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建设与开发

2016-01-22金余囡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3期

金余囡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部体育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建设与开发

金余囡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部体育教研室,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认知、技能、体能和职业素养四个项目课程模块的应知应会目标、能力标准、鉴定与评价标准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所采取的“专企融合”的体育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认为“专企融合”的体育课程是行之有效的,建议:①针对不同专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②体育课程的开发要注重融合与创新;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专企融合;服装设计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是达利女装学院的重点专业,也是杭州市重点扶持专业(学科),是浙江省示范建设专业之一。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服装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服装终端卖场销售与管理能力、个人形象设计的能力,能从事企业服装营销督导、终端管理、服装演出与策划等活动的高技能型人才。它所培养学生的就业岗位有终端店长、品牌督导、陈列师、个人形象设计师和表演模特。

根据该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其职业特征,在就业岗位中形象气质型态在工作中占重要地位。这类工作目的在于能够展示公司形象,促进交流和沟通。基于此该专业职业体能培养目标是把职业教育与形体训练相结合,既注重外在美的训练,又注重美的鉴赏力、美的情操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程理念上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学以致用,以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主。通过职业实用课程的教学,构建形体技能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结合的平台,充分展示形体训练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形体训练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主动服务、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使形体训练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1“专企融合”模式的相关概念

1.1校企共同体

通常的校企之间的合作是双方基于其各自利益在某方面达成一致,这种合作由于是各自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往往不稳定与高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校企共同体应当以共同利益为基础,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前提, 以文化共融为切入,以师资共建为核心, 以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 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 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校企共同体摒弃了简单校企合作的弊端,将企业和学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学校的利益也就是企业的利益,企业的利益也被学校所重视,这样学校和企业真正成为了一体。

1.2“专企融合”模式定义

“专企融合”是在校企共同体成立的前提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与实际的特点提出的模式,具体指学校和行业主流企业成立“三级学院”,成立的“三级学院”实际是一个校企共同体的角色。每一个“三级学院”都要有相对应的委员会。这种模式更彰显了学校专业自身的特色,使得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相比于其他学生更加适合企业的生存环境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在学校内就可以进行真实的企业实习项目学习和培训,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被无限缩小,学校和企业为了共同培养学生,及时反馈与改进培养方案。

1.3“ 专企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

“专企融合”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是校企共同体理论。“专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级学院是校企共同体的一个继承体,它继承了校企共同体的全部特征并具有自身新的特性。校企共同体和“专企融合”模式下的三级学院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父类和子类的关系,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即三级学院这一实体也是一个校企共同体。一般来说,一家主流企业主要从事某个行业(专业),专业和企业的融合程度更为紧密。

2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建设

2.1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各模块目标和能力标准

根据杭职院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的培养方案要求从认知、技能、体能和职业素养四个模块确定该专业其所需具备的应知应会目标和各模块能力标准。

2.1.1模块一:认知(表1)。

表1 认知模块内容

2.1.2模块二:技能(表2)。

表2 技能模块内容

2.1.3模块三:体能(表3)。

表3 体能模块内容

2.1.4模块四:职业素养(表4)。

表4 职业素养模块内容

2.2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鉴定与评价标准

本课程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的课程,鉴定由应知能力、应会能力二部分组成,其中,应知部分占10%,应会部分90%(包括学习态度)。

表5 鉴定与评价标准

3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效果

为了调查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效果,就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课余主动参与体育活动频率、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是否提高了你的身体素质、是否提高了你的职业素养这五方面对参加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到,有99%的学生认为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使其职业素养有了提高,其中38%的学生认为有非常大的提升。有93%的学生认为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提高了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其中32%有很大提升,没有学生认为该课程使其对体育课的兴趣下降。有91%的学生表示参加该课程的学期,其课余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增加,其中28%显著增加。有98%的学生对该课程表示满意,表示非常满意的占39%。9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使得其身体素质有了提高,其中21%认为有明显提高。

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接受并认可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并且该课程在实际操作中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4基于“专企融合”服装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对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议

4.1针对不同专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

在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的今天,大多数从业者都是专业性人才,而这样的“专业”,使得人们患有职业病的风险大大增加。例如久坐容易得颈椎病,久站易得静脉曲张,常常弯腰搬重物容易腰椎间盘突出等,所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不同的体育课程设计的非常有必要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预防甚至治疗职业病。例如游泳有助腰椎间盘突出的辅助治疗,乒乓球有助缓解视疲劳,舞蹈和健美操有助于形体塑造。

4.2体育课程的开发要注重融合与创新

随着人们休闲意识的觉醒,娱乐与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体育是非常好的娱乐工具和健康促进手段。对于体育课程来讲,在保证一定的身体活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其他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例如日常生活急救措施,职业病防治,拓展训练,体育游戏等日常生活中必需有身体活动参与的知识与技能,如此不仅使得体育课的生命力大大增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4.3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

没有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往往难以坚持体育锻炼。据调查可以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当中有九成以上至少掌握一种体育技能,有一半以上的人群甚至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育技能。体育课程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一年以上不参加体育锻炼,以前锻炼的肌肉将回到未锻炼前的水准,体育锻炼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对体育的热爱和参与往往需要贯穿终身,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奥巴马时都说过,他坚持每天游泳一千米。如果习主席没有游泳这一体育技能和终身体育意识,是很难坚持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

5结语

服装设计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是为高职院校该专业(服装营销与表演方向)学生开设的职业体能课。该课程紧紧围绕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等技能型人才,以能力为导向,实施系统的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弥补形体缺陷,使身体协调发展,训练造就理想体形。形体塑造集健康、形体美化、举止、姿态和形象设计于一体,形体、形象美的训练过程,是美育的教育过程又同样是为身心(形体和心理)服务的,使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发挥自我价值时更加追求个人品味,提高对美的鉴赏力。本课程既注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内容过程,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后续自我锻炼习惯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职场情景”教学,提高形体教学与专业培养的关联度与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通过项目教学的形式进行,建立“专企”融合模式,为学生的实践提供真是的工作环境和真实项目、任务,以此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以期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翁惠根.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翁惠根.银行柜员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胡振浩.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7).

[5]徐晓斌,邵晓春,胡振浩. 浙江省高职高专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分析[J].运动,2010(7).

[6]李岳兵.基于生命需求的高职土木建工专业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5):77-79.

[7]李仪.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现状与构建[J].体育与科学,2012(6).

[8]曾永忠.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4).

[9]安蓉泉.为思政课教育搭建入脑入心的“立交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育的“融”理念及其实践[J].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10]顾晓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1]刘晓.高等职业教学办学模式改革:时代呼唤与现实诉求[J].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12]叶晓杰.校建工专业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13]钱应华.论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与职业,2014(6).

Based on the Special Enterprises Fusion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ports

Clothing Occup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JIN Yu-na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logical reasoning and so on, through the way of questionnaire survey,from the cognitive, skills, physical fitness and occupation literacy project four curriculum module should be known target, ability standar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the Ha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stume design professional clothing marketing and acting direction) sports curriculum design adopted"special enterprises fusion" is studied, that "special enterprise integration" of the sports curriculum is effective,recommended:①Different majors can tak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 and different ways.②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③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ports skills and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Key words:college enterprise integration; fashion design; professional practical sports course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3-0065-04

作者简介:金余囡(1982-),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体育人文和体育教学.

收稿日期: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