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

2016-02-13杨运娇朱越强

师道·教研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科技能素养

杨运娇 朱越强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居民社会文化状况比较特殊,由原来当地农民转为的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等组成。家庭教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持不合理的期待,缺乏21世纪应有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和意识,孩子在家庭、社区、学校日常活动都缺少英语语言交流的氛围和基础。特别是四至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语言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的重要阶段,我校学生恰恰这个时期表现得比较薄弱,这种状况制约着学校英语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更加不利于学科综合素养的发展。

一、建立学科大教学观构架,为发展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识记、操练、背诵的状态。学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学习语言,而是被动地接受老师或教参对单词、词组、语法的重复练习,而忽略了作为交流工具的特点。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素养”是英语学科的基本素养。

混合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①Skill-driven learning;②Attitude-driven learning;③Competency-driven learning;它们分别强调以技能、态度、能力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把英语学科的基本素养与混合学习理论,建立了英语大教学观架构(见图1):

英语学科大教学观架构,在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常规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入美国EA课程、国际教育联盟GPP3项目的教学,并以活动为载体,是用最优的媒体(或媒体组合)呈现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最佳模块(或模块组合),实现“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畅通,从而为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语言技能,发展文化意识、感情态度等奠定基础。

二、基于学科大教学观构架发展学科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模式,为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奠定知识技能基础

我校地处广州较偏僻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是本地村民子女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虽然近年来我校周边地区发展迅速,但受社会环境和人文素质的影响,我校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足,忽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和课业辅导,导致学生学习懈怠。在教育环境不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情况下,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业成绩与中心地区存在明显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主要依靠教师从课堂管理入手,落实“课前自学、课中协作、课后拓展”三位一体的课堂管理机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经过近几年的实验,建立了课前培训学习、课中指导互动、课后总结提升三位一体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以目标引领前置学习,课中构建协作学习文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微课、慕课等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前置性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时,遴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源,通过Q群等方式分享给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也可用问卷星设置前置性学习任务单,能够快速、高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好教学内容调整。课后使用微信、一起作业网等资源,教师可以方便、快捷地利用其语音留言功能,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合理使用并善用现代科学技术,能让英语教师的课堂管理更为轻松、高效,从而更有效地为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奠定知识技能基础。

(二)构建EA(Encore Elementary Advantage)课程模式,在人机对话中培养学习兴趣

Elementary Advantage课程。Encore Elementary Advantage课程是美国小学亲子互动教学多媒体课程,是大英百科全书学生版,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初等数学、高等数学、词汇、语法、写作、拼写和阅读、并备有百科全书等。通过有趣的游戏互动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并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在实施EA课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实验中,运用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模式进行教学。

EA课程有Vocabulary,Phonics,Grammar,Spelling,Writing和Reading六个模块的内容,每个模块十多个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进行EA课程学习,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为保证能够顺利地完成实验,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验小组,把五位英语教师分别负责组织不同的学习小组,上课的地地点分别为电脑室、语音室、会议室、电教室,每个实验小组保证每最少一课时。为保证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合理进度,实验小组特制定了EA课程学习流程(如图2):

EA课程的最大特色是把英语学科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美国社会流行的游戏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兴趣。把识记、听、说、读、写的元素融入故事情景中。寓教于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整体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学科大教学观架构下的EA课堂学习,在宏观上把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任务有机地,系统地联系起来,保证了学习任务的完整性和即时性;从微观上把语言学习的识记、背诵、诵读、书写、交流表达融为一体,能够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构建GPP3课程教学模式,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发展学生语言交流技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也将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GPP3项目是在GPP1和GPP2项目圆满完成的基础上开展的范围更大的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实验过程中,我校以天河区教研室GPP3项目的研究为平台,师生通过异国生活交流、热点探讨等活动,共同探讨国际化教育的发展。总结出国际间学校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并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审视我校的教育理念、功能、质量标准和运行规则,逐步为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打基础。

GPP3项目实施架构把混合式学习理论中的线上与线下学习、基本目标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与“习”、活动中学习方式与构建主义理论中的“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形成新的知识”观点相结合,再融入新课程标准中“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选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

三、以活动体验为载体,夯实运用学科知识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促进学科素养的积淀与发展

在综合常规课程建设、GPP3项目实施、美国EA课程实验后,学生的掌握了较好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基本基础知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012年聘请了外教到校任课,每周2节课;2013年在四至六年开设了168QQ网络外教课,每周2节课。同时每学期有计划地开展了“英语达人秀”“父亲节”“圣诞节”等主题活动,活动以学生个人、小组、班级的形式进行,内容有个人诵读、演唱、表演等形式。通过对几年的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得出以下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基本模式。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学科素养架构(见图3):

通过看书、看报、网络学习,搜集有关圣诞节的资料,了解圣诞节的由来、风俗和各国人民如何过圣诞节,从中学习到圣诞节的知识,以及一些英语词汇,增加英语词汇量,并激发学生创作的潜能,增进创造,思考与设计的能力。每学期举行丰富的活动,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外化积累的知识。

混合学习理论架构下,基于行动研究的英语学科大教学观的架构对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有帮助的;通过GPP3、168QQ英语等“ 感受式” 的口语交流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英语口语交往能力;通过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把课堂学习的基本知识与课外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再辅以英语达人秀、圣诞part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经历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过程,从而发展其对语言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学科技能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