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

2016-01-29张居元周振理张楠杨士民赵卫川天津市南开医院肿瘤外科天津300100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

★ 张居元 周振理 张楠 杨士民 赵卫川 (天津市南开医院肿瘤外科 天津 300100)

*第一作者:张居元(1977—),男,Tel:13820063039,E-mail:zhangjuyuan315@126.com。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6例

★张居元*周振理张楠杨士民赵卫川(天津市南开医院肿瘤外科天津 300100)

*第一作者:张居元(1977—),男,Tel:13820063039,E-mail:zhangjuyuan315@126.com。

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的53例为对照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的56例为观察组,分析对比两组排气排便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随访1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28.9±5.4h)、住院时间(12.7±3.1d)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30.3±6.1h)、住院时间(13.0±2.2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3.3±0.9d)较对照组(5.7±1.5d)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复发率(19.6%)较对照组(35.8%)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4%)较对照组(79.2%)明显提高(P<0.05)。结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复方大承气汤;肠梗阻导管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肠粘连而产生的肠内容不能通过和运行的疾病,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临床上对于粘连性肠梗阻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复方大承气汤是传统的治疗单纯性及痞结型肠梗阻的经典方剂[2]。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较普通胃管能更加有效地吸出潴留在肠腔内的消化液,降低肠腔压力,缓解肠梗阻症状。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减压,同时联合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共109例,年龄19~76岁,符合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3]。有腹腔手术史,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47例腹部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音,51例腹部有局限性压痛但无腹膜炎体征。立体腹部X线摄片可见肠腔内积水和阶梯状液气平面。排除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或精神类疾病、不能耐受肠梗阻导管及中药治疗者;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未按规定用药、资料不全或无法判定疗效者;腹外疝、肠扭转、肠道异物堵塞、腹部肿瘤以及肠道本身病变狭窄等机械性肠梗阻。根据治疗方法,回顾性将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的56例作为观察组,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治疗的5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平均手术次数及手术史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最近腹部手术史比较 例

1.2治疗方法两组均按照肠梗阻常规方法治疗,禁食水,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抑酸、肠外营养支持,肥皂水洗肠及针灸理疗,促进肠功能恢复。有感染适当给予抗生素。对照组采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进行减压。观察组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进行减压基础上,给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组方:大黄20g后下,芒硝6g冲服,厚朴20g,炒莱菔子30g,枳壳15g,桃仁9g,赤芍15g。水煎,1剂(200mL)/日,分2次导管注入。连用3~7天。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自主排气时间(h)、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d)、住院时间(d)。随访复发情况(1年),观察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疗效判定治愈: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症状表现消失,经影像学检查梗阻消失,且能顺利排气排便。有效: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症状表现消失,经影像学检查梗阻存在但明显缓解,对排气排便无明显影响。显效:临床症状减轻,影像学检查梗阻存在但明显缓解。无效:临床症状存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梗阻无明显变化。

2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观察组白细胞(WBC)恢复正常时间、复发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3 观察组、对照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4 观察组、对照组WBC恢复时间和复发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观察组、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是缓解肠内压力的一种新型方法,其前端气囊在消化道蠕动驱动下亲水性涂膜胶管,可到达梗阻近端甚至可经由回盲部进入结肠内。在梗阻局部进行减压并引流,效率高,其减压效果较之以往的鼻胃管更为确切,明确有减轻肠梗阻症状并缓解病情的作用。经鼻肠梗阻导管是近年来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较好效果,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同时,由于肠梗阻导管能有效快捷的降低肠腔压力,缓解肠梗阻症状,因而避免了许多中转手术的风险。

从症状上看,粘连性肠梗阻归属于中医“肠结”之范畴。《素问·五脏别论》指出“六腑气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即六腑受五脏浊气,受盛化物,传导变化,具有通降下行之功效[4]。《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肠结多因腹部受伤、实邪内结、阳明热结、气滞瘀阻等所致[5]。因而治疗上则需强调以恢复六腑正常通降、逐血除瘀、导气清热为主。复方大承气汤出自《中西医治疗急腹症》,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活血的功效。方由厚朴、枳实、大黄、芒硝、桃仁、赤芍及莱菔子组成,方中大黄长于泻下攻积,芒硝能泄热去积,推陈致新,枳实行气导滞除痞,厚朴、炒莱菔子除满消胀,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兼润肠。从本研究结果看,观察组在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WBC恢复时间、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复方大承气汤的泻下化瘀导气功能能明显减轻肠道炎性反应,同时联合应用肠梗阻导管可尽快解除梗阻,缩短患者排气及住院时间,降低肠梗阻复发率。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疗效更加确切。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能尽快促进肠道炎症的吸收、解除梗阻,缩短患者排气及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在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战河,苗涛,刘艳霞.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176-177.

[2]丁方焰,王金春.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2):50.

[3]吴在德.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20.

[4]赵俊,丁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黏连性肠梗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39-41.

[5]张剑.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1):47-49.

收稿日期:(2015-07-29)编辑:曾文雪

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粘连性肠梗阻
复方大承气汤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分析
腹腔镜用于粘连性肠梗阻诊治的效果分析
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
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优化护理探讨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行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术泰舒用于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的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3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