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部继承创新的重修佳志
——评重修《如东县志》

2016-02-05柳成栋

广西地方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如东县志重修

柳成栋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一部继承创新的重修佳志
——评重修《如东县志》

柳成栋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重修《如东县志》创新篇目结构体例、精心写好总述小序、注重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彰显时代特点,是一部继承创新的重修佳志。

如东县志;重修;创新;地域特色;时代特点

20世纪80年代,首部新编《如东县志》前后曾经过两次修订,共形成三个版本,除了第二次修订的国际版未刊行外,公开出版了两个版本。首部新编《如东县志》作为全国首轮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新县志,引领着全国新编地方志工作,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新编地方志的样板,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轮修志工作开始,如东县志办继承了首轮修志的优良传统,本着不断总经经验、开拓进取、继承创新、勇于探索,以战略家的胆略和气魄,进行了一次“自我挑战抬高标杆的跨越”,改续修为重修。正如重修《如东县志》编后记所说:《如东县志》重修,体现了如东史志人恰逢其时、高点定位的果敢抉择;饱含着如东史志人殚精竭虑、续写华章的艰苦磨砺;孕育着如东史志人锲而不舍、探索创新的生动实践。最近重修《如东县志》(以下简称重修《县志》)已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新编地方志工作的最新成果,可喜可贺。

志书重修,古来多有之。所谓“重修,也称“新修”,相对于“续修”“续编”而言。即前志修成后,编成后志,不取续修方式,仍按‘统合古今’的原则,选取旧志中有用部分,再加进新内容,综合而成新志。”[1]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词典[M].合肥:黄山书社,1986:460.历来修志虽有重修之举,但在新编地方志中重修者并不是很多。

在第二轮志书编纂即将大规模启动之际,200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兼中国地方志协会会长王忍之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续志篇目理论研讨会上曾指出第二轮修志的两项任务:一个任务是“续”,第二个任务是“修”。关于“修”,王忍之明确指出:“修的意思是对上届志书进行修正。也就是方志理论家章学诚所说的‘前志不当,后志改之’。我们上一届所修志书,总的说来,质量是不错的,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甚至有不少的错误。对此,下届修志中要重视,尽可能地改正它。修也是新一轮修志不应该忽视的问题。不能只讲续,不讲修。考订、补充、修正,好的保留,错的纠正,漏的补上,长的精简,新一轮的修志工作就会完成得更全面,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部新的、更好的志书。既有有关近一段历史的新的史料。又有对上一部志书的提高、修正。”即重新形成一部体例比较完备、叙事更加完整、错误得以纠正、与时俱进、浑然一体的新志书。王忍之的讲话详细阐明了重修的意义。正是在这种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在第二轮修志展开之际,如东史志人决心改续修为重修。于是经过8年时间的刻苦努力终于完成了一部310多万字的重修《县志》。

重修《县志》创新篇目结构体例、精心写好总述小序、注重突出地域特色、努力彰显时代特点、做到图文有机结合,是一部继承创新的重修佳志。

一、创新篇目结构体例

从结构体例看,《如东县志》初版本分为8编44章。第一编概述:分为建置沿革、自然概貌、民族户籍、人民生活4章;第二编政治:分为绪言和党的组织、行政设置、统一战线、社会团体、政法、民政、重要文告7章;第三编经济:分为经济制度改革、农业、水利、海洋渔业、工业、盐业、商业、粮食、交通、邮电、基本建设、能源、财政、金融14章;第四编军事:绪言和武装建制、战事、民兵、兵役、支援前线5章;第五编文化: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体育、新闻事业7章;第六编人物:烈士、名人2章;第七编杂记:风俗、自然灾害、重大事故3章;第八编附录:如皋东乡人民斗争纪略、如皋志略2章;编首:序文2、凡例、图照、大事年表。初版本198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后,于1984年,除对该志进行了修订,增写了概述,增设地理编,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重写、充实外,1985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随后,1987年《如东县志》再次修订成国际版。

一是重修《县志》一改初版本和修订版的结构体例,去掉了篇和卷的最高层次,直接以章为一级类目,将篇章节目改为章节目,共分47章50个部类。共分建置区划、自然地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建制镇、洋口港、城乡建设、水利、围垦、交通、邮电电信、信息化、农林牧业、渔业与海洋管理、盐业、开放型经济、工业、电力与绿色能源建设、建筑业、房地产、商贸服务旅游业、金融保险业、财政税务、经济事务管理、安全监督管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中共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政协如东县文员会、社团组织、政法、民政、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军事、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新闻传媒、卫生、体育、社会生活、民族宗教、文物胜迹、民俗、方言、人物。从总的方面来看,重修《县志》比初编本多了3章,如果不将初编本附录以章计算则多了5章。其中新增加的有洋口港、信息化、开放型经济、经济事务管理、安全监督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等7章,重新析分组合独立设章的有建制镇、围垦、民族宗教、文物胜迹、民俗、方言等章。这样该独立的独立,该升格的升格,该合并的合并。

重修《县志》以章为一级篇目,每一章基本都是比较相对独立的事物体,这样主题鲜明,要记述的内容相对集中。减少一个层次,使记述的内容直接彰显主题,使目和子目内容更加突出。

二是重修《县志》成功处理好志书中的交叉重复。志书如何避免交叉重复,是保证志书体例科学、结构严谨、篇幅精短、文字简练的重要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搞好交叉互见。一如自然地理章生物资源中海洋潜水贝类,注明详见第十三章渔业与海洋管理第一节渔业经济第一目水生生物资源;自然资源中风及风能资源“风是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注明详见第十七章电力与绿色能源建设第一节发电第二目风力发电。二如第二十章商贸服务旅游业第九节第三目旅游服务景点选介中的国清寺,注明详见第四十三章民族宗教第二节宗教第一目佛教;上真观注明参见第二目道教。三如第二十章商贸服务旅游业第七节蔬菜副食品供销中的农业三品,注明参见第十二章农林牧业第六节农业科技第五目生态农业。等等。

三是充分运用附记。附记、专记,是首轮修志总结的成功经验,并为二轮修志广泛采用。重修《县志》大量运用附记,如同资料链接,深化了记述内容,增加了信息含量。全志共增设附记50余条。如建第一章建置区划中,充分利用附记在沿革中附记如皋县,即如东建县前的历史沿革;区划中附记区级建置演变、如皋县建县后至如东建县前行政区划;县治附记掘港地名溯源。第九章交通附记记述了已拆毁的历代名桥(12座)。第十三章渔业与海洋管理附记1972~2010年渔业生产安全事故(6起)。第十八章建筑业附记1989~2008年代表工程;房地产附记模范小区简介。第二十二章财政税务附记抗战时财政支出、民国前皋东主要工商税种。第二十九章县人民政府附记县人武部生产办公机构(1967.3~1968.4)、日伪侵占时期的机构设置、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机构设置。第三十五章附记伪军、伪军如东暴行录、清乡斗争、国民党军暴行等6项;第三十七章教育附记红色小学、高考成绩概况等9条。

二、精心写好总述小序

《如东县志》(初编本)始于首轮修志之初,初编本并无概述,随着修志实践的不断深入,在修定本时增加了概述。重修《县志》又将概述改成总述,并进行了创新。整篇总述,开头与如用诗一样的语言写道:

“如东,扶海之洲,如意东方;如东,鱼盐之乡,东方港城。”

仅仅20个字,便概括了如东名称的由来和其地域特色。随后,总述大幕徐徐拉开。开始一小自然段简要叙述如东的地理位置、县域面积;行政区划、全县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县城镇化率等。言简意赅,清晰明了。

接着总述分为自然地理、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繁荣和结尾五大板块。其中光荣革命斗争传统分为如东人民革命斗争历史源远流长、如东人民革命斗争精神彪炳千秋、如东人民革命斗争传统代代相传。经济社会发展分为盐业勃兴带动经济繁荣、当代新愚公沧海变桑田、海洋大县造就海鲜之乡、农业强县塑就鱼米之乡、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建筑业创中国建筑之乡、深水大港如日东升、绿色能源方兴未艾、黄河旅游风光无限、交通运输纵横成网、信息产业发展迅猛。文化生活繁荣包括基础教育闻名遐迩、科技兴县成果丰硕、文化事业繁花似锦、计划生育勇立潮头、体育事业人才辈出、医疗卫生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最后一个板块从五个方面的优势展望了如东已成为苏中地区承接上海、苏南产业战略转移的优选之地,成为承载沿海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成为促进长三角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结尾又用诗一样的语言形象描绘了如日东升的壮美如东。

“如东,这方江涛海浪生成的绿洲”,衍生出农业强县、渔业大县、工业新县、科技名县;这块江海福地,孕育出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她正崛起在南黄海之滨,屹立在江海大地。

如东,如日东升。”

整篇总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首尾呼应,气势磅礴,如行云流水,俯瞰全书。

重修《县志》注意章下无题小序的撰写。全书47章,章章都有无题小序,文字非常简练,概括较强。每篇小序均为千字左右,最长的也不过一千一二百字。起到了介绍主旨、追溯历史,统摄各类、总贯一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提纲挈领、钩玄提要,指导阅读、引人入胜的作用。对于节下无题序则视情况而定,不求一致。章下小序,在追溯历史方面,尽量追述到事物的发端;在概括本章内容方面尽量写出本章事物兴衰起伏、发展变化的过程。47篇小序犹如47章的内容提要。读罢小序,每章的基本内容和梗概眉目已清。

三、注重突出地域特色

重修《县志》注意突出如东地域特色。正如志书《编后记》所言:“重修中,注重充分运用具有如东元素、如东符号的海港、海鲜、海韵和‘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等象征着如东‘身份证’的‘海文化’特色,通过洋口港、沿海开发、围垦、海洋渔业、盐业、农业、风电、教育、计划生育等,彰显如东地情特色,形成主体类目、品牌栏目、亮点条目,重视人文回归,并渗透进志书的述、记、志、传、图、表、录,使如东个性特色成为《如东县志》重修版的内核和脸面。”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重修《县志》,一是为特色事物单独立章。如全志单设了洋口港、围垦、海堤护坡、渔业与海洋管理、盐业等章。二是在总述中画龙点睛突出特色。如总述突出记述了如东是中央最早认定的中共革命老区县份之一,其中包括如东人民革命斗争历史源远流长,如东人民革命斗争精神彪炳千秋,如东人民革命斗争代代相传;突出了农业强县塑就鱼米之乡,建筑业创中国建筑之乡,海洋大县造就海鲜之乡,丰富多彩的文化彰显黄海之滨的文化之乡。

首先,如东为革命斗争之乡,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明洪武年间,为防御抗击倭寇侵扰即建立了掘港营屯军。明中叶如东因常遭倭寇侵扰,抗倭斗争多次发生。守防官兵,奋勇杀敌,血染海疆,功垂青史。清末至民国中后期抗击海匪战事时有发生。红军时期的军事斗争、新四军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战斗都曾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抗日战争时期如东人民和新四军一起浴血奋战,共有大小战役19次。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抗日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针锋相对地开展了反“清乡”斗争。对日伪军作战多达159次,歼灭日军298人、伪军3241人,缴获各种兵器2580件,如东地区除白蒲据点以外,全部收复,夺取了抗日反“清乡”斗争彻底胜利。在国共军事斗争中,全县各级地方人民武装奋起开展反“清剿”斗争,共进行各种战斗19次。为支援前线,迎接全国解放全县共出征长短期民工24万人次,献出粮食4570吨、棉花15吨、大麦160吨、柴草3500吨。渡江战役中,如东担架运接第六团3672人中就有1821人立功受奖。

其次,如东作为农业强县塑就了鱼米之乡、海鲜之乡。重修《县志》重点突出了农林牧业和渔业、盐业的记述。如东种植业尤为发达,是江苏乃至全国产棉大县,1978、1979、1983年3次皮棉总产突破5万吨(百万担)大关,多次受到国务院、省、市嘉奖。如东又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83年开始,农民有了土地经营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之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提高土地产出,实现农业增产。如东多次承担部、省水稻推广项目,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农业部丰收奖等殊荣。至2010年,粮食总产89.42万吨、油料总产5.25万吨,其中全县水稻总产48.65万吨。

关于渔业,该章详细记述了如东常见的鱼虾、蟹贝、藻类和海洋资源的演变。对渔港、渔场、春夏秋冬汛期、滩涂潮间带贝类采捕和滩涂潮间带鱼类采捕方法及网具等都做了比较详细记述。另外海水养殖中的贝类养殖、藻类养殖、甲壳类养殖、其它养殖等记述更详。

关于盐业,第十四章记述盐业,地方特色十分突出。该章分为盐场、制盐、运销、盐商、盐政五节,全面记述了如东盐业兴衰史,其中对制盐、盐政记载尤详。第四十五章民俗中对盐业习俗进行了详细记载,流传在如东地区的特殊的风俗民情详细进行了记录。诸如年关即过春节时到天井观天气,正月初六、二月初二、三月初三均进行烧盐,七月初五、十月初一的祭祀活动亦一一载入志书中。

第三,如东建筑业创造了中国建筑之乡。如东建筑业比较发达,由来已久。唐元和年间(806~820)修建的皋东第一丛林掘港国清寺;宋咸淳年间(1265~1274)建成的栟茶寿圣寺;明代修建的淮南第一桥马塘仁和桥;清乾隆年间修建的丰利文峰塔等,均出自县内能工巧匠之手。为了突出建筑业,重修《县志》单设建筑业一章。设有勘察设计、建筑企业、建筑工程、建筑市场、行业管理5节。此外,又在城乡建设中设有特色建筑一目,介绍了国清寺、欧洲商贸广场、扶海洲仿古街三出特色建筑。另外,还在工业章中设有建筑工业一节。

第四,丰富多彩的文化彰显了如东为黄海之滨的文化之乡。重修《县志》文化一章,共设民间文化、战地文化、群众文化、新闻出版管理、文化市场5节,节节地域特色浓郁。

第五,在有关重点章节中记述加重笔墨。如在第八章围垦中单设围海造田一节,详细记述了如东自南宋乾道七年至民国年间修筑的范公堤、包公堤、嵇公堤、大豫堤、益昌堤、卫海堤。同时记述了1951年至2009年老北坎堤等21处围堤的基本情况,并列以《1951~2010年如东县围(垦)堤基本情况一览表》。表中详细反映了21处围堤每处围堤修建时间、指挥部名称、总指挥、副指挥、技术指导、民工、工程量、匡围面积、堤长、围垦形式。做到了文表结合,相得益彰。另外堤内垦殖一节中还详细记述了全县15个垦区的垦殖情况。

又如在方言一章中,为突出地方特色,记录了根据本地人物、事件、习俗等形成的歇后语近50条。如陈家园的柏树——一顺隑,曹瘦脸儿打官司——输到底,茶壶里的蟋蟀——内叫,陈二胖子掉到茅缸里——天大的笑话等等。每条歇后语都进一步释义,并注明产生的原因和来源。这种语言现象在其他志书中尚未见到,可以说是第一次。

第六,设立著名品牌。如在第四章中建制镇中记述完14个建制镇的基本情况之后,每个镇专设了名特举要,包括名镇、名校、名乡、名企、名品、名馆、名艺、名园(楼)、名胜、名店、名港、名菜、名乡、名产、名陵等。

四、努力彰显时代特点

地方志以记述现代乃至当代史为主的史书,理应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发展同步。能否突出时代特点也是衡量一部志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重修《县志》与时俱进,无处不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处处突出时代特点,记录新时代所产生的新事物,并加重了笔墨进行记述。

一是突出改革方面的记述,以改革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为突出改革开放单独设章的如第十五章开放型经济,单独设节的如洋口港的口岸开放,单独设目的农林牧业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业中的经营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房地产中的住房制度改革,商贸服务的商贸体制改革,中共地方组织中的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劳动人事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改革,卫生中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等。

二是突出法治建设的记述,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如城乡建设设立城管执法、水政设立市政执法、环境保护设环保执法、国土资源管理设土地行政执法、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社劳动执法、文化中的文化行政执法、县人民政府中的执法监察等。在有关章中或专门设节,或专门设目突出法治。其他如经济事物管理中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国务院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执行情况;安全监督管理中体现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执行情况。

三是突出社会生活方面的记述,彰显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首先记述好居民生活。居民生活中农民生活、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居民储蓄的不断增加,是居民生活变化的晴雨表。其次记述好小康县建设的进程。如东县1995年即跻身于江苏省25个小康县行列,此后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举全县之力,纳各方之策,在努力建设实力型、富裕型、生态型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向前迈进。至2010年6月经过验收,如东全面小康指标已经达标,成为2009年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县份。第三记述好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20世纪末开始进行的,重修《县志》在社区建设中详细记述了社区管理、社区文化和社区服务。第四,记述好老龄事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和残疾人事业。这三项工作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纳入党委和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当中,无一不贴近社会生活,跳动时代脉搏,彰显时代发展变化。

四是突出生态建设的记述,全面记述全县生态工程建设的成绩。重修《县志》在环境保护中专门设立环境保护一节,首先记述如东生态示范区创建的过程。如东自2001年6月即启动了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制订了《如东生态示范区创建方案》,编制了《如东生态示范区创建大纲》,拟定了考核办法,以“十大工程”为主线,确定以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为主体的综合性生态建设模式。至2003年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在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区基础上启动生态县创建。首先制订《如东生态县建设规划》,使生态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至2010年底基层国家生态县建设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全部达到考核验收要求。在生态县创建的过程中努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地工程的十大特色重点生态工程,即绿色能源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基层绿色创建工程、清水廊道建设工程、滨海生态旅游过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绿色空间体系工程、生活垃圾处置工程、自然资源保护工程。十大特色重点生态工程,一目一段,脉络分明,层次清楚,记述完整。

另外,在第二十九章县人民政府第四节政事纪要中还专门设立了加强生态建设一目,记述了如东在农村应用水安全、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的做法。同时还有利用绿色能源、农产品实施“三品”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与生态建设有关内容的记述。对此重修《县志》在农林牧业一章农业科技一节中专门设置了生态农业一目,记述了如东为发展生态农业所进行的生态规划和生态工程建设。其中农业生态工程主要包括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清水廊道建设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五是突出信息化建设的记述,记录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重修《县志》专设信息化一章,详细记述了如东自1978年初至2010年30余年信息化建设的进程。首先分别记述了电信公司网络工程、其他通信运营商网络工程(移动通信分公司、联通通信分公司、铁通通信分公司)、广电系统网络工程的发展状况。其次,记述了党政机关信息化建设,包括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党政机关网站建设、党政机关信息化系统建设。其中党政机关信息化系统建设涵盖了财政税务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公安监控系统、人口与计生系统和其他相关部门。第三,记述了社会信息化建设。社会信息化范围较广,分为事业单位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事业单位信息化包括教育系统、文化系统、卫生系统、疾控妇幼医保单位;企业信息化包括包括金融系统、工业、工业系统、邮电系统;农村信息化包括农业科技信息化、农村信息化村建设。

六是突出新型农业的记述,反映新型农业的发展。在农林牧业一章中首先在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中详细记述了如东的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和专业合作社。其次,在农业科技中设置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第三,在农场品质量建设中,有“农业三品”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检测、市场准入与产地准出。其中农产品质量检测包括蔬菜类农产品例行监测、大米农药残留量普查和农业环境质量检测(土壤环境质量检测、水质环境质量检测)等。

重修《县志》除了上述成功之处以外,在图片的运用方面做到了图文有机结合,除卷首集中展示如东胜景以外,正文中做到了图随文走,图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尤其令人称赞的是每幅照片都标明拍摄时间、摄影作者、图片提供者,这在其他志书中是很少见到的。

重修《县志》成功之处颇多,为新编地方志工作提供了宝贵和有益的经验,值得方志界学习借鉴。不过有一点值得商榷,那就是重修《县志》未设艺文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如东不应缺少艺文志。首轮修志大多志书忽略设立艺文志,二轮修志已引起了方志界的反思,好多志书已经开始设立艺文志。其实重修《县志》收录在附录中的诗文选录(政府文件、公告除外)、历代书目、存世家谱完全可以移出来集中一起专门设立艺文志。另外附录中的《如东部分姓氏字派一览表》似乎应该移入《人口与计划生育》一章中更为合理。

K29

B

1003-434X(2016)06-0028-06

猜你喜欢

如东县志重修
环保风暴下,如东小棚模式北上之路该如何走?
如东对虾高产火出圈了!看如东养虾人如何凭实力出名
学分制下高校重修工作持续改进路径研究
县志里的乡贤
敦煌写本《曹议金重修开元寺功德记》考释
莫高窟第61窟甬道北壁西夏重修供养人像蠡探
心情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谈编纂《县志·军事篇·民兵》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