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6-01-26杨淑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手术室研究组满意度

杨淑革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杨淑革

目的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20例手术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 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室期间的心理状况、舒适度及满意度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术后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 可以有效的缓解手术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增加患者安全舒适感, 提高护理满意度, 促进患者更好的进行手术配合, 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

舒适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

手术是当前社会对很多重大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压力很大, 消极抵触的状态很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与后期的治疗。舒适护理是现阶段护理界广泛实施和研究的护理模式, 是为了帮助患者减少或缩短不愉快的程度, 使患者能够全方位的保持优良的状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方法[1]。本院手术室近年来采取舒适护理模式, 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手术室2014年7月~2015年7月进行手术的220例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其中男132例, 女88例, 年龄20~76岁, 平均年龄(45.8±10.1)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10例。手术类型:54例骨科手术, 36例脑外科手术, 32例胸外科手术, 40例妇产科手术, 58例普外科手术。麻醉方法:全身麻醉82例, 硬膜外麻醉102例, 局部麻醉3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 遵医嘱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药物使用等, 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 进行各项护理治疗措施。

1.2.2研究组采取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 具体包括:①术前访视。多数患者为第一次接受手术治疗, 对手术过程及所处环境产生恐惧心理, 对疾病的预后紧张焦虑, 常规的护理模式忽视了患者的术前信息, 容易使患者感觉冷漠, 缺少人文关怀。术前的访视工作是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家庭情况、个人对手术要求等方面的重要时期, 巡回护士通过与患者进行术前访视,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采用合适易于理解的方式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内容等情况, 减轻患者的顾虑,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使患者对手术的意义、目的、手术的过程、麻醉方式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简单的了解,使患者能够更加理解与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需求, 帮助患者减轻思想负担, 建立治疗信心。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与要求,耐心解答, 促进患者的心理舒适感, 建立护患间的信任。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需求, 保持患者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感。护理人员要热情对待每例进入手术室的患者, 及时对患者的恐惧、孤独、焦虑等情绪进行疏导, 给予关心和人性关怀,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不要过度暴露患者的身体, 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和安全, 保持心情的平静, 在手术过程中对于清醒患者要保持沟通, 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满足患者的需求, 调整环境温度及湿度, 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在50%~60%,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声光刺激。指导患者根据医生的手术需要及时变换体位, 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由于手术室温度一般较低, 手术结束后用温水帮助患者清洁污染部位, 盖好被子, 做好保暖, 并根据麻醉方式, 指导患者正确卧位,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给予合适的止疼措施。用真诚亲切的话语与患者交谈, 让患者了解手术已顺利结束, 并对患者讲解相关饮食指导和术后注意事项。同麻醉师一起将患者送回病房, 在搬动时注意切口和各种管道, 防止牵拉或脱出。手术结束后第2天要进行术后访视, 对患者术后的基本情况进行大致了解,了解患者饮食及活动锻炼。

1.3评价标准 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 采用SAS进行评判,分值越高, 焦虑程度越高。通过手术室自制满意度问卷, 调查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相关情况的满意度。对术中满意度进行统计, 按患者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心理状况SAS术前平均评分为(55.2±6.8)分, 术后(34.3±6.1)分;对照组患者SAS术前平均评分为(56.1±6.3)分, 术后(48.5±7.6)分, 研究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42例, 满意63例, 不满意5例, 满意度为95.5%, 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3例, 满意51例, 不满意26例, 满意度为76.4%,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完备的设施, 良好的护理服务,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 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护理工作更加注重人性化护理体验, “以人为本”, 开展整体化、规范化的护理流程[2]。在20世纪90年代,“舒适护理理论”出现, 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 舒适护理所采用的细致整体的护理, 可以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 舒缓患者的身心, 降低患者的不愉快程度, 改善了传统护理模式中程序化的冷漠机械的护理方法, 要求护理人员在精神上能够与患者保持沟通, 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 改变精神状态, 增加治疗信心, 减少住院时间, 促进疾病的恢复。

为减轻患者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手术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3]。本次通过对本院手术室2014年7月~2015年7月进行手术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实施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患者, 通过术前访视, 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 使患者从心理层面认同各项护理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在心理状况、手术的配合程度、术后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手术室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 缓解焦虑紧张感, 增加安全舒适感,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促进患者更好的进行手术配合, 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

[1]黄玉珊.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3):71-72.

[2]刘锐, 石秀杰, 宋艳, 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1):2000-2001.

[3]齐彦慧, 周甜.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吉林医学, 2014, 35(35):79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194

2015-10-09]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手术室研究组满意度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