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01-27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肌酶谱心律失常疗效

常 良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常 良

【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0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溶栓、降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肌酶谱。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律失常;黄芪注射液;疗效;心肌酶谱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5846(2015)10-006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stragalus injection treating arrhythmia patients.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河南周口 466600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Huangqi

Chang Liang

Methods 190 cases of severe arrhythm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95 cases.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arrhythmia,thrombolysis,lipid-lowering,anticoagulant,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therapy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astragalus injection therapy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is.Treatment and myocardial enzymes were compared indicators of the patient.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total efficiency,serum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creatine kinase(CK),creatine kinase(CK-MB),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were low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 Based on conventional therapy plus astragalus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improve heart function,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Key words】Arrhythmia;Astragalus injection;Curative effect;Myocardial enzyme spectrum

心律失常是临床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心力衰竭、猝死等。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以溶栓、降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西药综合治疗为主[1]。近年来,临床采用中药制剂黄芪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常规西药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9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2例,女78例,年龄34~72岁,平均(49±6)岁;病程7 d至6年,平均(3.2± 1.0)年。频发室性早搏67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频发房性早搏57例,快速心房颤动26例,窦性心动过速14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冠心病85例,病毒性心肌炎11例,高血压心脏病41例,肺源性心脏病34例,甲状腺亢进并发心律失常1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陆再英和钟南山第7版《内科学》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有心慌、气短等临床症状,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1~2级。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均符合其相关中医证候[3]。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常规治疗,包括溶栓(阿司匹林)、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低分子肝素)等综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2次/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芪注射液20~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5 d。治疗期间通过12导联心电图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每日定时进行心脏听诊,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变化,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心律、心率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是否相符,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时做好心脏除颤准备。疗程结束后抽血检查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变化,包括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采用胶体金法,CK-MB、CK等指标测定在雅培ci16200生化免疫一体机上完成,试剂盒与仪器由深圳康生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 疗效判断标准[4]依据中华医学会及《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标准。显效: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消失或减少>90%,心慌、气短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减少>50%,临床症状大部分缓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心电图检查结果无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61例,有效1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76.8%(73/95);对照组患者显效53例,有效9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65.3%(62/9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肌酶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H、CK、CK-MB、AS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肌酶检测结果比较(U/L,?±s)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屡见不鲜,如心脏导管消融、心脏电复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5],都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命质量。但对于绝大多数心律失常患者而言,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手段。现代药理研究证实[6],黄芪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多糖、苷类、黄酮、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因此黄芪具有抗疲劳、促进机体代谢,利尿、消除肾炎尿蛋白,改善贫血、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有效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张君[7]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研究中发现,加用黄芪

猜你喜欢

心肌酶谱心律失常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测及临床分析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