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关节骨折的应用

2016-01-25赵庆成

吉林医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关节骨折

赵庆成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医院影像科,江苏 无锡 214028)

64排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关节骨折的应用

赵庆成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医院影像科,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关节骨折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及64排螺旋CT扫描,CT扫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MPR重建,比较X线平片、CT横断位及MPR三种图像评价方法对关节骨折征像的显示能力。结果:三种影像学评价方法中,MPR对关节骨折各种征象的显示均优于X线平片及CT横断位。结论: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成像为关节骨折的诊断提供了有用信息,是关节骨折的最佳检查技术之一。

[关键词]关节;骨折;计算机体层成像(MPR)

[收稿日期:2015-01-26编校:郑英善]

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致伤的患者越来越多,骨折的类型也越来越复杂,及时准确地对骨折部位、累及范围、骨折类型及骨折的移位程度做出诊断,才能为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多层螺旋CT能对关节损伤部位进行容积扫描和多平面重组,从而对该部位进行细节观察和显示 ,提高对关节骨折的显示能力[1]。笔者收集了关节骨折30例,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其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5~55岁,平均34岁。

1.2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同时接受X线检查和CT检查,其中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为:DFOV 37.2 cm,矩阵512×512,准直0.6 mm,管电压120~140 kV,管电流130~200 mA。扫描结束后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重组(层厚0.625 mm),在AW4.6工作站进行MPR后处理。

1.3图像分析:由6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按2人一组分别对一种图像(X线平片、CT横断位、MPR)进行分析,每个医师均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由组内讨论取得一致。

2结果

2.1骨折类型:30例中,膝关节骨折16例,髋关节骨折7例,踝关节骨折4例,肘关节骨折3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3例。

2.2影像学表现

2.2.1三种影像学评价方法对骨折线累及关节面诊断:30例中,有22例骨折线累积关节面,13例X线平片与CT横断位显示相符,9例CT横断位显示阳性,X线平片显示阴性,而MPR则30例骨折全部显示,且对细微骨折的直观显示MPR明显优于于X线平片(图1~4所示)。

图1、2 DR正侧位片膝关节未见明显骨折图3 CT横断位示髌骨可疑透光线图4 髌骨冠状位MPR直观显示髌骨骨折

表1三种影像学评价方法对骨折征象显示能力对比[例(%)]

骨关节创伤征象总数X线平片CT横断位MPR骨折线3022(73)27(90)30(100)关节腔积液156(40)15(100)15(100)细微骨折112(17)11(100)11(100)创伤合并异物73(43)7(100)7(100)骨折线累及关节面2213(60)19(88)22(100)骨折错位88(100)6(75)8(100)关节脱位55(100)3(80)5(100)

2.2.2三种影像学评价方法对骨折征像显示能力对比:对三种影像学评价方法对骨折征像(包括骨折线、软组织损伤、关节腔积液、细微骨折、创伤合并异物、骨折线累及关节面、骨折错位、关节脱位)的显示能力进行比较。见表1。

3讨论

四肢长骨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组织结构相对简单,X线平片在诊断骨创伤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应用价值,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累及范围、骨折的类型及移位程度。然而,关节组织重叠较多,X线平片是复合投影,所以容易遗漏关节这些复杂部位和重叠部位的骨折和脱位,也不能显示骨折的细节改变,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再者,X线平片还易受到投照角度的影响。本组30例,X线对骨折范围的显示、骨折线累及关节面及细微骨折的显示均弱于CT横断位和MPR,其中4例平片仅显示关节囊肿胀,未见骨折线。

CT扫描能避免周围结构的重叠,局部解剖及空间关系显示清晰;其次,CT能更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尤其对骨折线累及关节面的情况及细微骨折敏感。通过测定CT值及窗宽、窗位的调节,对软组织情况及骨折的一些并发症能够及时诊断。可见,CT在关节骨折诊断方面比X线平片存在明显优势。但CT横断位图像上对平行于扫描方向的骨折线、骨折错位和关节脱位不易显示,且CT横断位图像空间分辨率较低[2],未能对关节骨折的形态学变化产生整体印象。本组病例中,CT横断位显示了关节骨折的大部分征像。

MPR是在容积扫描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定曲面的所有像素的CT值,再以二维图像的形式显示出来[3]。MPR通过结合冠状面、矢状面、任意斜面图像及MPR三维重建图像多方位观察,可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骨折线的走向和移位情况等[4],从而弥补常规CT图像的缺陷,对关节骨折产生整体印象。本组全部病例的MPR图像均较X线平片及CT横断位更全面地展示了关节骨折的部位、范围及移位情况。

由此可见,64排螺旋CT检查手段先进,MPR成像为关节骨折的诊断提供了有效方法,可多方位、立体、直观地显示关节骨折的部位、走行、移位、周围复合型骨折范围及关系,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4

[1]郑雷,刘禄明,都基权,等.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和容积再现对肘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80.

[2]丁建平,李石玲.骨与关节损伤影像诊断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

[3]Flohr T G,Schaller S,Stierstorfer K,et al.Multi-detector row CT systems and image-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J]. Radiology,2005,235(3):756.

[4]杨邦明,郑列祥,杨军,等. 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11):78.

猜你喜欢

关节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在骨折的日子里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距后三角骨误诊为距骨后突骨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