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健康护理分析

2016-01-25刘秋平胡泳琴

吉林医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分析

刘秋平,胡泳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医院,江西 南昌 330030)

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健康护理分析

刘秋平,胡泳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江西省总队医院,江西南昌330030)

[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健康护理分析。方法:将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健康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康复速度、心理状态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综合健康护理能够促进治疗效果发挥,加速患者的康复,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健康护理;效果分析

[收稿日期:2015-01-12编校:李晓飞]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使全身关节发生病变,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会导致关节畸形,甚至影响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为了提高本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加强治疗干预外,健康护理也十分重要[1]。良好的护理能够显著减缓疾病进展,减少致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本研究采用健康护理针对3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常规护理模式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风湿科治疗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43~82岁,平均(59.4±3.8)岁,病程2个月~7年不等;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39~79岁,平均(57.7±4.1)岁,病程1个月~8年不等;所有患者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经血沉检查及X线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晨僵、功能性障碍等,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等全身症状;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严重程度、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健康护理方法:①基础护理: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做好住院指导,营造良好的住院氛围;介绍疾病的一般知识,使患者对本病有充分的了解;进行用药指导,严格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安全状态,注意用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监测生命体征,调整药物剂量。②心理护理:本病反复发作、病程长、治疗过程长,且较难治愈,患者一旦得了本病心理负担较重,会对治疗产生怀疑或消极的态度,自信心日渐丧失,护理人员应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加强沟通交流,抚慰患者情绪,告知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治疗的开展以及疾病的控制,努力增强其自信心,增进患护见的互信,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治疗,使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2]。③饮食护理:由于长期服用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会出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再加上糖皮质激素的大量使用会直接造成患者免疫力下降,故饮食护理非常重要。饮食应遵循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易消化,低糖低盐的原则,注重营养搭配,并可根据患者的口味来制定食谱,以提高食欲。④急性期护理:此时患者关节严重疼痛,应绝对卧床休息,且枕头不可过高,每天俯卧2~3次,每次15 min,可防止髋、膝关节屈曲挛缩;待疼痛有所缓解后,可适当进行床上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运动时幅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损伤;运动完毕辅以局部按摩,让患者全身放松,重点按摩病变关节周围软组织,注意预防肌肉痉挛[3]。⑤稳定期护理:训练患者关节活动度,可以进行牵引或者辅助运动,并适当增加肌肉训练,逐步增加阻力,每日1次为宜;为了保证锻炼的良好展开,在进行具体的运动之前可以在局部关节位置采用热敷或是红外线照射等方法,来有效提高患者关节处的伸展能力。进行基本生活训练,包括穿衣、进食、洗澡等,尽量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本病的康复需要强大的毅力及行动力,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鼓励,规范训练方法[4]。⑥出院指导:制定出院后续训练计划,并随访患者完成情况,并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用药规范等,叮嘱患者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休息和治疗性锻炼两者兼顾,功能锻炼重点放在手指、腕、膝、踝关节、应作为预防疾病的护理重点,定时门诊复查,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5]。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包括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康复速度、心理状态、康复训练等,每项满分10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观察组3516125294.29①对照组3512107682.86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见表2。

组别例数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康复速度心理状态康复训练观察组359.2±0.88.9±1.29.4±0.99.2±1.1①对照组357.8±1.17.1±1.47.6±1.37.4±1.5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困难,这些因素造成患者心理压力极大,负面情绪较多,并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得患者治疗配合度降低,心理状态严重不良,对治疗效果的发挥及预后均产生不利影响。临床实践证明,通过综合的健康护理,能够从生理、心理、饮食、训练等各方面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减少其在治疗过程中面对的心理压力及身体痛苦,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自信心的重建及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综合的健康护理行之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4

[1]金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55.

[2]沈洁.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研究[J].工企医刊,2014,(5):1059.

[3]丁明欣,高桂香.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88.

[4]李俊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期护理及健康指导[J].吉林医学,2010,31(28):5026.

[5]高志杰.24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7,28(16):1785.

猜你喜欢

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分析
双藤痹痛凝胶对CIA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研究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评价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