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动物实验看医学院校生命伦理教育
——基于北京四所医学院校医学生的问卷调查

2016-02-05鲁春丽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生伦理

鲁春丽,赵 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 annyzhenni@163.com)



从动物实验看医学院校生命伦理教育
——基于北京四所医学院校医学生的问卷调查

鲁春丽,赵 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29, annyzhenni@163.com)

目的 了解在北京四所高校动物实验的现状,分析医学生对动物实验的看法,探讨医学院校相关生命伦理教育之重要性。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图书及影像资料,分析回顾动物实验的历史与发展情况以及现阶段类似问卷调查,总结相关问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66.88%的医学生是在大学首次接触动物实验;68.75%的医学生认为活体动物实验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重要;51.25%的医学生准备充分,可以成功胜任实验操作;36.88%的高校教师时常进行生命教育。结论 我国医学院校急需加强医学生生命伦理知识教育,加强实验过程管理,优化实验过程减少浪费;同时医学院校实验指导教师应以身作则,善待实验动物,加强对学生平时的教育,耳濡目染,身体力行。

动物实验;生命伦理;医学生;伦理教育

活体解剖或尸体解剖是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因而,在医学发展的今天,除了医学院校、医院及相关专业开展必要的人体解剖外,动物实验成为替代人体解剖的最佳选择。动物实验作为开启医学生解剖课的“钥匙”,越来越受医学生欢迎,现已基本成为解剖课的必修部分。大量的活体动物实验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医学猜想或医学实验,避免直接投入临床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保证更多人的生命安全。此外,作为以外科为灵魂的西方医学,在“首刀”前,大量的实体练习必不可少,而可供医学研究的尸体极为有限,因此,有目的、有方向性培养的实验动物,成为外科大夫的最佳练手“工具”。人类生物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与人类所从事的医学动物实验息息相关,医学动物实验在整个人类生物医学发展事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1]。然而,随着麻醉科学的发展,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出版以及Russell 和 Burch 的 3R 原则(Replacement替代,Reduction减少,Refinement改进)的提出[2],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和动物之间的同源性, 以及哲学、行为学、遗传学上人与动物的共性, 因此动物实验中的伦理问题开始引起人们注意[3]。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社会文明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体现动物实验参与人员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相互统一的重要标志[4]。关于是否使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医学院校是否开展大量动物实验,医学院校相关医学伦理课程如何开展,医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笔者以北京四所医学院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160份问卷,开展了关于医学生活体动物实验现状的调研。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所高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1.2.1 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图书及影像资料,分析回顾动物实验的历史与发展情况,以及现阶段类似问卷调查,总结相关问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四所高校的学生进行实地发放问卷、实地回收的调查。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发放问卷33份,北京协和医学院发放问卷35份,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放问卷58份,首都医科大学发放问卷34份,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最后总结分析。

1.2.2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医学生对待动物实验的认知情况、各医学院校生命伦理教育现状、医学生对生命伦理知识的了解情况、医学生对动物保护条例及动物福利了解情况及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反思与建议等。

2 结果及分析

2.1 医学生对待动物实验的认知情况

2.1.1 医学生进行动物实验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88%的医学生是在大学首次接触动物实验,18.75%的医学生是在中学首次接触动物实验,6.25%的医学生是在小学便接触到动物实验,8.13%的医学生尚未接触动物实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尽管大学仍是医学基本技能教育的主场地,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十分重要,但首次接触动物实验的年龄有低龄化趋势,生命伦理教育应从小抓起。

关于专业技能培养与活体动物实验之间的关系,68.75%的医学生认为活体动物实验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比较重要;18.75%的医学生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说不清;7.5%的医学生则认为活体动物实验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不重要。在中医院校中,有58.82%的医学生认为二者关系重要。可以看出,无论在西医院校还是在中医院校,活体动物实验在医学生学习解剖知识中仍然十分重要,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在实验前,关于实验操作的准备工作以及步骤的熟悉程度,51.25%的医学生准备充分,可以成功胜任实验操作;29.38%的医学生准备一般,勉强可以完成实验要求内容;18.13%的医学生并无特殊准备,课上按实验说明和老师指导进行;1.25%的医学生则认为没有必要准备。同时关于实验前麻醉,80.63%的医学生能严格按照实验用量对动物进行麻醉,18.13%只凭估计用量对动物进行麻醉,0.63%的医学生看心情随便给药,并且认为实验动物本来就是用来做活体实验的,没有必要麻醉。从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医学生能在实验前了解实验,基本完成实验要求,给实验动物带来较小伤害。

2.2.2 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态度。

关于对待活体动物的态度,53.75%的医学生认为实验动物值得同情,但为了人类的利益只能这样,只能在实验中尽量减少这些动物的疼痛;40%的医学生认为动物也有生命、有感觉,在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做到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3.13%的医学生对此则表示不知道、很矛盾、很痛苦。因此,当下更多的医学生对生命伦理有一定认知,但仍然按规定步骤进行动物实验,尽量减少动物痛苦。随着医学生年级的不断增高,知识的不断深入,医学生对待实验动物的态度会愈发矛盾,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也经受着极大挑战,开展相关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对医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3 各校生命伦理教育现状及医学生对生命伦理知识的了解情况

2.3.1 医学院动物实验指导老师的态度。

在动物活体实验中,透过在校医学生的视角,考察在京四所高校实验指导老师的态度,36.88%的高校教师时常对医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实验前后组织对实验动物的默哀活动,教育学生要对实验动物有崇敬之情;而56.25%的高校教师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情感表达,只依照教材要求完成课程内容,实验前后不会进行相关生命教育,实验中也不会对学生非正常实验操作有过多干涉;还有3.75%的高校教师对于动物实验管理疏松,有默许甚至纵容的做法。针对实验前指导老师对实验步骤的说明以及对实验动物的态度,71.88%的医学生认为指导老师非常认真负责,尊重献出自己生命供实验的动物;23.13%的医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反应平常,将实验当作例行公事,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讲解模糊;3.75%的医学生认为指导老师表现非常冷漠,只把动物当作教学用具而非生命;1.25%的医学生认为指导老师甚至对于生命没有起码的尊重,态度轻浮,对学生有错误的引导。由此可见,医学伦理相关教育在当下高校中还十分不足,无论是教师的生命伦理教育还是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都应加强,特别是实验指导教师更应做好表率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医学生学生时代就加强生命伦理的教育,尊重动物生命,珍爱动物生命,不浪费实验动物资源,加强实验动物管理,如实验前实验后进行生命教育和默哀等活动。同时,各个医学院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借鉴先进经验,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实验动物伦理问题的教育,可以以实验动物伦理为主题制作展板,进行专家讲座、征文活动等进行一系列宣传;另外可以借鉴第二军医大学的经验,以建立实验动物墓园,建立实验动物纪念碑等方式使实验动物伦理得到更好的践行[5]。

2.3.2 医学生相关生命伦理知识了解情况。

关于实验后的完肤处理及相关的拓展延长,20.63%的医学生对完肤处理不了解,并不知道如何处理;仅有43.75%的医学生能做到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对完成实验的动物进行完肤处理,彰显人道主义精神;还有28.13%的医学生只对完成实验的动物进行大致处理,以减少麻烦;甚至有7.5%的医学生对完成实验的动物置之不理,并不进行完肤处理。同时,37.5%的医学生能在按要求完成实验后,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自行探索其他实验,增加实验熟练度,方便之后的实验操作,达到对实验动物再次利用以及最大利用的效果;然而,仅有10.63%的医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视实验动物状况决定是否进行其他实验,并提前征求同组同学及实验老师的意见,做到真正的尊重实验动物,最大化利用实验动物。由此可见,医学生对实验后的完肤处理了解不足,重视不够,有过半的医学生不能按照实验步骤做到完肤处理,仅有小部分学生能做到在征得同意后继续使用实验动物,说明不仅教师生命伦理教育意识不强,学生对动物生命的尊重意识也十分不足。

基于由 W .M .S .Russe ll 和 R .L .Burch提出的3R理论,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原则[4],非常熟悉且可以脱口而出的医学生占24.38%,完全不记得的医学生占33.13%。不难看出,当下医学生对动物生命伦理问题的教育严重缺失,而3R 理论教育的本质是对实验动物生命的尊重和维护,是生命伦理观的培养与熏化[4],因此,我国医学院校在动物实验中3R 等理论的教育亟待加强。同时,分析所调查的160份问卷,北京中医药大学有52.94%的医学生完全不记得3R理论,北京大学医学部有67.85%的医学生非常熟悉或听说过,北京协和医学院中有70%的医学生非常熟悉或听说过,首都医科大学中有58.25%非常熟悉或听说过。由此可见,在大量开展动物实验的西医院校中,医学生对3R理论掌握了解情况良好,而中医院校由于理论体系以及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在这一方面较西医院校略显不足。

2.3.3 医学院校生命伦理教育教学情况。

关于学校教育过程中,对于模拟实验的开设,即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模拟性诊疗技术实验,同学间互扮医患角色,以熟悉和掌握某些诊疗程序和技术操作方法[6],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在北京四所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尽相同。68.13%的医学生对于模拟实验有明确的课程设置,学生之间互相的实验操作也比较常见,心态轻松;20%的医学生对于模拟实验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学生之间碍于面子以及心理因素并不主动进行模拟患者的实验操作,态度消极;9.38%的医学生并没有设置模拟实验课程且对于模拟患者态度抵触。一直以来,模拟实验都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在一些模拟实验中,要求学生必须承受身体一定部位的裸露或者操作性侵扰,但是由此而导致的伦理障碍和心理失衡,也会影响模拟实验的顺利进行。因此需给予严格的伦理要求和必要的心理调控[6]。因此,加强对医学生的伦理教育,对医学生做好适当心理调控,利于日后模拟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

就“是否有必要在课上就实验动物的反应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被调查医学生中,73.13%的医学生认为有必要,因为就实验进行教育可以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更加深刻的理解实验动物生命奉献的意义;也有13.13%的医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伦理教育只是走走过场,并没有实际效果,反而繁琐;有6.88%的医学生认为无所谓,课上课下的教育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关键在学生自身;有6.88%医学生认为该问题说不清,对于此类教学一直看不到效果。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更倾向接受相关教育,耳濡目染,在每次实验中做到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2.4 医学生对动物保护条例及动物福利了解情况

关于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及实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回答对其一般了解,只有在需要时才会查阅相关资料的占50%;而对其非常了解,对其中内容耳熟能详的仅占16.25%;同时26.88%的医学生表示虽然不了解相关内容,但是愿意主动学习有关知识;有6.88%的医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了解,根本用不到相关知识。由此可见,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相关法律保护法规并不十分了解,尽管我国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但医学生对此领域的认知仍不深刻,未引起重视。不过,仍有一部分医学生愿意投入学习相关知识,医学院校的生命伦理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也十分重要。我国关于实验动物权利的法规有《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实验动物质量管理执法》。同时,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福利,科技部于2006年发布了《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成为我国善待实验动物具有行政指令性的文件[7]。该文件对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过程中,如何规范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饲养人员对实验动物的日常照料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8]。

基于《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关于该条例对国内相关行业和贸易与国际接轨的影响,37.5%的医学生认为影响很大,动物实验方面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使我国在相关领域并不重视并在国际上处于不利地位,如国外相关学术论文发表需有动物保护协会等认证;50%的医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但是我国动物实验现状与相关条例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改变过程漫长;9.38%的医学生对于相关领域并不了解,说不清楚影响;还有3.13%的医学生认为没有影响,我国和别国的实验与研究方法并不完全相同,没有必要按别国标准要求自己。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动物保护条例还不能达到国际水平,我国动物保护仍不足,未来相关法律法规仍需不断完善。

3 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反思与建议

根据基本信息调查,参与者中来自城市的医学生占73.2%,来自农村的占26.8%;在关于家中曾养宠物的调查中,60%的医学生曾饲养过,40%的医学生未曾饲养过。基于此,关于医学生认为善待动物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51.88%的医学生表示自己从小自然形成善待动物的观念;26.25%的医学生表示是受身边的人,如父母、朋友的影响而逐渐树立善待动物的意识;16.88%的医学生认为主要在学校受老师教育而形成;5%的医学生表示是受电视广播等节目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善待动物的意识不但需要从小培养,家长通过教育孩子饲养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尊重生命,与此同时,父母、老师、朋友等身边人善待生命、尊重生命,也是医学生树立生命伦理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于就目前动物实验观念改善的最大障碍,调查显示,42.5%的医学生表示是由于观念障碍,长期重视“人”,而对动物的生命重视不够;23.13%的医学生认为是由于法律障碍,相关法律条例不完善,无章可循;16.25%的医学生表示是由于国情原因,人口众多,相对需要进行活体动物实验的人数也多,已有的动物实验观念根深蒂固,广泛存在;18.13%的医学生认为以上三个障碍均有影响,分辨不出孰轻孰重。由此可见,观念的改变需要从学生时代抓起,医学院校甚至初高中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就应树立学生的正确生命伦理观,动物伦理教育与人权伦理教育并重,重视动物生命;同时,相关机构组织加强立法,完善动物保护条例,增加动物福利;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各实验机构应当加强实验动物管理规范,优化利用资源,在做到3R的基础上,逐渐做到6R,即在传统3R原则基础上,强调动物实验责任心(Responsibility)、过程检查(Review)和记录(Record)原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动物实验教学和实践中贯彻6R原则,对提升科研活动参与者,尤其是医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素质起到推动作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9]。

基于北京四所医学院校的调查数据和分析,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急需加强医学生生命伦理知识教育,加强实验过程管理,优化实验过程减少浪费;同时医学院校实验指导教师应以身作则,善待实验动物,加强对学生平时的教育,身体力行,如带领学生在实验前后举行默哀仪式等;国家相关组织机构应当与国际接轨,逐步完善相关动物保护条例以及动物福利相关政策,鼓励社会保护动物组织成立、开展相关活动等。总之,医学院校的生命伦理教育不仅关系到实验动物的生命,更对日后走上医生岗位、救死扶伤的医学生们的生命观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应从当下的教育开始,尊重动物,尊重生命。

[1] 吕鹏, 张丽, 李玲, 等.医学动物实验的伦理和法律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 30(6): 27-31.

[2] 白晶.动物实验“3R”原则的伦理论证[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5): 48-50.

[3] 吴鉴今, 李嵩, 周启玮, 等.动物实验涉及的伦理问题调查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 18-19.

[4] 林常清.从医学生的动物实验看生命伦理教育[J].医学人文教育, 2010, 31(10): 71-72.

[5] 庄文欣, 刘宗昱, 付文玉, 等.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伦理学问题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14, 22(2): 329-332.

[6] 梁玉昌.医学生在模拟实验中的伦理要求与心理调控[J].医学教育, 1992(8): 34-3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Z]. 2006.

[8] 李小媚, 舒安利, 肖素军, 等.关于实验教学中实验动物的伦理学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 27(6): 876-878.

[9] 赵四海, 刘恩岐, 白亮, 等.在动物实验中遵循6R原则以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水平[J].西北医学教育,2013, 21(1): 71-75.

〔修回日期 2016-03-03〕

〔编 辑 商 丹〕

Analysis of the Bioethics Education in Medical Schools by Animal Experiment——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arried Out in Medical Students of Four Medical Schools in Beijing

LUChunli,ZHAOLi

(DepartmentofHumanities,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E-mail:annyzhenni@163.com)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animal experiment, analyze the medical students′ views about animal experiment, and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bioethics education in four medical schools in Beijing. Methods: Through searching and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books and video data, 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animal experiment, present similar questionnaires, and summarizing related issues,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survey using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A total of 66.88%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knew animal experiment for the first time, 68.75% of medical students thought that animal experiment in vivo was importa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skills, 51.25%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were well-prepared and could be qualified to experiments, and 36.88%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ten discussed life education. Conclusion: Medic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need to strengthen the bioethics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management, and optimize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in order to reduce waste. Simultaneously, the experiment teachers of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et an example to be kind to experimental animals, and strengthen students′ education at ordinary times, by osmosis and practice of what they preaches.

Animal Experiment; Bioethics; Medical Student; Ethical Education

10.12026/j.issn.1001-8565.2016.03.47

R-052

A

1001-8565(2016)03-0525-04

2015-12-27〕

** 通信作者,E-mail: zhaoli02@126.com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生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