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与鼻导管吸氧效果比较分析

2016-02-04刘爱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康复医院辽宁葫芦岛1253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饱和度组间导管

刘爱一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康复医院 (辽宁 葫芦岛 125300)

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与鼻导管吸氧效果比较分析

刘爱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康复医院(辽宁 葫芦岛1253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析鼻导管吸氧与温箱内吸氧运用在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困难新生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鼻导管吸氧,而观察组则运用温箱内吸氧,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指标改善明显,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和吸氧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还能缩短吸氧时间,值得推广。

鼻导管吸氧温箱内吸氧新生儿

呼吸困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新生儿并发症,尽早给予吸氧支持,并且加强呼吸管理,不仅可以使抢救成功率提高,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患儿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包括机械通气、鼻导管法、头罩法等,不同方法的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对新生儿运用鼻导管吸氧和温箱内吸氧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呼吸困难新生儿9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min~26d,平均年龄为(12.5±5.8)d,其中46例为女婴、50例为男婴,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纳入标准:①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或者呼吸增快症状;②血氧饱和度<85%;③呼吸减慢<30次/min。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运用鼻导管吸氧法,操作如下:协助新生儿保持侧卧位或者仰卧位,将床头摇高10cm,使新生儿处于足低头高位,经湿化瓶处理氧气流后,与长度为20cm的鼻导管和1m氧导管相连接,在新生儿单侧鼻腔内放置鼻导管,运用胶布进行固定,双侧鼻腔交替置管,每12h进行1次更换,控制好氧浓度,一般为25%~40%,而氧流量则为0.5~1.5L/min,对于温箱内的新生儿,应该在温箱内放置部分氧导管和鼻导管,满足新生儿的吸氧需求。1.2.2观察组:观察组则运用温箱内吸氧法,如下操作:连接氧导管的方法和新生儿体位摆放与对照组一致,先运用氧流量为10L/min的氧气对温箱进行充盈,通常为3~5min,迅速升高温箱内的氧浓度为40%,对氧流量进行调节,一般为3~5L/min,将新生儿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调节温箱内的温度,通常为30~36˚C。吸氧期间,运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对新生儿进行监测,将氧饱和度作为基本依据,对氧流量进行调节,其中足月儿的氧饱和度维持在85%~95%左右,而早产儿则为85%~90%。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和吸氧时间。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烦躁不安、皮肤损伤以及痰液干燥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运用t检验组间住院时间、吸氧时间以及心率等各项计量资料比较,运用χ2检验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以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分别为(90.22±3.12)%、(136.78±8.11)次/min以及(44.15±5.22)次/min,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21±3.22)%、(135.34±8.21)次/min以及(43.85±5.12)次/min,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2.2两组住院和吸氧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吸氧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67±18.22)h、(10.21±4.12)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66±17.22)h、(12.26±4.11)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5例出现烦躁不安,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10例烦躁不安、5例痰液干燥、6例皮肤损伤,发生率为43.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其发病与气道机械障碍、羊水、发育不良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以皮肤青紫、呼吸节律改变、呼吸暂停等症状为主,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治疗中,氧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中鼻导管吸氧因为具有氧浓度低、吸氧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临床上。但是,有研究发现,在鼻导管吸氧中,因为粘贴胶布,再加上氧气对鼻黏膜产生直接刺激,容易使新生儿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撕脱导管,对皮肤造成损伤,分泌物容易阻塞导管口,影响管道通畅,并且新生儿哭闹、张口等都会减少氧供应,降低治疗效果[2]。通常情况下,温箱内吸氧的浓度为26%~40%,氧流量为3~5L/min,温度为30~36˚C,通过湿化瓶湿化氧气,在温箱内进行温化处理后,不会对患儿产生刺激,也不会使痰液黏稠干燥,并且不会受到鼻导管的阻碍,有助于喂养和清除痰液[3]。同时,有研究发现,相比较鼻导管吸氧而言,温箱内吸氧不会出现皮肤损伤、氧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不需要对吸氧管进行粘贴,一方面可以为患儿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另一方面还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轻[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的43.75%,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临床指标改善明显,这一结果与李梦妮[5]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温箱内吸氧运用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治疗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治疗中,运用温箱内吸氧,一方面可以改善新生儿的缺氧症状,另一方面还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1] 黎彩霞,谢锐,严艺苑.新生儿温箱内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13(20):2454-2456.

[2] 谢锐. 新生儿温箱内吸氧的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2,20(18):33-34.

[3] 陈洁,韩凤娟.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8(22):169-170.

[4] 谢秉煦,李溢煊,张锡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高频通气与鼻导管吸氧血气分析的比较[J]. 中山医学院学报,2015,22(2):46-48.

[5] 李梦妮,廖静.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辅助氨茶碱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呼吸暂停早产新生儿临床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19(3):87-88.

1006-6586(2016)03-0028-01

R473.72

B

猜你喜欢

饱和度组间导管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糖臬之吻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