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6-01-14姜莉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旅游产业体育产业河南省

作者简介:姜莉:(1968- ),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休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13BJJ073)、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计划(项目号:14A630060)、新乡学院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号:12SB16)共同支持

【摘要】目前,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武术、漂流、滑雪、

滑翔等体育项目和旅游业的融合,其中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和当地的旅

游业融合互动,相互促进,并进一步延伸。但整体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融合度

低,其主要原因在于认识不到位、体制制约、专业人才缺乏、重经济利益,轻视

文化内涵等问题所致。转变观念,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制定河南体育旅游发

展的战略规划;建立旅游委,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功能;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

专业人才;强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融合度,拓展其发展空间是河南体育旅游产

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融合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6.003

目前,我国学者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市场分析、开发现状、竞争力提升、集群化发展、发展路径等方面。如:魏火艳(2009)把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市场细分为三个模块,即:赛事带动型、传统文化引导型和健身休闲参与型[1];武胜奇(2004)指出了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开发存在着体育旅游市场发育不健全、体育与旅游活动的结合不完善、体育旅游产业化程度不高、体育旅游产品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2];谌静(2009)分析了影响河南旅游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河南应在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培育体育旅游企业、加强旅游环境、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升竞争力,以促进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李鹏、金龙(2009)等认为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应集群化发展,产品结构优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化、政府推动作用的发挥和体育旅游整体形象的提升是其发展路径[4];肖飒(2012)分析了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从体育旅游产业制定、体育旅游营销策略、武术品牌建设、大型赛事举办、人才培养、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发展河南体育旅游产业[5]。从研究情况看,研究成果少,缺乏广度和深度,研究者多为体育研究背景者,对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专项研究还是空白。本文从产业融合的视角,针对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促进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武术、漂流、滑雪、滑翔等体育项目和旅游业的融合。

(一)武术旅游

世界武术看中国,中国武术看河南。“古河拳根花”是河南的特色旅游资源,拳指的是河南的武术资源。中国武术分为外功拳和内功拳,外功拳以少林拳为代表,内功拳以太极拳为代表。少林拳发源于河南登封少林寺,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焦作温县。河南的武术主要指少林拳和太极拳,即所谓的“两拳”。

1.少林武术。“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功拳为先”。国内外对少林武术和少林寺的了解源于电影《少林寺》在1982年的放映,之后,少林寺逐渐发展成为河南的品牌旅游产品。少林寺继2007年被国家授予AAAAA级景区、2010年被获准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其附近的武术培训教育学校应运而生。目前,登封有39所武校,其中15所属学历教育,归登封市教育局管理,另外24所属非学历教育,由登封市体育局、武术管理中心参与管理。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郑州塔沟少林武术教育集团、嵩山少林寺武僧团培训基地教育集团、鹅坡武校、少林寺小龙武术学院等,学生人数达5万余人。

为传承和发扬少林武术,扩大其在国际上的影响。1991年9月,登封市人民政府成功承办了首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至2014年已成功举办了十届。目前,武术节已成为国际武术界标志性的赛事,并发展成为一个集武术竞赛、武术表演、文化交流、经贸活动、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际活动。

现在,少林寺体育旅游产业除了旅游、武术教育、武术节之外,还有少林寺武僧团演出(除景区的展示演出之外,更多的是国内外的商业演出)。并开发了以武术器械、服装等体育用品,以及以武术文化为内容的电子产业、工艺品、书籍(光碟)等。并于2008年推出了大型山地实景演出剧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现在,登封市已形成集旅游、体育、教育、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产业。2014年,登封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135.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8.1%,较2013年提高1.1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为43.5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亿元,增长16.1%[6]。

2.陈家沟太极拳。河南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之道。和少林武术相比,太极拳更适宜普通百姓的学习,在全民健身运动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已成为老少皆宜的一种健身运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人学习。国内外每年有大批太极拳爱好者来陈家沟习武、旅游。1992年9月,为促进太极拳的发展,焦作市温县人民政府在温县承办了“中国温县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从1992年的首届至2013年的第七届,由境外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选手343人,发展为境外38个国家和地区 624个选手参加的国际赛事。

少林寺和焦作温县陈家沟均以武术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宣传了中原的武术文化,为世界推开了了解河南、了解郑州和焦作的窗口。

(二)漂流endprint

河南省开展的漂流活动始于2003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在约有150家,多集中在南阳、洛阳、平顶山、焦作、济源等地[7]。其中发展较好的有:南阳西峡鹳河漂流(河南省最早的漂流)、宝天曼峡谷漂流(河南省最美的漂流)、伊河漂流(河南省最舒服的漂流)、豫西大峡谷漂流(自助式的漂流)、三门峡淇河军事漂流(最独特的漂流)、三门峡雪花谷漂流、尧山大峡谷漂流、青天河漂流、西峡龙河漂流、栾川大峡谷漂流、重渡沟漂流、王屋山漂流(河南最长的漂流)等。漂流的季节性强、时间短(一般为6-9月份),漂流所具有的刺激、欢乐的特点,倍受年轻人喜爱。

(三)滑雪

由于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因温度低,景区缺少适合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河南的旅游进入淡季。此时,河南的山地景区或采取闭园歇业,或采取部分员工休息部分员工上班的措施。一些员工为改变现状,另寻新的工作,导致景区在旅游旺季出现员工流失的普遍现象。为满足人力资源的需求,景区须重新招收新的员工,并进行培训上岗,给景区带来了很大的损失。2003年河南开办第一个滑雪场——洛阳伏牛山滑雪度假区,改变了冬季景区门可罗雀的局面,增加了景区的收入,丰富了企业的旅游产品,增加了客流量,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景区因冬季收入减少导致员工流失的困局。同时,游客又增加了一项新的体育旅游活动。

2003年后,河南的滑雪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对市场影响较大的有:洛阳伏牛山滑雪场、郑州嵩山滑雪场、尧山天龙池滑雪世界、南阳老界岭滑雪场、洛阳木札岭速龙滑雪场、郑州桃花峪滑雪场等10多个滑雪场。

(四)滑翔

主要指安阳林虑山国际滑翔旅游节,始于1992年林州市在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举办的国际滑翔赛。2009年,改为中国安阳国际航空运动旅游节。2013年,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与航空运动旅游节合并为“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成为通用航空装备展示、航空飞行表演、滑翔公开赛、殷商文化交流、旅游资源推介和招商引资的综合性平台。赛事的举办,推进了安阳航空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有12家通用航空企业落户安阳,航空产业在安阳形成集聚效应。

二、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旅游产业逐步融合,并进一步发展。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对市场的变化认识不足

产业融合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人们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推动了世界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这一发展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一是我国居民的旅游方式目前正处在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的时期,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不再是单一的静态的产品,而是追求体验性、差异性、新奇性、知识性、延伸性的复合型的旅游产品。企业应及时了解旅游市场的变化,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需要,不是单一的开发旅游资源,应是对资源的融合开发。二是我国的旅游业在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后,正逐步走向成熟稳定的发展阶段。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的发展,加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旅游业正处于升级转型时期,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面向市场,转变意识,创新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产业融合无疑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三是在当今,全民对锻炼身体,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达到了空前的热情。个性化的、集体性的、刺激性的、健身性的、知识性的体育项目得到发展,体育和旅游所具有的特点满足了民众的需求。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国家有关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政策和规划的制定,也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为满足市场需要,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落实,河南省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规划。但遗憾的是,一些政策规划未落到实地,落实不到位。企业动力不足,缺少创新。主要原因在于对市场的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眼光,没有紧迫性。

(二)管理体制制约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

现行体制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且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多个部门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以多种服务表现出来的服务性产品,不仅涉及旅游、园林、宗教、文化、工商、金融、卫生、林业、建筑、土地、地矿、水利等多个部门,还包括旅行社、饭店、交通等多个企业,旅游企业属于多头管理,尤其是景区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社会管理。且赛事的举办、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须有政府部门统一协调,多部门配合,协同创新方可实现。加上各个区域不是单兵独战,区域合作日益密切,各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当下,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部门。所以,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政策、规划和制度由不同的部门制定和落实,旅游主管部门以旅游业为载体,体育主管部门以体育产业为载体,如何去和隶属于另一个部门主管的行业融合,难以突破行业管理,故政策、规划提出的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两个部门管理下的独自发展,融合不是主动的,是被动的蜻蜓点水式的融合。在这种体制下,作为旅游企业无所适从,发挥不了所应具有的创新能力。况且,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新的业态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现行体制下,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受到制约。

(三)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度低

目前,河南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内容主要体现在:旅游与节庆的融合、旅游与体育赛事的融合、旅游与体育项目的融合。从整体看,发展规模不大,融合度低,有的仅是景区内体育项目的开展,如漂流、滑雪,还未形成新的产业业态,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发展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和河南省所拥有的体育旅游资源不相匹配。如新乡市南太行旅游度假区,不仅是河南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开展攀岩、登山、穿越、探险等体育活动的极佳场所,但这些体育项目并未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发展。即便是开展相对较好的攀岩活动,自从1996年10月在万仙山将军峰岩场举办了全国第四届攀岩锦标赛之后,也仅在2014年7月和2015年9月举办了两次国家级的比赛——全国攀岩中国·新乡分站赛。这和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目前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攀岩公园)所拥有的优质资源是不相匹配的。endprint

(四)融合过程中重视经济利益,忽视文化发展

“以人为本”的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是体育旅游产业特征之一[8]。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和发展不能忽视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文化旅游资源是体育旅游产业的灵魂。河南一些地方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注重经济利益,忽视文化精神。如少林寺景区,其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河南省的品牌,但近年来的负面新闻不断,和当地追求体育旅游产业的经济最大化,忽略少林武术文化中禅文化的精髓有极大的关系。加上缺乏长远规划,对自身发展估计不足,导致问题不断,社会形象受到影响。现在,少林寺周边是林立的店铺、武术学校和不息的人流,少林寺被浓浓的商业气息包围,游客在这里体验不到佛教的神圣性和庄严性,满意度降低,对少林寺体育旅游品牌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五)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攀岩、漂流、滑雪等体育项目的开展,需要专业的体育人才。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需要既懂旅游又懂体育的专业管理人才。河南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有稳定的、专业的人才。目前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开设有相关的专业(河南大学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体育旅游方向,郑州大学开设了体育旅游专业),还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体育旅游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

三 、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产业的融合,给河南省的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政府出台的各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政策,为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旅游企业应大胆创新,利用难得的时机,加快和体育产业融合的步伐,促进旅游业更上一层楼。

(一)转变观念,制定河南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根据河南各地所拥有的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以及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在河南体育产业发展和旅游发展的大框架下,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站在战略高度,统筹规划,构建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体育旅游产业,各地区在河南体育旅游产业规划下,科学制定本区域的规划,以避免项目雷同,恶性竞争。

表1 河南六大旅游区体育旅游项目

旅游区 包括城市 体育旅游项目

沿黄旅游区 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 武术、马拉松赛、跆拳道

豫北旅游区 安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济源 太极拳、滑翔、攀岩、拓展

豫西旅游区 南阳和洛阳的栾川 漂流、滑雪

豫东旅游区 周口、商丘 垂钓、篮球

豫南旅游区 驻马店、信阳 自行车赛、水上项目

豫中旅游区 平顶山、许昌、漯河 水上运动、排球

旅游区的划分来源:梁留科,孙淑英.河南省旅游区划研究[J].旅游科学2004(9)

河南省根据六大旅游区的主要体育旅游项目,制定出长远发展目标: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各旅游区制定出本区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各自的特色体育资源,结合本区的旅游发展情况,发展区域特色体育旅游产业(见表1)。同时,要在民众中普及和发展区域体育旅游项目,在当地高校中将其设为选修课或开设相关专业,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二)建立旅游委,发挥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功能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企业创新的结果。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和政府的支持力度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战略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上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部门之间协调,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区域间的合作,需要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四是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需要地方政府和国家(或国际)的专业组织合作,政府具有先天的优势;五是产业间的融合,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和政策助推。

河南省政府应建立一个旅游委员会,统一协调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因为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文化厅等,要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等的融合,在现行体制下难以实现其高度的融合。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企业推动,多部门配合,协同创新,实现河南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

(三)拓展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其融合度

从目前河南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看,滑雪、漂流等游客参与性普遍的体育旅游项目,和其它省份相比优势不突出的。目前在景区仅作为一项游客体验项目开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应利用赛事体育旅游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在条件好的地区举办区域性的赛事,如:冬季举办河南省伏牛山滑雪赛、夏季举办河南省宝天曼漂流赛。

对攀岩等专业技术要求高、欣赏性强的体育旅游项目,在积极推动国家(或国际)大型赛事的同时,在自然攀岩资源优越的景区,增加难度系数低的游客体验性的项目,并在所在城市建立室内攀岩岩壁,普及推广此项活动,以此推进攀岩活动的大力发展,给外地游客营造攀岩城市的氛围。

自行车赛、徒步穿越等活动,可以在条件优越的地区开展。瑜伽、太极拳等普及广泛、群众参与度高、观赏性强的健身项目,可以在不同景区进行展示表演。

(四)校企合作,培养培训专业人才

针对体育旅游人才缺乏的实际,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河南省各地区的高校根据所在区域体育旅游资源(见表1)在学校增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比如,新乡的高校增设攀岩选修课程,体育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另外,驻地高校可以为当地旅游企业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同时,政府制定政策,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一方面加强了实践锻炼,另一方面缓解企业专业人才不足的局面。这些做法,也和当前教育部鼓励地方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走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的方向一致。

参考文献

[1]魏火艳.河南省体育旅游市场细分及发展思路[J].中国商贸,2011(14):176-177.endprint

[2]武胜奇.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6):25-26.

[3]谌静.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9(23):58-59.

[4]李鹏,金龙等. 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体育世界,2009(4):20.

[5]肖飒.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路径选择[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7-50.

[6]乔耸.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5-03-02/2015-08-30).

[7]古筝.河南漂流市场混乱,低投入高回报拦个坝就敢漂[EB/OL].(2015-07-09)[2015-07-11].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dfjj/20150709/3220921.shtml.

[8]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4):60.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around Henan Province

JIANG Li

(School of management, Xinxiang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martial arts, rafting, skiing, gliding and other sports, which is a combination of Shaolin martial art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ports industry and local tourism industry, mutual promotion, and further extend. Bu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the low degree of integration,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lack of knowledge,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the neglect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d other issues. Changing concept, setting up the idea of a game of chess, formulating strategic planning of Henan sports tourism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Tourism Committee, playing the function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and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expanding its development spac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enan sport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words: Henan Province; Sports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游产业体育产业河南省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产业之篮球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