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护理管理

2016-02-06刘颖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绿园分局吉林长春130062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静脉炎无菌输液

刘颖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绿园分局,吉林长春 130062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和护理管理

刘颖
长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绿园分局,吉林长春130062

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使患者得到积极治疗。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危险性因素,应强化护理管理,规范操作技能,正确选择穿刺静脉和留置针,严格洗手与消毒,正确封管,合理确定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湿热敷硫酸镁,做好穿刺部位的观察和处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预防静脉感染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静脉留置针;使用方法;护理管理

[Abstract]Nurses must have a good command of operation technique and basic skill of vein detained needle,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own business level,rationally use the vein detained needle and make patients obtain positive treatment.There are many potential risk factors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and we should enhance nursing management,standardize operation skills,accurately select venous puncture and detained needle,strictly wash hands and carry out disinfection,accurately seal tubes,rationally determine detained time,wet compress magnesium sulfate in the puncture site,well observe and handle the puncture site,const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prevent occurrence of vein infection and promote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Vein detained needle;Usage method;Nursing management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型输液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维持时间长和有效保护血管壁等优点,是输液输血、静脉给药、中心静脉压测定、血液标本采集等护理操作的重要手段,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抢救、长时间药物输注和静脉营养,临床应用较广,且不断扩大到家庭和社区。这一技术使病人痛苦得以减轻,静脉得到合理保护,静脉穿刺次数显著减少,护士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安全迅速[1]。在护理实践中,要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导致静脉感染等潜在危害。为此笔者总结分析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管理,在阐明静脉感染原因基础上,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措施预防静脉感染的发生。

1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

在应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手的卫生消毒原则和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1.1穿刺静脉和留置针型号的正确选择

宜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靠近神经、韧带、关节以及硬化受伤的静脉尽量不选用。在满足患者治疗和活动需要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年龄,静脉条件、输液的目的和种类和治疗时间,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留置针。

1.2穿刺方法

止血带扎在穿刺点上方10 cm处,按照上述方法正确选择血管并松开止血带,对穿刺点周围至少8 cm的皮肤消毒,扎止血带,再对皮肤进行消毒待干,连接留置针排空气,排完空气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因为遇到合适的温度或湿度套管针材质会软化,会降低穿刺成功率。这还可减少导管刺激血管,降低静脉炎和外渗渗漏的发生机会。然后手持留置针,针尖斜面向上,进针角度为15°~30°,见回血后,以10°左右的穿刺角度,将留置针顺着静脉走向推进0.5~1 cm,将针芯抽出。

1.3固定方法

用无菌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U型固定延长管。肝素帽要高于导管尖端,且与血管平等,敷贴要将白色隔离塞完全覆盖。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和操作者,以合理选择拔管时机,明确责任。

1.4封管方法

临床一般采用正压封管法,即采用连续的边推注边旋转将针头退出,封管液充满管腔。

瞬间正压封管法是较为先进的,主要适用于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无需使用封管液。输液结束后,分离输液接头与可来福接头可自动产生瞬间正压力,留置(导管)针软管内液体向前推进,血液不能反流形成血栓而堵塞导管,保证了输液的及时性。护士在封管操作时,无须使用钢针,可避免针刺所致意外感染,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液体污染,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2]。

2 护理管理

2.1穿刺前的护理管理

置管前,必须向患者或其家属解释和说明静脉留置针对病患应用的优势、目的和重要性,使其接受这种新型输液方法。同时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掌握置管期间的护理管理要点和基本技能,在患者得到积极治疗的同时,避免静脉感染、堵管、液体渗漏、导管脱出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护理管理要点主要包括:穿刺部位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置管肢体避免活动过度,穿刺血管不得压迫,导管不得勾出或拔出,要按照患侧衣袖-健侧衣袖和健侧衣袖-患侧衣袖的顺序分别穿脱衣,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红肿、水肿、疼痛等异常改变,发现后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2.2置管期间的护理管理

置管期间应按照常规加强巡视和观察,交接班要在床头完成,并交代注意事项。

要按规定为患者测量体温,根据检测值判定是否出现异常变化;要观察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疼痛或青紫等异常变化,与患者交流并询问其是否有不适感。出现上述现象,应进行评估,判定是否需要做拔针并给予相应处理。

为避免导管阻塞的发生,留置针肢体要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尽量避免肢体下垂的发生。穿刺部位要定期更换透明敷料,频次为1次/2 d;更换时用碘伏由穿刺点为中心向外型常规皮肤消毒,消毒液干燥后将透明无菌敷贴重新覆盖。必须立即重新消毒渗液渗血穿刺点损伤处,按要求注明置管日期、时间和责任人。

2.3每天为连续输液者更换输液器

当输注20%甘露醇、脂肪乳剂、氨基酸、营养液能量合剂以及缩血管药物等高渗液时,由于药物可严重刺激穿刺血管,静脉感染较易发生,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相对较短。

此时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注射液封管法,应先充分稀释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后再用,滴速要根据患者实际合理确定,使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尽量避免或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机会,延长置管时间。

输液时穿刺肢体与稍高于或平齐心脏部位,穿刺部位上方衣袖要宽松,以畅通血液循环,避免和降低液体外渗的发生机会。再次输液时,如小血栓堵塞管路影响滴速,应将小血栓用注射器接套管针回抽出来,不得用正压力向前推注。如管路不畅,应进行护理评估,判定是否有拔管的指征。

2.4留置时间的护理管理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定为3 d,美国BD公司产品说明书建议留置时间为3~5 d,最好不超过1周[3]。高凝体质为3 d,按照美国BD公司产品说明书建议应用肝素液封管为妥[4]。建议留置静脉留置时间应在96 h以内,静脉炎发生与留置时间呈正比,在血栓未极化前将留置针拔出,将机械刺激解除,通过机体的正常机能溶解血栓修复血管。

3 静脉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1静脉感染的原因

3.1.1留置针感染途径 包括经穿刺部位皮肤的感染和静脉留置针及输液器材导致的感染两种途径。经穿刺皮肤部位的感染是由于经过穿刺皮肤部位在穿刺时损伤皮肤,细菌附着在静脉留置针表面,通过穿刺处随着导管移入静脉中发生感染。静脉留置针及输液器材导致的感染是由于器材本身已经损坏,器材上附着有细菌,在输液过程中随着液体进入静脉中发生感染。

3.1.2护理操作技术的差异性 操作技术不熟练会损伤静脉内壁,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发炎发生可能性增加。研究表明,长期穿刺静脉的一个部位易导致局部炎性反应,64%的感染患者留置时间在5 d以上[5]。操作前后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也会增加静脉感染的机会。

3.1.3留置针和留置部位选择 静脉留置针型号各不相同,选择不对将会增加静脉留置针与静脉内壁的摩擦,加重了损伤静脉内壁的程度,增加了静脉炎或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几率。留置部位细菌生长繁殖越多,静脉越容易出现感染。

3.1.4其他原因 ①连续在同一穿刺点输入高渗溶液易引发静脉炎;②患者健康状况与静脉感染有关。老年患者、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等重症患者长期卧床,机体抵抗力较差,组织细胞和重要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增大了感染发生几率[6]。

3.2静脉感染的预防措施

3.2.1强化护理教育,规范护理操作技能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提前告知患者整个流程,使其明确静脉留置针的特点、并发症及保留时间;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护理知识,注意个人卫生及清洁局部皮肤和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避免静脉炎的发生。

护士应自觉接受静脉留置针正规培训并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正确把握进针角度。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避免反复穿刺;输液时,穿刺前、穿刺后、拔针前都要进行消毒,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3.2.2穿刺静脉和留置针的正确选择 临床应用时,应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有弹性、避开关节韧带、无静脉瓣、易于固定的血管作为穿刺静脉[7]。一般首选前臂手背静脉,穿刺静脉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以四肢浅表静脉、颈外静脉和股静脉最为常用。

在保证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的留置针。这可减少静脉留置针与静脉内壁的摩擦,能更好地保护静脉内壁,增加留置时间,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

3.2.3严格洗手与消毒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无菌操作技术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机会。所以在穿刺或留置针护理前应严格洗手,在操作过程中要正确使用无菌技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因此在操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要消毒。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在8 cm以上,须大于敷贴尺寸。消毒后不能用手接触穿刺部位。

3.2.4正确封管可采取肝素封管法或生理盐水封管法。一般情况下,250 mL生理盐水内加12 500 U肝素钠,配成1∶50的肝素钠溶液,置4℃冰箱内保存24 h。为避免封管后细菌污染的发生,应用无菌纱布严密包扎。

3.2.5合理确定留置时间 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和过短均对患者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过长可增加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机会,过短则需要多次穿刺并增加由此带来的疾病负担。因此建议留置时间一般为3~4 d,输注的药物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时应在3 d以内。

3.2.6穿刺部位上段湿热敷硫酸镁 从留置针输液的第1d起用硫酸镁湿热敷留置针穿刺部位上段,可显著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机会,保持静脉血管的弹性。其基本原理是镁离子舒张痉挛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要采用加压热敷的方法[8]。

3.2.7穿刺部位的观察和处理留置期间,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及时发现并发症早期症状,必要时应立即拔管;每天用碘伏碘酊或乙醇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并覆以透明无菌敷贴,每天均需更换输液管和连接针头,每周至少更换1次肝素帽,尽量减少留置针接头的穿刺次数,预防静脉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护士必须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和护理管理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合理使用静脉留置针,使患者得到积极治疗。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潜在危险性因素,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静脉感染的发生,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田春梅,靳丽华.安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A):7-9.

[2]王清,傅荣,沈小芳.脑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6):1505-1506.

[3]吴青蔓.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S2):216-217.

[4]李燕,徐燃深.深静脉留置管肝素封管液污染来源分析与预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8):45-46.

[5]李晓燕,刘洋,陈卫红.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5):300-301.

[6]赵丽佳,马灵灵,尹建春.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2):92-93.

[7]张亚梅.预防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2):1951-1952.

[8]徐荣红,硫酸镁湿热敷在静脉针留置期间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2):61.

Usage Method and Nursing Management of Vein Detained Needle

LIU Ying
Luyuan Branch of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62 China

R47

A

1672-5654(2016)07(c)-0124-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1.124

刘颖(1970.12-),女,吉林长春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2016-04-23)

猜你喜欢

静脉炎无菌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