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书院钩沉(二)

2016-02-05邓敏杰邓韬

广西地方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书院广西

邓敏杰邓韬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南宁530021)

广西书院钩沉(二)

邓敏杰邓韬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南宁530007;2.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南宁530021)

理学助推复兴

宋以后书院与科举若即若离,或彼此消长。元朝对书院教育提倡不足,控制有余,仅修复几所前朝书院了事。元代广西考中进士(文科)的仅10人。

明朝建立后约100年间,府、州、县学比较发达,书院不被重视。嘉靖以后,府、州、县学由盛转衰,自由讲学之风盛行,书院进入兴盛期。明代广西有书院70所,主要分布在府治所在地的州县,包括桂林、平乐、梧州、浔州(治今桂平)、柳州、庆远(治今宜州)、南宁、思恩(治今武鸣)、太平(治今崇左)、思明(治今宁明)、廉州(治今合浦)等府,只有镇安府所在地天保县(今德保)无书院。明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始修建书院,如崇善县(今崇左)有肇化书院、静庵书院,左州有左阳书院,思明州(今属宁明)有太子泉书院。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以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率师至南宁,平定思恩、田州土司之乱,镇压大藤峡起义。王守仁在用武力镇压、平叛的同时,又用文德进行感化教育,所到之处创办书院,一时书院蜂起。嘉靖年间(1522—1566),广西新建书院31所,占明代新建书院的42%。这一时期广西书院继承了历代办学的经验,呈现出如下特点:①担任山长、主讲的一般为学有所长的学者。比如理学家王守仁在南宁创建敷文书院并亲自讲学,聘请其高徒季本(进士)为首任山长。梧州岭表书院聘请翰林院贬官程文德主讲。②书院经费以自筹为主,多渠道集资。如明代清湘书院有学田90亩,另有出租房地10余处。明正德年间(1506—1521),桂林地方官带头捐俸集资修建宣成书院。③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如明代南宁敷文书院一度成为广西理学的研究基地,宜山龙溪书院成为广西学习、研究北宋大书法家和诗人黄庭坚思想、书法、诗文的基地。④学生以自学为主,坚持德教为先。许多书院都有藏书楼或藏书阁,平乐道乡书院“学规四则”中有一条要求学生“勤学”。德教由浅入深,教育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体会伦理纲常之教,继而进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达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培养目标。⑤自由讲学,学术研究空气较浓。提倡师生共学共辩,各抒己见,学者可以到几个书院讲学,听者也不限于本书院的生徒。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广西各地教育复兴。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从稳定社会秩序和加强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出发,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正式提出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施政纲领。明代广西的学校教育事业因此取得较大发展,书院的创办是这一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明代广西新建书院66所,修复前代书院4所,其中以嘉靖年间最为兴盛,先后创建23所。嘉靖三年(1524),广西巡抚汪渊在临桂创建桂林书院,设五经会讲堂,各置经师教学,邀请全省各地的优秀士子及学者来书院会讲,使桂林书院名噪一时。嘉靖七年(1528),王守仁奉旨到广西镇压思恩(治今武鸣)、田州(治今田阳)土司叛乱,驻兵南宁,他分析当地长期动乱的根源,认为“凡乱之起,由学不明,人失其心,肆恶纵情,遂相侵暴,渐成叛逆”。王守仁认为只有教化才能匡扶人心世道,于是在宣化县(今南宁)境内创立敷文书院,广收生徒入学修业,每日亲自向诸生讲学,宣扬致良知的学说,以期先破“心中贼”,最终达到平定叛乱的目的。他任命弟子季本担任书院山长,同时聘请福建莆田儒学生员陈大章为书院生徒讲授《仪礼》。此后广西各地有多所以“敷文”“阳明”命名的书院相继建立,讲授王守仁的“心学”。此外,嘉靖时期广西创办的较有影响的书院还有:嘉靖九年创办的平乐道乡书院、合浦海天书院,十一年创办的苍梧岭表书院,二十四年创办的博白养正书院,二十九年创办的宣化东郭书院,四十年创办的全州凤坡书院。明代广西有239人(含恩赐)考中进士(文科),另考中举人(乡试文科)5098人。

明贤书院

明成化十二年(1476)始建,旧址在县城南门内,即今平乐县人民医院门诊部(现位于平乐县城新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后面)。万历三十四年(1606),改为平乐县书院。

菉漪书院

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两广总督韩雍在梧州创建菉(一说“绿”)漪书院。旧址在今梧州市城西鸳鸯江畔白鹤岗南麓的白鹤观前。清道光年间(1821—1850)梧州知府钟录又在此办绿漪大学,清末废。现位于梧州白鹤观牌坊、门楼和广场所在地。

与书院共处江畔的梧州白鹤观,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14),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道教供神、诵经、修道的场所,是广西保存较好的道教观宇。唐懿宗咸通中(860—874),翰林承旨学士郑畋在被贬谪为苍梧太守时增修观宇,康熙年间重修,光绪九年(1883)又重修,2001年再重修。现白鹤观建筑保存基本完整,主要由牌坊、门楼、廊房、厢房、广场、主殿等组成,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砖木结构,清水墙,板筒瓦面,庄严肃穆,极具南方建筑风格特色。观内设有“三清宝殿”“白鹤殿”“三界殿”。“三清宝殿”供奉的是道教三位最高之神——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白鹤殿”供奉的是白鹤真君;“三界殿”供奉的是三界圣爷。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朝拜观光。梧州白鹤观内珍藏有明朝大石龟,打造于明成化六年(1470),石龟长3.3米,宽1.8米,高1.2,重11.56吨,是广西目前发现的最大石龟之一。另外还藏有由唐末华山道士陈抟在梧州冰井寺撰写的“寿”字,该字一气呵成,笔力遒劲,陈抟传世墨迹不多,故此字极为珍贵。

淮海书院

明正德九年(1514年。一说1507年)知州黄琮兴在北宋词人秦观(号淮海)设馆讲学原址创建(一说少游书院),以祀秦观。旧址位于今横县博物馆。历代鲜有重修重建书院的记载。2006年横县人民政府重建淮海书院及周边亭廊。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为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词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七贤书院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建,旧址位于今永福县罗锦乡上笑村江洞屯太平岩前。正德八年(1513),进士刘魁,举人章润,贡生刘武、张锦、雷显、秦昌、李玢共七人参加太平岩的夏会时相互唱和,并题刻于岩壁上,以此传为美谈,便修建了该书院。当时县内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多聚集于该书院研读经书,练写八股文,章润等人曾任主讲。清嘉庆年间(1796—1820)废弃。

蔡氏书院

坐落于今宾阳县古辣镇蔡家古村内,明正德年间(1506—1521)建村后才兴办书院,由圣人拜堂、大讲堂、小讲堂、受戒处等构成。主要传授儒家思想和四书、五经等知识。历来为蔡家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村民有谚语云:“七岁读书八岁乖,爷娘送子学堂来。棍棒打出聪明仔,谁溢(溢:过分宠爱)谁儿莫送来。”私塾般的严教造就了历代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出产了8名就读于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太学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蔡凌霄参加广西乡试获第四名,秋闱摘桂,一举成名。新中国成立后,书院改为虞李蔡小学,成为虞李蔡三村子弟就学的校园。1987年,小学校迁出书院,此处一度荒芜。2005年,为弘扬蔡家发奋读书的光荣传统,全村合力修复书院,还原旧日景观。

还珠书院

明嘉靖元年(1522年,一说1530年)创办。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廉州府知府施世骥建于府城外西南砥柱矶,即西门江边海角亭旁。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府徐成栋增建,置有学田。乾隆十六年(1751),知府杨枝华把仅有的书院租田充公,书院因此废止。十八年(1753)知府周硕勋改建,以唐宋时廉州为海门镇而改名“海门书院”。每年春季招县内士子50人入院,攻读3年毕业。合浦知县廖佑龄先后拨上下乡、南山等处田租作为童生伙食费,拨冠头岭网地箔地租为掌教薪水银。此后经过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重修、改扩建,加建漾江轩、浮碧榭亭、凝碧轩、奎文阁、讲堂及后座,增建两廊房舍,左右各9间,头门3间。左厨房、右小房各1间,前楼讲堂,堂下左右学舍各3间。建卷棚下左、右学舍各3间,3间卷棚接奎文阁,阁左、右厨房各1间,阁下右学舍3间,下建登龙场,外为头门3间,门外环短墙。又增加田租钱谷以助书院经费,并加正附课额。盛时书院四周环以矮墙。沿西门江畔建有漾江轩、凝碧轩、浮碧榭、观海楼、砥柱亭和逝者亭等园林建筑,供士子和游人休息,倚江远眺。院内外榕树、修竹郁郁葱葱,可谓海天胜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一说1904年),海门书院改为廉州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为广东省立廉州中学。十四年(1925),改为广东省立第十一中学。二十四年(1935),复改称广东省省立廉州中学。三十四年(1945),又改为广东省立廉州中学。1950年,再改为广东省廉州中学。次年,改称广西廉州中学。1952年,改称广西省廉州高级中学。1955年,再改为广东省廉州高级中学。1965年,改称合浦廉州中学。1971年,改为合浦廉州第一中学。1978年,复称合浦廉州中学。曾经的海门书院如今仅存讲堂和魁星楼位于校园一隅。

取名还珠书院,想必与民间传说“合浦珠还”有关。其主人公为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曾任上虞户曹,能察冤屈,伸张正义。后策孝廉,举茂才,任徐县令,迁合浦太守。合浦盛产珍珠,珠民不种庄稼,靠采珠为生。合浦与交趾毗邻,常通商贸,百姓以珠易粮。前太守贪秽,奸商滥采珍珠,使珠贝无法生存而逐渐迁往交趾(今越南北部海域),商人因此不到合浦,当地居民陷入穷困,饿死者盈道。孟尝到任后,革易前弊,整顿纲纪。不到一年,珠贝又回到合浦海域,百姓得以重操旧业,合浦境内又商货流通,经济兴盛。百姓视之为神明,“合浦珠还”成为民间佳话。书院以此为名,隐含祭祀孟尝之意。

东湖书院

明弘治十年(1497),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返乡后,结庐冰井寺漫泉亭东(旧址位于今梧州市第二中学附近),并在此修建书院讲学,取名东湖书院(《广西通志·人物志》认为该书院建于嘉靖三年即1524年,与《广西通志·教育志》《梧州市志·文化卷》均不符,误将重修当始建)。后历经重修,嘉靖六年(1527)吴廷举逝世后废。

东湖书院属于书斋教学书院,吴廷举在此读书,好学之士从学,“与经生学子考德论道其中,命之‘东湖书院’”。学生不仅仅是本地的,还有外地的,“而抠趋其间,皆乡里秀敏之士;士之不远千里束负而至者,又时有之”。有专家认为,广西历史上各方名流赋诗题记最多的书院是东湖书院,包括吴廷举、任亚卿、郑岳、罗钦顺、谢迁、王鏊、陈洪谟、王廷陈、毛伯温等的诗作,还有刘节、黄芳探访东湖书院所赋之诗,以及吴廷举归隐后,湛若水、陈逅的有关诗篇。其中毛伯温(1482—1545),字汝厉,号东塘,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因建立平边之奇功,封太子太保。毛伯温认为,吴廷举在书院读书,“六经大义”成为精神灵魂,故入仕三十年来还保持书生本色;吴廷举以“六经大义”持身,冲破宦海风波,而后一帆风顺,直至廊庙论道、襄助帝王成就功业。毛伯温在正德年间《题吴中丞东湖书院》中写道:“有泉随地可东湖,昔者南楚今苍梧。傍湖结屋书万卷,三十年来犹故吾。大云山高月光小,飞翠亭深人迹少。竹坞寒鸡子夜啼,楮叶清拂露华晓。六经大义焕天中,稷契弥纶成帝功。海内纷纷正多事,于乎独力其在公?”

道乡书院

始建之地及具体年月不可考。明嘉靖六年(1527)兵备副使李如圭得到有“道乡书院”字迹的断碑,可见书院当建于此前。嘉靖九年(1530),提学黄佐嘱平乐知府龙大有集资重建,以纪念邹浩。邹为宋代学人,别号道乡,宋哲宗时任吏部侍郎,因其“抗志忠鲠”被贬昭州(治今平乐县城),寓居三年。邹在平乐期间,聚士讲学,重视地方教化,深受官民崇敬。龙知府寻得邹浩故宅址,在旧址上重修书院,因以其号“道乡”为名。前为门,中有讲堂5间,左右有学舍20间。万历间(1573—1619)改为七贤祠。清康熙六年(1667年),巡道胡朝宾易名“访贤书院”。四十九年(1710),知县黄大成以几易其名,难以化民成俗,在北门内凤凰山麓另建,复名“道乡书院”。设义学于内。有讲堂3间,寝室6间,箭亭1间,厨房1间,其他用房10间,围以墙,植树木。雍正二年(1724)知府胡醇仁重加修整,并购置书籍,后又经山长程举人添置,贮有四书、五经及唐宋八大家著作31部510本,供生童借抄,限日缴还。生童分入院与在外两种,由知府会同山长出题考试,择优入院肄习,家贫或有家室不能入院肄业者,亦可参加每月会课,由知府传题,本人作文交送,山长详加批改。道光年间(1821—1850)知府唐鉴置学田,订立《道乡书院学规四则》。自康熙五十六年至咸丰十一年(1717—1861),先后四次重修,书院每年延聘名宿主持讲席,通称山长。书院对“生徒”(入院住读者)按月补助膳食。讲授以儒学经籍为主,采用个人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每月举行两次考试,由“山长”出题考试的叫“师课”,由府、县官出题考试的叫“官课”。对成绩优秀的生徒,以增加伙食费作为奖励。书院经费来源于府、县官员私人捐赠。康熙至同治年间,知府石礼图、黄大成、白清柱、唐鉴、方炳奎五人捐置田444.5工(每工约0.6亩),年收租谷41656斤,又捐银773.6两,作为道乡书院用费。清末兴学堂,遂废。旧址位于今平乐县人民政府宿舍大楼后。

敷文书院

明嘉靖七年(1528),新建伯王守仁(王阳明)驻兵南宁时建造,旧址位于今南宁市北宁街42—1号。建有正厅、东西廊房和后厅,每日召集学生在院内讲学,论辩“致良知学”。相传王守仁撰记,并手书匾额“以宣扬至仁,诞敷文德”,故名。后人立王守仁像于后厅,春秋祭祀,名为文成公祠。后有田塘园地,前有讲学台。嘉靖十六年(1537),南宁府知府郭楠修整。万历七年(1579)诏毁天下书院,敷文书院改为别署。万历十一年(1583),左江道陈希美、知府陈纪等修复。前为大门,中为仪门,又中为大堂,两廊各有精舍18间,后为后堂,立王守仁石像,以资纪念。明末毁为兵舍。清康熙九年(1670),左江道左翔、南宁知府韩章收回原址,捐资重建,建造大门1座、大堂1座,立王守仁像,规制焕然一新。十一年(1672),南宁知府周起歧重修。二十五年(1686)、五十一年(1712)、五十六年(1717)和道光二十年(1840),南宁几任知府及名贤士绅先后重修。至民国初年书院犹存,名为文成公祠、文成公讲学处。1926年改建为省立第一中学校女子部,1927年改为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改为省立第三女子中学校,校内有王守仁(阳明)先生纪念亭,亭碑上有石刻王守仁画像。画像现移置南宁人民公园炮台内。

(清)周起岐《咏敷文书院》:“南极文星耀,西荒武库雄。百年留古院,九郡息兵戎。”(清)颜鼎植《谒文成书院复新》:“岭外有文能止武,堂上习礼致精禋。”(清)闻人绅《重修敷文书院记》:“奕世一儒宗,功名着鼎钟。文成垂令范,新建懋勋庸。异地犹观感,谁人不景从。后来同志者,莫使若云封。”(清)叶绍本题敷文书院联:“心学揭良知,忆当年息马投戈,顿化遐陬成泮壁;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横经鼓箧,共歌乐职布中和。”(清)李彦章题敷文书院联:“七万人相庆更生,计农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将;十五卷共尊遗集,兼道学文章经济,此邦尤愿士希贤。”

阳明书院(隆安)

明嘉靖十六年(1537)建于隆安县城北门内。后设在西门内,更名兴文书院。室宇塌毁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改建于东门外学宫之右侧(今隆安中学礼堂左侧)、王文成公祠故址,又改名榜山书院。书院中建讲堂,后为杰阁,上祀魁星,下奉王守仁神主。阁后建屋3间,为山长居所。讲堂之前设门两重,左右翼学舍共36间。置有经费田200亩,又宾兴田7亩,清末废科举,书院停办。年中院长修金、优等生奖品、乡会文武津贴皆由此项田租支给。旧例派值事5人管理。清代山长(书院院长)讲学,以《四书》《五经》为主,旁及诗赋、策论。课艺则以四书、五经为主命题,诗赋次之。隆安马村举人马广遂精通理学,在书院讲学,颇有声誉,他笃志实学,全县之才俊从游者数十人。清末废科举,书院停办。民国二十年(1931),在原书院基础上创办隆安县立初级中学。1956年更名为隆安高中至今。

书院附近还有清道光二年(1822)知县钟孚吉倡建的隆安县试院,四年落成。位于城东南学宫左(今隆安中学礼堂右侧),名为隆阳试院。试院设有仪门、楼祀、奎宿、大堂、阅卷所、号舍。两廊各列石桌、石凳三十行,童子赴试可坐千人。

浔江书院

明万历元年(1573)左参议高则益、御史唐炼以浔州府(今桂平)通判署改建而成,增建崇正、聚义两厅作为讲堂。院址位于今桂平市城北街117号中共桂平市委大院内。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为义学。乾隆七年(1742)浔州书院改名浔阳书院,并将义学并入。主要课程为四书、五经及八股文等,生员由童子试选取,有30多名,均由书院供给膳食。光绪十六年(1890)广西巡抚马丕瑶命知府王森在中座建藏书楼。二十年(1894)浔州知府张祖祺在院内开办师范讲习所。三十年(1904)改为浔郡中学堂预备科,招生两个班。次年动工建新式学堂,定名为浔郡中学堂,旧址在今桂平市城中街146号的桂平市第一中学内。三十二年(1906),由上年桂平劝学所倡议筹办的桂平中学堂预备科在浔江书院旧址正式开学,首届招生50人。此后,浔江书院花开两枝,分别由浔郡中学堂、桂平中学堂易地发展,续写书香。

三十一年(1905),浔江书院更名为浔郡中学堂,开启浔州府新学之先河,成为传承书院书香的现代学府之一,也是桂平最高、最大之学府,亦为当时广西学生最多的4所中学之一。三十二年(1906)借作桂平师范学堂。三十四年(1908)借作桂平中学堂,后又借作桂平高等小学校。民国二年(1913),复名为浔郡中学堂。九年(1920),改名广西省立第八中学校。二十三年(1934),改名广西省立浔州初级中学校。二十八年(1939),学校因战乱迁至金田村办学。三十年(1941),局势稳定,学校迁回原址。三十三年秋至三十四年夏(1944—1945),日军入侵桂平,学校停办疏散。其后几易校名,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改名为广西省立浔州高级中学。1956年迁至北较场原浔州师范学校旧址,即今浔州高中校园内。原址创办桂平县第一中学。1958年,广西省立浔州高级中学改为桂平县浔州高级中学。1994年改为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至今不变。

桂邑书院

明万历元年(1573)创建。院址位于今桂平市气象站附近。后曾改名思灵书院,万历十年(1582)毁。天启四年(1624)广西参政曾守身将县学迁于书院旧址。乾隆三十八年(1773)桂平知县卢焜在县学左侧重建,复名桂邑书院,聘陈良士为山长。拨入田租谷1万斤,归县掌管。生员30多名,由童子试选取。咸丰二年(1852)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复建。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李宗庚拨公款重修,规模如昔。三十年(1904)改作桂平小学堂。宣统间(1909—1911)改立桂平中学堂,并将文昌宫、县学署改建成校舍。民国元年(1912),桂平中学堂改为桂平县立中学。十一年(1922)因经费困难停办。十六年(1927)复办,并改名为桂平县第一初中。二十二年(1933),改为桂平县立初级中学校,次年并入广西省立第八中学校。三十二年(1943),恢复桂平县立初级中学校。三十六年(1947)秋,改名桂平县第一初级中学校。三十八年(1949),改名为1956年,迁至浔州高级中学旧址,即今桂平市城中街146号的桂平市第一中学校园内。1967年,改名为桂平县人民中学。1969年,改名为桂平镇中学。1983年恢复桂平县第一中学校名。1994年,改名为桂平市第一中学。

阳明书院(武鸣)

明朝万历(1573—1620)初年建武缘县阳明书院,院址在县城原修文书院东面(今解放街原武鸣县人民政府第一招待所)。清雍正七年(1729)改为仓库。后在书院旧址设立武缘试院。宣统元年(1909),在试院旧址创立思恩府官立中学堂,后迁移至城西隅(今武鸣中学校址)扩建。三年(1911),更名为武那七土司官立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武那七土司合立中学堂。五年(1916)更名为武鸣县立中学校。十年(1921)后,相继更名为广西省立第十中学校、广西省立第九初级中学校、广西省立武鸣初级中学、广西省立武鸣中学、广西省第二联合中学。1949年后改为广西省武鸣高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高级中学。1978年定名为武鸣县武鸣高级中学。

阳明书院(武鸣府城)

明万历年间(1573—1620),思恩府知府侯国治建于府治西(今属武鸣区府城镇)。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聘刘定逌任山长,后因兵燹废。道光六年(1826年。一说1828年),知府李彦章重建阳明书院于榕树园,筑天一阁收藏图书,生徒达数百人。旧址位于今武鸣区府城镇东南两江合流处的武鸣县府城高级中学。相传此处曾为王守仁讲学地,因多榕树,故名榕树园。李彦章自号榕园主人。咸丰年间(1851—1861),院、园俱废。光绪年间(1875—1908),知府黄鸿藻复设书院,刻王守仁石像,供于院中。宣统二年(1910),改为武缘县阳明高等小学。民国三十二年(1943),由蒙培勤、李宗儒、黄铭珊等筹办私立阳明初级中学。三十七年(1948),更名为武鸣县立第三初级中学。1969年9月,改为武鸣县府城高级中学。

刘定逌(1720—1806),壮族。字叙臣、叔达,号灵溪。武缘(今南宁市武鸣区)人。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罢归回乡,先在隆安县驮厚村办私塾,后在家乡葛阳社学授徒,二十六年(1761)被聘为思恩府阳明书院山长。二十八年(1763)任浔州府(治今桂平市)浔阳书院山长。四十年(1775)任桂林秀峰书院山长,亲自制订《秀峰书院学规》,为书院教学范本。嘉庆六年(1801)主讲宾州(今宾阳)书院。从教数十年,深受敬仰。嘉庆九年(1804)应广西巡抚百龄特邀重赴鹿鸣宴,并获百龄赠“玉清尊宿”手书。广西学政帅承瀛即席赋诗,赞其“育才养士”之功。著有《论语讲义》《四书讲义》《三难通解训言》《读书六字诀》等教材,主张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把《论语》中的“三难”作为教育学生的准则,被称为“粤西第一流人物”。其诗意蕴深沉,内涵丰富,又淡朴浅易,仿佛随口流出,体现坦荡自然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灵溪诗稿》,已佚。民国《武鸣县志》等收录其诗50余首。

刘定逌任山长的阳明书院,虽非王阳明亲手创办,且在其死后几十年才为数任思恩府知府创建重修,并以其号命名,历经兵戈而不改其志,想必因为书院所在位置及其秉承的理念始终如一有关。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奉命以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出征广西,镇压少数民族起义,他总督两广兼巡抚,首功即嘉靖七年(1528)初不战而降田州府(治今田阳)、思恩府叛乱土目之兵数万。之后又作《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制定治理田州、思恩的办法,即“众建寡力”。其中析思恩府地置9个土巡检司,以分散各土官的力量,并将思恩府治从多山之地(初治今平果旧城,后迁今马山县乔利)迁到相对空旷的荒田(即今武鸣区府城镇),以利于军队调动。继而倡导“心学”、修建书院等,以图“破心中之贼”,宣扬孔孟儒学,教化民众。尽管思恩府迁治之初未及兴办书院,但王阳明早已开园讲学,传授理学。此后几任知府莫不秉承其志,一有机会便建院设堂,高举其旗帜。以榕园主人自号的李彦章,甚至亲率300人纪念王阳明生日。

阳明书院流传至今的楹联,可解构王阳明的心学精髓和书院教化理念。李彦章曾撰题阳明书院大门两联,其一:“合千里外东至屯所,西至田阳,俗喜儒风,今已见从游多士;愿十年后家有洙泗,户有邹鲁,化行荒服,我又宗先世成公。”其二:“服其教、畏其神,故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遍为尔德;官先事、士先志,有君子之词,而无君子之行,莫入吾门。”叶绍本题阳明书院联则为:“心学揭良知,忆当年息马投戈,顿化遐陬成泮壁;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横经鼓箧,共歌乐职布中和。”此外,阳明书院联还有:“几人得入春风坐,千载一游夜雪门。”“一室简编堆左右,二铭义理证东西。”

养正书院

明万历三十年(1602),养利州知州叶相荣设立社学,后改为养正书院。旧址初在今大新县桃城镇第一小学附近。清嘉庆二十年(1815),养利州知州高攀桂、李兆梅目睹养正书院“日久倾颓”,提议捐资修建瀛洲书院,州内人士踊跃捐资,在距养正书院旧址不远、养利土州西门对面的西门岛上,即今西门公园烈士纪念碑所在地重建,并更名瀛洲书院,将叶相荣的遗田拨归书院使用。

养正书院更名瀛洲书院,当寓意“十八学士登瀛洲”。如同当时进士钟鸣鹤撰文所称,瀛洲书院“以其地居河洲,四面水环,如海上三山,可望而不可即,且以望后之人文风蔚起,联翩甲第,翔步玉堂,若盛唐十八学士之登瀛洲,以无负圣天子甄陶雅化,暨贤大夫栽培至意云尔”。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之名句。“瀛洲”为神话中神仙所居之山名。《史记·秦始皇本纪》称齐人徐福等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供仙人居住的神山。后又增加岱舆、员峤二山,共为五山。十八学士是指唐朝初期的十八位人才,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渊封秦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军。李世民由崇尚武功转为文治,在秦王天策府开设文学馆,广招天下谋士贤才入馆,面向全国1500个县选聘了学士十八位。这十八位学士在隋朝就是一群博览古今、明达政事、善于文辞的文人,他们云集秦王府,无疑成了李世民建立帝业的高级参谋。

濠江书院

明代知县王巡泰在兴业县城东门内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改称石南书院。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书院旧址创办兴业县立两等小学。今为石南镇初中。

梅潭书院

全州人明工部侍郎蒋淦建。旧址在今全州县永岁乡梅潭村前田垌,当年建筑已无存,唯残留墙基瓦砾多成田埂,仍依稀可辨。

K291/297

B

1003-434X(2016)06-0034-07

猜你喜欢

书院广西
壮美广西
习主席视察到广西
朵云书院黄岩店
《广西戏曲》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办好书院 造福农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