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2016-01-29金山医院辽宁沈阳11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血压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

李 娜(金山医院,辽宁 沈阳 117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

李 娜
(金山医院,辽宁 沈阳 117000)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接受护理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实施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焦虑抑郁评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血压控制水平、SAS、SDS评分改善情况、依从性、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护理满意度

原发性高血压为临床常见一种心血管疾病,而且极易诱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压水平,但个人的行为习惯以及心理情绪均影响着高血压的控制[1]。因此,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提高控压效果。本次研究中,评价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后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我院从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60±0.8)岁,高血压分级Ⅰ级15例,Ⅱ级18例,Ⅲ级17例,病史为5个月~20年,平均病史为(9.0±2.5)年,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为42~84岁,平均年龄为(63±0.7)岁,高血压分级Ⅰ级17例,Ⅱ级17例,Ⅲ级26例,病史为8个月~22年,平均病史为(10.5±3.8)年。所有入院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水平>90 mm Hg,排除合并心脑肾功能不全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作临床研究。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护理,讲解关于高血压基本知识,发放有关方面的教育学习资料,针对患者个性特点实施心理护理,科学指导患者饮食,一、二级高血压患者应保证获得充足的睡眠时间,禁止体力劳动,观察患者的病情对应处理,定期监测血压水平。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

1.2.1 专人负责管理:挑选专人负责患者的高血压护理管理工作,护患关系相对恒定,做好患者的观察护理,动态监控血压水平,督促患者用药,提出对应的治疗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定期组织高血压知识的讲座,开展交流沟通座谈会。随访中,根据血压水平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减,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1.2.2 建立管理档案:患者入院后,应建立患者的专属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家庭情况、病史、高血压诱因。发放健康咨询卡,患者可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更多关于高血压的知识。

1.2.3 心理护理:在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心理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情绪激动以及心理紧张是诱发高血压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明确患者心理紧张发生的原因,了解患者的具体性格、心理应激源,实施心理疏导,针对性干预引导患者放松身心,保持乐观,提高应激能力,合理排解以及调整负性情绪。

1.2.4 健康教育:采用集中授课,结合个体一对一辅导结合方式实施健康教育。依据患者的综合情况以及病情,考虑到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血压水平等各个因素,改善患者的饮食结构、叮嘱患者戒烟戒酒,控制体质量,提高临床用药治疗依从性。

1.2.5 运动干预: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而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尽量控制体质量,并有人进行监督。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对于防治高血压是很有必要的,但运动应考虑到身体可承受能力,选择几种运动方式结合,缓解疲惫感,同时提高锻炼效果。

1.3 观察指标:干预前后,统计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根据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情绪,统计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用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53±12)mm Hg、(105±7)mm Hg,观察组则分别为(152±11)mm Hg、(104±8)mm Hg,护理后,对照组为(126±8)mm Hg、(91±8)mm Hg,观察组为(113±8)mm Hg、(83±7)mm Hg,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变化:护理前,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为(53.95±10.65)分、(54.15±11.02)分,观察组为(53.70±10.51)分、(53.82±11.60)分,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为(48.95±9.82)分、(50.10±7.85)分,观察组为(38.60±7.85)分、(40.50±7.10)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知晓率以及满意率:对照组50例,依从性29例(58.0%),满意38例(76.0%),观察组60例,依从性58例(96.7%),满意57例(95.0%),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目前我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发生是在一些先天性遗传基因、致病性增压因素、生理性减压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引发的多因素疾病。作为一种需终生用药的慢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能否被有效控制,受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2]。心理紧张、生活环境、心理特征与行为习惯这些对于高血压控制效果均有重要影响,其中负性情绪以及不良生活习惯不利于有效控制血压。为了提高临床疗效,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综合干预已成为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必要的专人负责管理、建立档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干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且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依从性。当前我国高血压存在三高、三低现象,分别为高发生率、高致残率以及高病死率,低治疗率、低知晓率、低控制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严格在医嘱要求下定量用药,合理饮食,并结合适当的运动,提高临床疗效,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4-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多数患者担心疾病不能彻底治愈,有严重的焦虑、抑郁心理,对此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其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护士应重视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真诚关怀患者,努力获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更好与医护人员之间沟通交流;另外,护理中通过实施心理护理可缓解护患矛盾。本次研究中,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高血压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而且观察组护理实施后,控压效果、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率,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小洁,万沁,彭清,等.高血压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代谢及其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5):957-960.

[2] 伊布格勒图.蒙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4(4):3.

[3] 宋亚波.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4):703-704.

[4] 周倩仪,马楷奇,郭意欣,等.天麻钩藤饮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Meta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21(4):206-212.

[5] 李霞.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知信行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5,10(3):102-104.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247-02

猜你喜欢

血压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
家庭医生责任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