习期间的影响,二是培训学校课程设置同样也有影响。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目标,当前幼儿园阶段不再以学习知识为重点,为了使孩子能在进入小学的时候跟上教学进度,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去专业培训机构参加课程辅导。但是,即使有的家长高度重视,利用周末时间将孩子送到专业培训机构去阅读,有的培训机构也会偷梁换柱,以培训课程为主,从而忽略了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几点建议

根据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幼儿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中介因素,需要通过符号来帮助他们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因而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也就是说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切实把握这个发展儿童阅读能力的时期,想方设法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说,幼儿在自觉学习过程中能够翻阅各种图文并茂的书籍,通过与书对话,并逐渐做到独立思考,进行自主阅读,慢慢也就会养成基本的阅读习惯。结合个人的研究,个人认为要想切实有效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环境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非常关键,幼儿阅读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第二是学校阅读环境的创设,第三是阅读材料的选择。首先,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创设不同的阅读环境。父母要给自己孩子培养阅读能力提供好的环境,从自身做起改变对于现代通讯工具的依赖性,利用空余时间多给孩子创造环境,把孩子的卧室装扮成阅读氛围浓厚的小型阅读室,使孩子能有兴趣去阅读。此外,在孩子两岁左右开始可以在晚上睡觉之前选择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孩子三岁以后可以带孩子去书店或者图书馆,引导孩子去购买或者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从而不断激发并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其次,学校也要承担起环境创设的重要角色,一日活动中都可以渗透早期阅读,利用吃点心后、午饭后、散步的时间、自主游戏、个别化等时间来进行幼儿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贯穿一日活动的始终。最后是阅读材料的选择,根据幼儿的年龄段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图书。

2. 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首先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可以采取竞猜阅读等方法,告诉孩子故事的开头,让他们带着疑问去探索,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采取故事情景阅读法、表演阅读法。其次,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无论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指导幼儿建立阅读的常规,慢慢地就自然而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孩子在阅读中思考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幼儿自主阅读的关键,进行早期阅读指导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孩子通过阅读认识社会,促进社会化的发展。最后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在幼儿阅读之前提出一些有关书籍内容、情节的问题,使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书,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随着孩子阅读经验的不断累积,我们可以鼓励其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自主阅读,遇到看不懂的地方鼓励幼儿大胆地猜一猜,进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3.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读书的榜样,如果父母在闲暇时经常看看书,孩子不同程度的会对书产生兴趣。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其父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十分博学。司马迁从小受到父亲严格教育的熏陶,自幼就刻苦学习,阅读史籍,10岁就能流畅的读古文,培养了对史书的兴趣,从而为日后的辉煌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就是这个道理,家长可利用这一契机,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亲子阅读,不仅能和孩子交流感情,也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很难一个人坚持看完一本书,但是如果有了父母的参与,情况便不一样了,孩子会充满兴趣地和父母一起讲故事、念儿歌。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习惯创设家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家长请吃药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