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目录学成就

2016-01-22张美莉

山花 2015年16期
关键词:目录学四库总目

张美莉

结合胡玉缙的生平,详细地探讨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编纂内容,从考证详实、辑录他人对图书的辨讹、纠缪以及考证情况、后附有按语、辑录资料多方辨证、按《提要》的原来次序、分别辑录进而汇为一编等方面完善目录学体系,对今天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仍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胡玉缙生平

胡玉缙(1858—1940年),字绥之,元和(今苏州)人,近代著名目录学家、经学家、校勘学家。胡玉缙19岁时,曾补县学生员,肄业正谊书院。而后调入江苏学政黄体芳所建江阴南菁书院,治经义兼词章。光绪十四年(1888年),江苏布政使黄彭年创办学古堂,聘任清代诗人、学者雷浚为学长,同时聘胡玉缙与近代藏书家、校勘学家章钰为斋长。光绪十七年(1891年),考取江南乡试举人。第二年,进入福建学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担任兴化教谕。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试经济特科,被高分录取,出任湖北知县,兼为总督张之洞幕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奉两湖两江会派往日本学习,重点考察政学情况,及时撰写《甲辰东游日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学部以治经有法、深明教育,调补他为主事,提升为员外郎。光绪三十四年(1908),礼学馆重修“通礼”,聘任他为纂修。宣统二年(1910年),胡玉缙应京师大学堂聘,讲授《周礼》,著《周礼学》。

辛亥革命之后,胡玉缙主事历史博物馆,担任中国近代第一个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主任、处长,大量接收太学器皿等文物。然后他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又聘为高等师范学校教授。第二次东渡日本,发奋学习,孜孜不倦地著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迈的胡玉缙痛心国事,已然离开生活近四十年的北京回归家乡,定居吴县光福镇虎山桥。他闭门谢客,俯事著书。至1940年7月14日疾卒,享年82岁。胡玉缙去世时,二书稿未出版,遗稿由王欣夫整理成书,于1964年由北京中华书局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以及《补遗》《四库未收书目补正》合辑出版,名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胡玉缙一生致力经学,凡汉唐注疏、诸子百家、以及文字、训诂诸书,诵习极熟,讲贯极精。每说一义,考一事,旁通博证。说经之文,以涉及《三礼》《毛诗》者,为最多最精[1]。藏书甚富,章钰、杨树达均为其《雪夜校书图》题诗。家藏有李文田的抄本《元史地名考》5卷。其藏书之名,与叶昌炽、王颂蔚齐名[2]。著作有《说文旧音补注并补遗》《读说文段注记》《释名补疏》《独断疏证》《新序注》《说苑注》《论衡注》《四库全书提要补正》《四库未收书目提要补正》《四库未收书目续编》《许庼经籍题跋〈古今图书集成〉书后》《群书答问》《金石萃编补正》《许庼学林》,共14种,计120多卷。

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胡玉缙的目录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中,专门针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补正[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60卷,在部类设置上,完全承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设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下设10类;史部设15类;子部设14类;集部设5类[4]。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便于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进行逐类补正。其中,经部补正图书366种,5857卷;史部补正图书749种,13584卷;子部补正图书532种,34067卷;集部补正图书741种,16554卷,共计补正图书2388种,70062卷。

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的目录学成就

从目录学角度考察,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有一定价值:胡玉缙精于经学、目录学,文集中对诸经的考订、申义、书籍碑版的前序后跋甚多。

1.图书考证精审

胡玉缙针对某一问题,总是考证精审,考证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生平简历、图书编撰体例形式、图书版本源流、校勘与考据情况等,如在史部载记类[5]。《蜀梼杌》二卷下叙述:“宋唐英撰。唐英字次功,自号黄松子,蜀州新津人。丞相商英之兄。熙宁中官至殿中侍御史,事迹附载《宋史·张商英传》。其书本《前蜀开国记》《后蜀实录》,仿荀悦《汉纪》体,编年排次。於王建、孟知祥据蜀事迹,颇为详备。欧阳修《二蜀世家》删削太略,得此可补其所遗。今世官署戒石所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四语,自宋代以黄庭坚书颁行州县者,实摘录孟昶广政四年所制官箴中语。其文全载於此书,凡此之类皆足以资考证。唐英尝撰《嘉祐名臣传》及此书,今《名臣传》已佚,惟此书存。然考楼钥《攻媿集》引《外史梼杌》,王建四年书张琳始末,有大顺初憘实为黔南节度使,辟为判官一条。今本无之,则亦非完帙矣。”[6]

2.辑录他人对图书的辨讹、纠缪以及考证情况

胡玉缙在补正过程中,首先罗列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错误的地方,对症下药,依次辑录他人有关的序跋、纠谬资料一一认真考辨。有时,结合某一问题的不妥之处,可以辑录相关的资料达数条,并逐一审核、论证。例如对《易林疑说》的考辨,胡玉缙先列出《四库提要》原文:“《明史艺文志》作十卷,今此本止三册,不分卷数,疑就其初成稿本传写者也。”接着引用清著名藏书家、学者吴焯编纂的《绣谷亭薰习录》辨之:“为说三十六条,河洛先、后天八卦图六,末附《易经蒙筌》小引云云,是编上下二卷,《经义考》作十卷,误。”最后案:“此当别一本。”又如,对于《南史》80卷,先列出《四库提要》原文,然后引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李慈铭《桃华圣解庵日记》、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陆心源《仪顾堂题跋》、赵翼《廿二史札记》等书内容,对此问题进行考辨,中间以按语表明自己的观点。

3.后附有胡玉缙本人的按语

胡玉缙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根据考证、辑录的材料情况,经常以按语的形式,征引广博,详实、清晰地抒发自己的看法。例如《四库提要》卷一百十九“《拾遗录》一卷”条下曰:“上方杨慎则不足,下较焦竑则胜之多矣。”胡氏案:“是书全袭王应麟《困学纪闻》,不解《提要》何以竟未检及?”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该书的内容。胡玉缙辑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原文云:“宋人称延寿之书,删繁补缺,为近世佳史,顾炎武《日知录》又摘其李安民诸传一事两见,为记载之疏。”接着辑录各家之文进行辨证。 正如《十七史商榷》五十三云:“延寿只是落想佳,因南北八代,合有鸠聚钞撮之功,而延寿适承其乏,人情乐简,故得传世。其书疵病百出,不可胜言,《新唐书》云‘颇有条理',愚则谓其甚少条理。又云‘删录釀辞',愚则谓其删落处不当而欠妥者十之七八,若云过本书远甚,则大谬不然。”又云:“《南》《北史》增改无多,而其所以自表异者则有两法,一日删削,二日迁移。夫合八史以成二史,不患其不备,惟患其太繁,故延寿一意删削,每立一传,不论其事之有无关系,应存应去,总之极力刊除,使所存无几以见其功。然删削虽多,仍其位置,则面目犹未换也,于是大加迁移,分合颠倒,割截搭配,使之尽易其故处,观者耳目一新,以此显其更革之验,试一一核实而考之,删削迁移皆不当,功安在乎?又五十九卷历举其以各家为限断,不以各代为限断之失,文繁不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虽考据甚疏,其法不可废也。”玉缙案:此说与王相反,当以王为正。瞿《目录》有元刊本云:“大德丙午年刊本,间有嘉靖元年修板,终有胜于他本处。如谢濸传:‘濸尝与刘悛饮,悛日:谢庄儿不可云不能饮。濸日:苟得其人,自可流湎千日。悛甚惭。'”玉缙按:悛为刘动子,流湎音与刘勔同,濸以悛斥其父名,故引张景阳《七命》之文以报之,是以悛惭。又《王俭传》:“异明二年,为长兼侍中。长兼者,未正授之称,晋时多有此职,如王绩、刘隗俱为长兼侍中,孔愉为为长兼中书令是也。汲古本长下衍一史字,岂知长史必系本府名,如司马长史、太尉长史、辅国长史之类,并无单称长史者,其为校书人妄增可知云云,余不俱录。”陆氏《仪顾堂题跋》云:“长兼者,犹唐之检校,宋之权判,本朝协议署理也。”赵翼《廿二史札记》十云:“一人立传,而子孙、兄弟、宗族,不论有官无官、有事无事者一概附入,竟似代人作家谱,则自魏收始。收谓中原丧乱,谱牒遗逸,是以具书支派,然当时杨愔、陆操等已谓其过于繁碎,乃《南》《北史》仿之而更有甚者。《魏书》一传十人,尚只是元魏一朝之入,《南》《北史》则并其子孙之仕于列朝者俱附此一人之后,遂使一传之中,南朝则有仕于宋者,又有仕于齐、梁及陈者,北朝则有仕于魏者,又有仕于齐、周、隋者。每阅一传,即当检阅数朝之事,转觉眉目不清。且史虽分南北,而南北又分各朝,今既以子孙附祖父,则魏史内又有齐、周、隋之人,成何魏史乎?宋史内又有齐、梁、陈之人,成何宋史乎?又如褚渊、王俭为萧齐开国文臣之首,而渊附于宋代褚裕之传内,俭附于宋代王昙首传内,遂觉萧齐少此二人,刘宋又多此二人,此究竟作史者之弄巧成拙,其后宋子京修书,反奉以为成例而踵行之,其意以为简括,而不知究非史法也。”[7]可见,胡玉缙并不同意《南史》“为近世佳史”的说法,多方辑引数家之言对其进行反驳。

4.辑录资料多方辨证,以正视听

在《四库未收书目补正》中,同样先列出阮元书中需要辨证之处,然后再辑录有关资料进行考辨,例如,对严氏《明理论三卷后集一卷》的辨证,胡玉缙先辑录阮元原文:“宋严器之撰。诸家著录,惟见于《读书敏求记》。”后援引资料进行辨证:“陆氏《仪顾堂集》有《研经室外集书后》云:‘《研经室外集》谬戾甚多,而以严氏《明理论提要》为尤谬。'考《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撰,前有壬戌八月锦屏山严器之序,及开禧改元五月甲子历阳张孝忠刊板序,明万历中吴勉学刊入《医统正脉》。《宋史艺文志》因首有严序误为器之作,脱脱之疏,原无足怪,阮氏据无序、无名之本,袭《宋史》之谬,属之器之,诧为秘册,冒昧进呈,岂知《四库》医家类中早著于录乎?夫《明理论》,非僻书也,吴刊,非罕见也,阮氏尚不能辨其伪,他所著录,可尽信乎?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属于目录辨证类的著作,在对有关书目进行辨证时,辑录大量的原书序跋和相关资料来进行辨讹和考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辑录体目录在目录辨证类方面的代表性作品。

结 语

综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向以精于考证著称,然武断、疏漏、舛误之处仍很多,但因为它是官书,在清代几乎无人敢加以批评纠正[8]。但是,胡玉缙将有关订正《四库提要》的材料,通过辑录、考辨、补缺等订正方式,编写成一部完整的专著,使考辨的内容愈加充实,即胡玉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其中,本着科学的精神,对于个别图书存疑的地方,坚持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对后世影响深远。

[1]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吴县历史名人[M].吴县:江苏吴县文艺印刷厂印制,1990:185.

[2]李玉安,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M].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738.

[3]曹金发.辑录体目录史论[M].合肥:黄山书社,2012:197.

[4]郭懋.胡玉缙在研究《四库提要》方面的成就[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4(4):23-25.

[5]申畅.中国目录学家传略[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206.

[6]廖勇.论《四库全书总目·正史类》考据学[D].兰州:兰州大学,2011:45.

[7]胡玉缙撰,王欣夫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64:70,360,1714.

[8]洪湛侯.中国文献学要籍解题[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20.

猜你喜欢

目录学四库总目
呼唤21世纪的新目录学——柯平教授访谈录
总目次
《皇帝的四库——乾隆朝晚期的学者和国家》简介
四库学研究专辑
2014年第1—6期总目次
合刊抄本 共传四库——记张元济与张宗祥
《孟子》在我国目录学中的地位变迁及原因
对目录学20多年来的探索与追求——评柯平教授的《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