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利盖蒂《旋律》之解读

2016-02-03赵晓辰

黄河之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盖蒂织体丝线

赵晓辰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网”——利盖蒂《旋律》之解读

赵晓辰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摘 要:德籍匈牙利作曲家乔治·利盖蒂(György Ligeti,1923-2006),是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其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和写作技术对西方乃至全世界的现代音乐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利盖蒂创作于1971年的管弦乐曲《旋律》中,作曲家将传统意义上的“旋律”置于宏大的微复调织体之中,无论在视觉(乐谱)还是听觉(音响)上,都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从而赋予这一传统的音乐素材以新的表现和意义。本文即以此曲为解读对象,“赏”与“析”相结合,既有感性的处于音乐欣赏层面的品评,也融合了理性的属于作曲技术方面的分析。

关键词:利盖蒂;《旋律》;“网”

网状的织体,网状的音响,织网人,即是利盖蒂。

自管弦乐曲《幻影》①与《大气》②问世以来,微复调③技术已经成为利盖蒂音乐的标识,他很乐于,也很善于用这种技法来编织各种式样的网——“乐网”。网体有大有小,网孔有疏有密,网线色彩斑斓,手法更是独树一帜。

如果以传统意义上的旋律为丝线,以创新性的微复调技术为针引,那么将会编织出一张何样的网?利盖蒂创作于1971年的管弦乐曲《旋律》(Melodien),即是对这一猜想的完美诠释。

像利盖蒂的大多数管弦乐作品一样,乐曲在开始处就几乎铺满了所有的声部。各乐器组被细分,每件乐器都以不同的时值关系演奏上行的半音阶音型。如此一来,各声部密集交错,音响一片混沌。仿佛作曲家正是要从这一团乱麻中理出一个头绪。果然,半音阶音型的规模逐渐减缩,节奏律动逐步疏松,乐曲阶段性地停滞在一根亮晶晶的丝线之上——即由小提琴演奏的泛音“F”在极高音区的长时间持续。而后,随着钟琴一声清脆的敲击,短笛巧妙地延续了钟琴的余音,接过了这根被思虑很久的丝线。

“旋律网”开始编织了。

“Eb、F、A”,一个特性的音调,发源于钟琴那一声清脆的敲击,伴随着几次简单而“随意”的重复,旋律线初现端倪。而后所有的高音乐器依次被“悄悄”引入,分别围绕这个三音动机进行各自的展开。随着旋律线的横向延伸,纵向声部的逐渐繁密,“旋律网”逐渐成型。它最初由一根旋律线而来,随后由众多“同胞”旋律线共同编织,无论是“旋律网”本身,还是编织“工艺”,都越发复杂。

缤纷的丝线,缤纷的旋律,上面挂有水珠,时而会闪光,这是旋律线起伏的光芒,而当听者偶尔捕捉到某一根乐丝时,马上又会被另外的闪烁吸引过去。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旋律写法吗?是的:动机呈示、横向延伸、纵向扩展。但是,当众多这样大同小异的旋律线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旋律”已经被赋予了不同以往的性质和意义,那就是由微复调技术所构建的宏观音响体。

网,越织越大;色彩,越发绚丽。中音乐器和低音乐器也顺序加入,使它越发厚重。当旋律铺满几乎所有声部的时候,利盖蒂开始用他喜爱的一种音效对这张基本成型的大网进行润色。“滴、答”的颗粒状音效,来自打击乐器和弦乐组的拨奏,像是在穿针引线,像是在抽丝剥茧。

即使这样,作曲家依然没有满足。他小心翼翼、花样百出地对这张大网进行上色、装饰。旋律呢?躁动不安,密集节奏以及频繁且大幅度的行进方式使它们不再老实,不再安分,它们上下跳跃着并相互纠缠在一起,让听者无法辨清它们原本的面目。

在乐曲即将结束之前,利盖蒂不舍地握着最后一根丝线,毫无懈怠地考虑着它最后的归所,直至悄然放手……

“旋律网”编织完成了,似曾相识,又面目全非。

旋律,还是老样子,它甚至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段落有着对调性的暗示,但是在这张大网中,任何一条旋律线都不再具有独立性意义。对整体音色、音响的追求才是这些旋律线存在并发展的根本,这也是利盖蒂发明微复调技术的初衷。

节奏,稠密而交错,这导致了整体节奏律动的模糊乃至消失。节奏控制着网孔的大小和疏密,编制过程的细腻或粗犷,当然它也决定了这件艺术品的情趣的高或低。

织体,微复调织体,这不言而喻。它不仅承载着每个乐段的整体音响结构,也把控着整张网每一处的规格与色彩。在规行矩步地完成自己的职能的同时,也为整个作品贴上了印有“利盖蒂”的标签。

配器,复杂而多变。利盖蒂充分挖掘每件乐器的演奏性能和音色潜力,尝试了多种不同的音色搭配,从而赋予了每根丝线乃至整张网变幻多姿的色彩。

结构,清晰可辨。全曲发展体现出拱形结构原则,经历了“引子——呈示——展开——高潮——回落——再现——尾声”七个部分,整个拱形结构均衡、稳定。更值得关注的是,整个结构过程中没有一处中断或间歇,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一气呵成的。这也许是利盖蒂的审美取向,也许是编织“旋律网”的不二法门,总之,结构框架的划分已不再重要,而由“丝”成“网”的结构过程,才是其精华所在。

风格,继往开来。很难用某一种乐风来定义它,也许只有“利盖蒂的音乐”才是对其最准确的解释。

我们无需去模仿这样一个编制过程,更不必去追捧这样一种作曲技巧,因为利盖蒂在编织这张“旋律网”的同时也在编织着另一张网,一张无限深广的网,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参与到它的编制过程中来。很难定义这张网的名字,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代表了开拓,意味着创新。

旋律,无处不在;

乐丝,无处不在;

乐思,无处不在!■

注释:

① 管弦乐曲《幻影》(Apparitions)创作于1959年,在1960年克隆举行的国际现代音乐节(ISCM)上引起轰动。

② 不带打击乐器的大型管弦乐曲《大气》(Atmospheres)创作于1961年,于当年10月22日首演于多瑙厄辛根音乐节(Donaueschinger Musiktagen)。该曲因独特的写作方式和音响体验被作为“音色音乐”的范例载入史册。

③ “微复调”(micro-polyphony),也称作“微型对位”或“音色复调”,它既与织体有关,也与技术有关。微复调以“模仿”作为对位的基础,其写作特征虽然处处体现在“微”字上,但通过密集、超量的“微”的综合,无论从视觉还是听觉上,都达到了比任何传统复调织体更为“宏大”的规模。利盖蒂在管弦乐曲《幻影》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一作曲技术。

[参考文献]

[1] Richard Steinitz:“Gyorgy Ligeti, Music of the Imagination”,Faber and Faber Limited,2003.

[2] Richard Toop:“Gyorgy Ligeti”,Phaidon Press Limited,1999.

[3] 陈鸿铎.利盖蒂结构思维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

[4] 张旭儒.独特创作风格作用下的技术因素——析潘德列茨基的早期乐队作品中“音色·音响”技法的形成.乐府新声,2007,01.

作者简介:赵晓辰(1980-),男,江苏建湖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

猜你喜欢

盖蒂织体丝线
改版升级啦!红丝线栏目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简论中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织体类型与文化意义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蜘蛛
读书,缝补三代人心灵的丝线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花瓶里的钥匙
盖蒂还有麻烦事,一家图片社也起诉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