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表达和意义

2016-01-26王春延胡元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3期
关键词:腹水肌层冲洗

王春延 胡元晶

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的表达和意义

王春延 胡元晶

目的检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P5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PSC)中的表达, 分析二者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UPSC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对40例手术治疗的UPSC患者、30例非UPSC类子宫内膜癌(EC)患者以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NE)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er2和P53的表达。分析Her2和P53的表达与UPS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er2及P53在UPSC患者中表达显著高于EC及NE中(P<0.05),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在多、单因素的生存分析过程中, UPSC患者腹腔冲洗液/腹水中是否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存在, 是总生存期(OS)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而脉管浸润和大网膜转移是影响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Her2与P53在UPSC均有表达, 二者呈正相关性。

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53;免疫组化;生存分析

UPSC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较低的发病率, 发病早期会出现脉管侵犯以及深肌层侵犯。目前, 临床上UPSC预后的公认判断指标为P53。最近, 有相关研究表明, Her2过表达是UPSC中的常见事件。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二者在UPSC中的表达, 分析其相关性。为UPSC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定提供借鉴,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2004年6月~2012年12月因EC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在手术后有40例患者的病理显示为UPSC, 患者年龄37~76岁, 平均年龄59岁;依照2009年FIGO的分期标准对40例患者进行分期, 其中22例患者为Ⅰ~Ⅱ期, 18例患者为Ⅲ~Ⅳ期;选取与UPSC同期进行手术治疗并且年龄相仿的EC患者30例, 年龄38~71岁, 平均年龄54岁;其中29例患者的分期为Ⅰ~Ⅱ期, 只有1例患者分期为Ⅲ~Ⅳ期;选择因子宫肌瘤而进行子宫全切手术的术后病理为NE的标本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任何治疗。

1.2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Her2和P53的表达。常规切片、脱蜡、修复, 加一抗, 孵育, 加二抗, 孵育, 显色等。TBS作为阴性对照。结果判定:Her2阳性判断标准参考文献[1]。P53阳性判断标准[2,3]:在双盲前提下, 随机选取5个技术细胞为200个的高倍视野, 使用半定量计分法进行判断。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使用Spearman来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 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Her2在NE、EC以及UPSC中的表达 细胞膜存在阳性颗粒是Her2的阳性标志, 以Her2的阳性判断作为本次研究评分的标准, NE、EC以及UPSC中的表达比较(0、23.3%、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E、EC以及UPSC中两两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P53在UPSC、EC及NE中的表达 细胞膜存在阳性颗粒是P53的阳性标志, P53在NE、EC以及UPSC中的表达比较(0.33%、7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PSC中的P53分别和NE以及EC中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中的P53表达低于EC中,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P53、Her2在UPSC中的阳性表达 UPSC中Her2的阳性表达率为50.0%, P53在UPSC阳性表达率为72.5%,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4, P=0.013<0.05)。通过Spearman分析得到, 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392, P=0.012 <0.05)。

2.4随访及生存分析 对本次研究的全部UPSC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起于手术当天, 截止日期为2013年3月。以不可和可测病灶的变化来作为肿瘤进展的依据。随访3~105个月, 平均随访21.65个月, 存活38例, 7例复发, 死亡2例,随访率100%。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DFS及OS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表明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是影响患者OS的显著因素(χ2=18, P=0<0.05);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大网膜转移以及脉管浸润是影响DFS的显著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使用变量筛选法进行筛选, 筛选结果显示, 腹水/腹腔冲洗液中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细胞和预后有关(P<0.05)。

3 讨论

3.1P53与UPSC的关系 国外Kovalev等[4]的研究表明, P53突变在UPSC中有很高检测率, 与预后差相关。本研究72.5%患者P53蛋白过表达, P53在Ⅰ~Ⅱ期中阳性表达率72.7%, 高于Ⅲ~Ⅳ期;P53过表达率在浸润≥1/2肌层高于<1/2肌层;与以上文献结果一致, 推断P53可作为判断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3.2Her2与UPSC的关系 Her2基因扩增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Meric-Bernstam等[5]研究发现, UPSC患者62%存在Her2蛋白高表达。本研究发现:50.0%患者可检测到Her2蛋白的过表达, 且肌层、脉管受到Her2浸润的深度≥1/2, 大网膜转移以及肌层转移组当中, Her2的表达率要比其相对组的高。可以推断Her2可作为判断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3.3UPSC中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与生存预后 UPSC为特殊类型EC, 在散播方法、生物学行为以及形态特征等方面, 和卵巢浆液性腺癌有着非常高的相似性, 癌细胞具有非常强的侵袭性和分化性, 经常浸润到血管或淋巴管以及肌层中, 也极易发生脊柱转移。约50%的患者在Ⅰ期手术时, 已经散播到盆腹腔中[6]。需要特别注意的是:EC的预后和腹腔冲洗液、腹水中是否有恶性肿瘤细胞存在有关, 还尚未明确, 可能当作预后的影响因素而在新分期中被取消。经本次研究发现:不管是多因素分析还是单因素分析, 都显示患者腹腔冲洗液以及腹腔中是否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存在是UPS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这可能与该疾病的生物行为有关;如果患者的腹腔冲洗液/腹水中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存在, 患者就极有可能出现癌细胞远植。因此, 作者认为UPSC的预后与腹腔冲洗液、腹水是否有恶性肿瘤细胞的存在呈相关性, 但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1]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09版) 编写组.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09版)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9, 38(12):836-840.

[2]许良中, 杨文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中国癌症杂志, 1996, 6(4):229-271.

[3]Eisenhauer EA, Therasse P, Bogaerts J, et al.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revised RECIST guideline (version 1.1).Eur J Cancer, 2009, 45(2):228-247.

[4]Kovalev S, Marchenko ND, Gugliotta BG, et al.Loss of P53 funtion in 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Human Pathol, 1998, 29(6):613-619.

[5]Meric-Bernstam F, Hung MC.Advances in targeting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signaling for cancer therapy.Clin Cancer Res, 2006, 12(21):6326-6330.

[6]曹泽毅, 彭芝兰.中华妇产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120-21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3.012

2015-09-28]

473000 南阳市中心医院产二科(王春延);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瘤科(胡元晶)

胡元晶

猜你喜欢

腹水肌层冲洗
核电站核岛管路冲洗方式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鼻腔需要冲洗吗?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一种阴道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