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疗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管理措施

2016-02-05徐欣欣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差错放射治疗事故

徐欣欣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河南南阳473000



放疗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管理措施

徐欣欣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科,河南南阳473000

放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放疗患者的特殊性和放疗技术的专业性,放疗科往往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容易导致放疗患者意外事件发生;影响放疗科护士生理和心理健康,增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为此,该文对放疗科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并实施相应的预防差错事故发生的管理措施,以减轻放疗科护士心理压力,增加安全防范意识,提升放疗患者安全感,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放疗;危险因素;差错事故;管理措施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的一项治疗技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措施。据不完全统计,约70%的肿瘤患者,在不同病情时期需接受或曾经接受过放射治疗[1]。一个标准的放射治疗疗程一般需要6~8周,最少也需要2周治疗。由于治疗患者的特殊性,放射治疗期间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易产生护理差错事件或危及患者安全的意外事故发生,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对科室安全生产和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放疗科安全管理,对保障患者放疗期间的安全,预防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将对放疗科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为放疗科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1 放疗科危险因素分析

1.1危害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

1.1.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对患者执行各项操作之前查对不认真,治疗过程中巡视不够,容易造成治疗或操作对象错误。未严格查对医嘱,导致医嘱执行错误,药物名称、剂量、浓度、给药途径错误。在对患者实施照射之前,未认真检查设备性能,治疗过程中设备故障对患者造成伤害。在放射治疗时,未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未先拿走铅板就去转机架角,或者拿铅板使注意力不集中,导致铅板滑脱,砸伤患者[2]。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护士巡视不及时,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比如患者对某种药物过敏,用药后不良反应;药物输注过程中出现药物外渗,输液不畅;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不能耐受照射等,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或潜在危险因素,导致处理不及时,对患者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对患者造成损伤。

1.1.2患者资料填写不完善患者在放疗之前,应由医生填写该次放射治疗记录单,护士根据放射治疗单的详细情况对患者进行照射治疗。放射治疗单应显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治疗信息,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号、床号、治疗部位、治疗剂量、治疗时间、患者是否存在过敏、照射部位皮肤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心脏病、精神病等。使护士在操作治疗前对患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巡视重点。若放射治疗单对患者的资料填写不完整,护士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治疗对象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治疗剂量错误等意外差错事故发生。同时,若未仔细填写患者过敏史,合并疾病等,将影响护士对患者的评估,巡视侧重点偏离,容易造成高危患者巡视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一旦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又未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将延误最佳抢救时机,为患者埋下安全隐患,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

1.1.3组织照射错误只有适量的照射剂量和科学的照射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杀死肿瘤的目的,过大或过小的照射剂量均可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每次照射治疗前,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照射计划,包括照射剂量和照射时间。一般设置原则为,照射剂量为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剂量,照射时间是治疗效果最佳时间。若照射剂量过小或照射时间过短,将不能彻底杀死肿瘤细胞,不利于肿瘤的抑制和局限,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过大的照射剂量和过长的照射时间将增加射线对患者组织的损伤,使患者不能耐受治疗;特别是生殖腺和脊髓等组织,对射线的耐受能力较差,若过大剂量或过长时间,将引发严重的医疗事故。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杀伤力,因此,若由于查对错误或其他原因,导致照射部位错误,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临床中,外照射若连续20~40次发生解剖部位错误,将会导致较严重的医疗事故。

1.1.4照射设备故障照射设备是保证照射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科学、规范的设备操作则是保障治疗效果,避免射线对患者造成意外损伤的关键。在对患者进行照射时,使用不同度数的楔形板,能够使射线更加均匀地作用在肿瘤灶上,达到最佳照射效果。若护士将楔形板使用错误,正反放置错误,度数选择错误,甚至忘记使用楔形板,都会导致射线作用不均匀,而对患者造成一定的损伤,诱发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照射设备需要人为操作,若治疗参数设置错误,铅板遮挡错误,均可造成严重差错事故发生。

1.2危害工作人员安全的危险因素

1.2.1心理因素放疗科患者为肿瘤患者,由于疾病对机体的消耗、对精神的摧残,使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个别患者由于不能接受患病事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产生绝望心理,容易造成轻生、自残现象。护士整天面对的均是如此心理和状态的患者,首先对自身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患者的这种绝望、自残心理,给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不仅要认真准确完成治疗所需的各项护理任务,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思想动态和行为,防止发生自杀、自残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以防个别极端患者做出极端事件。这些容易造成患者关注压力增大的因素,均是危害工作人员的危险因素。

1.2.2工作负荷过大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医疗保障的全面实施,接受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逐年增加,而医院护理人员编制相对不足,往往全科20几名护士要完成八九十位患者的护理工作,工作人员工作量过大,导致护士的体力和脑力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严重超出自身承受能力,使工作质量下降,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机率增加。

1.2.3职业暴露对工作人员的危害放射线对正常人具有较强的杀伤力,放疗科护士长期工作在放射线照射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放射性职业暴露,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另外,在处理被肿瘤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护理设备时,若防护不当,容易造成护士被感染的职业暴露事件;清理护理用具时使用的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对护士的呼吸道、粘膜等造成一定的损伤。

2 预防管理措施

2.1制定严格的科室工作制度

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工作认真的护士参与,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制定严格的放疗科工作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强化其安全意识,避免因操作失误或工作责任心差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发生。制定精细的科室奖罚制度,对由于自身疏忽,责任心不足而造成的差错事故,根据造成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对于特别严重者,在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取消当年评先资格,甚至停止工作,进行上岗再培训。对于及时发现并有效排除危险因素,及时排除差错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者,给予相应奖励,以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保障工作安全进行。

2.2重视工作人员的在职教育

定期组织放疗科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专科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科素质。每年制定专科培训计划,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学习,培训后组织考试,以评价考核效果。重点学习肿瘤患者专科护理技能和专业医学知识,对每种肿瘤疾病的临床症状,护理要点,放射方法,日常护理等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对放射设备的规范操作,楔形板及铅板的使用技巧及方法,照射参数的设置、修改,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使每位工作人员均能够熟练操作放射设备,精准设置治疗参数,科学选择楔形板及铅板,以发挥最大照射治疗效果[3],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3做好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放疗科应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由于防护设施不完善,工作人员对个人防护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工作内容多,为节省工作时间而不采取个人防护等原因,造成个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对个人防护意识薄弱,个人防护依从性较低,易造成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因此,应向工作人员讲解放射线对正常机体的损伤,教会工作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具,提高其个人防护依从性。在操作放射设备时穿防辐射服,在消毒护理用具时带双层手套,戴护目镜及帽子,避免继发感染或对护士造成损伤。

2.4认真填写患者信息

严格按照放射治疗记录单逐项填写患者信息,护士在拿到治疗记录单之后,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住院号、床位号、照射计量、照射部位等医嘱,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4]。护士应根据治疗记录单填写的患者信息,与患者沟通、查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对病情较重或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时询问患者感受,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相应处理措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或因失职而延误患者治疗。

2.5规范各项操作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各项护理操作,特别是放射设备的操作,接到患者及治疗记录单后,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根据治疗医嘱对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之前,护士应认真检查放射设备的性能,保证功能良好后方可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因设备故障对患者造成损伤,增加差错事故发生率。根据照射部位及治疗要求,护士应协助患者摆放合适卧位,在保证治疗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促进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5]。根据医嘱精确设置治疗参数,并密切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反应,若出现不能耐受,可根据医嘱调整治疗参数,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对于患者反应剧烈,不能完成治疗者,应根据医嘱暂停治疗,给予相应处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做好每一步骤的连续性和缜密性,比如在患者摆放好体位之后,根据治疗剂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楔形板和铅板,保证放射线均匀作用于病灶;调整合适的床角度和机架度;需要更换楔形板或铅板时,应先停止照射,调整机架角度后再更换楔形板和铅板,搬运楔形板和铅板时应专心操作,防止楔形板或铅板滑脱而砸伤患者或设备。

易引发护理差错事故或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无处不在,特别是放疗科,患者较为特殊,放射线易对工作人员造成损伤,不仅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率,而且还严重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因此,对放疗科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找出主要的隐患,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预防患者遭受意外损伤,降低意外事故发生;保护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精神状态,避免发生职业暴露对机体造成伤害;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对科室管理和护理队伍建设均有重要意义。

[1]陈冬.原发性肝癌外放疗临床应用现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5,22(1):76-80.

[2]李彩萍,穆永利,李凤芝.放疗外照射易引发的医患纠纷及差错事故原因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34-135.

[3]孙显松,王欣海,管秋,等.放射治疗技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协和医学杂志,2013,4(4):464-466.

[4]陶长红.陀螺刀钴60放射治疗32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76-77.

[5]李小丽.对进行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2):65-66.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in the Radiotherapy Department and Preventive Management M easures

XU Xin-xin
Radiotherapy Treatment Department,Nanyang Central Hospital,Nanyang,Henan Province,473000 China

Radiotherap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of treatment ofmalignant tumors,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due to the specificity of radiotherapy patients and radiotherapy skill,and it is easy to lead to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al events of radiotherapy patients and influenc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and in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medical error events,therefore,the paper analyzes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and puts forwards and implements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 of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error events in order to relieve the mental pressures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increase the safety prevention awareness,improve the safety of radiotherapy patients,avoid the occurrence of error events and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Radiotherapy;Risk factor;Error event;Managementmeasure

R81

A

1672-5654(2016)08(b)-0149-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3.149

2016-05-16)

徐欣欣(1989.10-),女,河南南阳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差错放射治疗事故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学中文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