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016-01-27

关键词:受访者变量因素

李   军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李 军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究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的因素对我国未来开展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显示,特征因素(地区和年龄)、健康因素(目前的健康状况)、生活因素(家庭人口数、儿子数量和居住方式)、经济因素(家庭年收入)和认知因素(年老是否愿意去养老院、是否参加其他保险和是否了解护理保险)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模型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2.005

长期护理保险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很成熟,而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只有几家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护理保险服务,但是价格昂贵,不适宜推广。由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本文研究前提是我国实施的是社会性的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新兴险种,其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对该险种的巨大需求,研究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影响因素显得非常必要。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的影响因素,国内的很多学者的研究不仅局限于某一地区,而且问卷设计过于宏观化。汤文魏(2005)以上海地区的养老院和居民为调查对象,得出长期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家庭观念以及长期护理机构的可及性[1]。孟昶(2007)以苏州、扬州和淮安等地区的居民为调查对象,使用频数分析交叉表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尽管人们对于护理保险认知程度较高,但是购买意愿存在很大从差异性”[2]。张铭(2009)对大连市的部分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健康、经济、社会和观念因素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有显著的影响,但是问卷设计并没有细化这四个因素,研究不够深入[3]。范娟娟(2011)发现受到家庭规模核心化和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影响,老年人对于晚年生活质量的期望程度与参保意愿呈现正相关[4]。戴卫东(2012)通过对安徽、江苏两省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青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因素有:担心老年没人照料、对该保险不了解、担心年老时候会生病、担心未来经济不宽裕和受教育程度等5个因素[5]。申珅(2013)通过对日照市进行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健康、观念和认知因素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参保意愿有显著影响,而信任和经济因素对长期护理保险参保决策有显著影响[6]。但是同样没有对于这几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全国27个省市,并将全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来分析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同时将影响因素分为五类:特征因素、健康因素、生活因素、经济因素、认知因素,并将这五类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细化。

一、数据来源和样本分布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来自于2013年南京财经大学和重庆大学共同组成的“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课题调研组所做的问卷调查。其中60岁及以上和60岁以下的受访群体各占50%,在60岁及以上的受访人群中,50%受访者来自于居家,50%自于养老院或护理院。

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 900份,回收问卷3 625份,回收率为92.95%,有效问卷数2 839份,有效率为78.3%。我们将问卷的调查对象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可以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受访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 404人和1 435人,男女样本比例基本相同。具体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

二、模型构建和变量描述

1.模型构建

本文是将影响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因素和长期护理保险参保意愿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取值分别为0和1。本研究主要考察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意愿,结果只有两类:愿意参保和不愿意参保,将“不愿意参保”定义为Y=0,“愿意参保”定义为Y=1。而问卷中本题分为了四个选项,分别是:很愿意、愿意、不愿意和说不清楚。分别将前两选项定义为“愿意投保”,将后两选项定义为“不愿意投保”。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1)

(2)

其中,Zi=b0+b1X1+b2X2+…+bkXk+εi,b0为常数项表示回归截距,Xi为第i个自变量,这里指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bi表示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k表示自变量的个数,即需求影响因素的个数。也可用(2)式表示,Xi与因变量p呈线性关系。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出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投保意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特征变量描述

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设定为“您是否愿意参加护理保险?”不愿意参加赋值为0,愿意参加赋值为1。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共有2 839个被调查者,其中不愿意投保的有737人,占26.0%;愿意投保的有2 102人,占74.0%。

文章中将解释变量分为了五类,在上述的变量选取中已做了说明,分别是:特征因素、健康因素、生活因素、经济因素和认知因素。解释变量的子变量既赋值如表2所示,并给出了各个子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

表2 影响因素的变量特征描述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样本进行计量分析,对问卷中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做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将所有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引入回归方程中,然后对回归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表3中的Hosmer和Lemeshow检验表可以发现,卡方统计量的最终值为19.827,比临界值要小,其对应的显著性水平Sig.=0.011<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模型比较充分地拟合了数据。

表4是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的回归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十个因素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是有显著性影响的,这些显著因素分别是:地区、年龄、目前的健康状况、家庭人口数、儿子数量、家庭月收入、年老是否愿意去养老机构、是否参加了其他保险和是否了解护理保险。

表3 Hosmer和Lemeshow拟合优度检测表

表4 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在特征因素中,“地区变量”和“年龄变量”分别在1%和10%水平上显著,其中地区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正,说明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意愿更低,可能是由于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居民的经济收入更高,对于未来风险的防御能力更强,而且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更高愿意参加商业性的护理保险,所以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护理保险的参保意愿更低的结果。年龄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负值,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反而下降,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差,认为家庭照料是养老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护理保险的认识程度和保险意识偏低。不显著的变量有:文化水平、婚姻状况和工作状况。

健康因素中,只有受访者“目前的健康状况”在5%的水平下是显著的,并且参数的估计值为负值,说明健康状况越差的受访者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意愿越强,身体状况越差的人对于护理保险的需求也越大,对此周海珍(2012)对于浙江省居民的调查中也证明了长期护理保险市场也存在逆向选择,身体健康不好的人更趋于购买长期护理保险[7]。“受访者是否患有慢性病”和“受访者家人中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于受访者的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没有显著的影响。

在生活因素中,受访者的“家庭的人口数”、“儿子数量”和“居住方式”分别在10%、10%和5%水平上显著,其中家庭人口数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负,说明家庭规模越小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越大,主要是子女越少,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就越少,加大了对护理保险的需求,陈蕾(2012)通过实证发现城镇居民的长期护理保险需求与家庭规模呈负向关系[8]。儿子数量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正,说明儿子数量的增加对护理保险的需求随之增加,当只有一个儿子时,对于老年人的护理负全部的责任,而儿子数量越多,父母更偏向于购买护理保险,避免出现对于老人护理问题的争执。居住方式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负,说明独居或者与配偶同居的老人比与子女同住和在养老机构居住的老人投保意愿更高。然而女儿人数的变量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意愿是不显著的,可能是和中国人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有关,老年人的护理主要是由儿子来承担。

在经济因素中,受访者的“家庭年收入”是在5%水平上是显著的,而受访者的“个人月收入”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没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家庭年收入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为正值,说明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对于护理保险的需求增加。个人月收入没有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产生显著影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家庭整体观念较强,相比如个人月收入,家庭的年收入更能反映一个家庭的经济收支状况,而且经济能力更强的家庭,也愿意和能够去购买长期护理保险。

在认知因素中,“年老是否愿意去养老机构”、“是否参加了其他保险”和“是否了解长期护理保险”这三个变量分别在1%、5%和1%水平上显著,且三个变量的参数估计值都为负值。说明如果有养老院或敬老院等机构,受访者还是偏向于养老机构接受养老和护理。参加了其他类型的保险的受访者对于护理保险的参保意愿要强于没有参加过任何保险的受访者,首先是由于参加了其他类型保险的受访者的保险意识比没有参加过保险的受访者更强,其次是参加过其他类型保险的受访者也从侧面反应这部分人群的经济实力更强,更愿意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来降低未来的养老风险。对于护理保险越了解的受访者,其投保意愿相比较而言就更加强烈,说明了解护理保险的受访者明白护理保险对于老年时候面对失能能够起到很好的化解和转移风险作用。然而,关于最合适的护理地点的变量对于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是没有显著性影响的,主要是护理保险中有家庭和机构护理,受访者认为具体的护理地点对于他们对护理保险的需求是没有影响的。

本研究发现,受访者的特征因素(地区和年龄)、健康因素(目前的健康状况)、生活因素(家庭人口数、儿子数量和居住方式)、经济因素(家庭年收入)和认知因素(年老是否愿意去养老院、是否参加了其他保险和是否了解护理保险)是影响受访者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

四、政策建议

首先,加大护理保险宣传力度。由于我国“家庭养老”和“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老年人在护理院养老被看作是子女不孝的表现,而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老年人在护理院可以接受更加专业的护理。本文的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仅2.9%了解护理保险,可见我国民众对于护理保险的认识不够,未来必须加大护理保险的宣传力度。

其次,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长期护理保险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护理保险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出台国家层面的长期护理法规,规范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责任分担、参保对象、给付标准、费率、运行和监督机制等。

再次,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我国目前的长期护理服务呈现出明显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必须加快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建设以居家护理和社区为依托,以机构护理为补充的多样化护理类型,强化对医疗护理服务人员的培养,建设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汤文巍.上海市老年长期护理保险(LTCI)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2]孟昶.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实证分析——以苏州扬州淮安为例[D].北京:北京大学,2007.

[3]张铭.老年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4]范娟娟.OECD国家长期护理服务需求引致因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保险,2011(9):53-55.

[5]戴卫东.青年人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皖两省调查的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5):353-355.

[6]申珅.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D].沈阳:辽宁大学,2013.

[7]周海珍.老年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分析——基于浙江居民的调查[J].上海保险,2012(12):11-15.

[8]陈蕾.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责任编校:汪沛

收稿日期:2014-12-02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2-0019-05

作者简介:李军,男,安徽庐江人,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GL086)。

猜你喜欢

受访者变量因素
今天,你休闲了吗?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抓住不变量解题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