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2016-01-29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丁 颖(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1)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丁 颖
(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要】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入院时进行心电图、彩超及生化检查,另取同时期我院体检中心55~75岁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观察两组自身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超敏C反应蛋白应首先作为病变提示,临床应具体结合超声以快速诊断。当诊断明确后超敏C反应蛋白仍可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阻塞、血流中断而导致相应部位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后进行及时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有效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极大改善患者病情,传统实验室化验包括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等指标,但均有其局限性,我院对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纳入标准:入院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急性心前区疼痛,伴或不伴肺部湿啰音、心音心律异常;造影检查可见有明显冠状动脉阻塞现象;心电图有Q波形成或明显ST段变化;心脏超声显示节段性活动异常。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者;近期有明显感染史;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者。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3.5±6.8)岁,局限性心肌梗死前壁15例,前间壁4例,下壁1例;广泛性心肌梗死前壁6例,下壁合并后壁或右心室4例。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0.3±4.4)岁。

1.2 研究方法:仪器选择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试剂由上海申索佑福医学诊断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其乳胶颗粒表面为羊抗人-C反应蛋白抗体,吸光度于570 nm处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试剂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其通过ALP连接抗心肌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与心肌肌钙蛋白I的结合,再与第五4-甲基伞形酮磷酸盐发生应反应,吸光度于450 nm处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采用IFCC推荐法,试剂由上海易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阳性评价标准:肌酸激酶同工酶>24 μg/L、超敏C反应蛋白>3 mg/L、心肌肌钙蛋白I>1.0 μg/L。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选择SAS9.3进行统计处理。两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取α=0.05,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20.9±4.6)μg/L、超敏C反应蛋白(11.5±3.6)mg/L、心肌肌钙蛋白I(5.6±0.7)μg/L;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10.7±2.6)μg/L、超敏C反应蛋白(2.8±1.2)mg/L、心肌肌钙蛋白I(0.4±0.1)μg/L。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超敏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64.29%(18/28)、超敏C反应蛋白89.29%(25/28)、心肌肌钙蛋白I 60.71%(17/28);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3.33%(1/30)、超敏C反应蛋白6.67%(2/30)、心肌肌钙蛋白I 3.33%(1/30)。观察组三指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超敏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在炎症或组织损害时,白细胞介素和肿瘤肿瘤坏死因子等影响因子的增多可诱导肝细胞合成的超敏C反应细胞增多[1],其可在2 h内升高,8~12 h达到高峰,半衰期为24 h,并可维持1周。心肌梗死中粥样斑块是脂质、细胞因子及炎性反应而形成[2]。而该病理变化血常规炎性细胞往往变化较慢。超敏C反应蛋白反应快,可辅助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从而使病情得到及时控制。此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肌梗死后心衰Killip分级呈正相关[3],进一步显示了超敏C反应蛋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本研究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升高,且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二者,在疾病早期诊断中更为敏感。但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特异性较低[4],其在肿瘤、慢性感染中疾病中也会升高,且在肝、肾功能障碍时其值不稳定。故笔者认为有超敏C反应蛋白应首先作为病变提示,临床应具体结合超声以快速诊断。当诊断明确后超敏C反应蛋白仍可作为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王宗泽,常艳敏,张伟,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同型半胱氨酸关系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2): 1596-1597.

[2] 高瑜.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血清MMP-3、MMP14、hs-CRP表达的价值[J].中国老年医学,2013,33(11):2627-2628.

[3] 陈都,包龙,徐峰,等.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对心肌梗死并发急性心衰的预测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14,34(7):600-604.

[4] 刘海莲,温志震,王淑红,等.心肌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3):3258-3259.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050-01

猜你喜欢

超敏C反应蛋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
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