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粦”声词族系统

2016-01-12马菲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声符词源

试论“粦”声词族系统

马菲菲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音义关系是训释词义不可忽视的切入点。声符不仅标记声音,也是探求词源的重要依据。文章以《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等辞书为主要依据,对“粦”声字进行考释,从而构建该组字的词族系统。通过分析所有从“粦”得声的字,得出“粦”词族主要沿“光闪”义和“紧密”义两个词源延伸,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规律性和层级性明显的词族系统。这一词族系统的建立也是“音义关系类聚性”的证明。

关键词:粦;声符;词族系统;词源;引申

收稿日期:2015-03-17

作者简介:马菲菲(1989—),女,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志码:A

音义关系是训释词义不可忽视的切入点。声符不仅标记声音,也是探求词源的重要依据。在词源研究过程中,语音与语义都需重视。荀子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汉字在造字之初是承载意义的任意性符号,而用字之后则是兼顾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在这一过程中,音义关系也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和用字需求量的增加开始具有非常强的规律性,即“音义关系的类聚性”。文章主要对《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等辞书中的“粦”声字进行考释,从而构建该组字的词族系统。

一、“粦”形义分析

《说文·炎部》:“炎,火光上也。从重火。凡炎之属皆从炎。于廉切。”段注:“《洪范》‘火曰炎上’,其本义也。”[2]516火强调鬼火出现时的荧火闪貌,即“光闪”义。《说文·舛部》:“舛,对卧也,从刃相背。”[1]113邹晓丽认为两足相背为“舛”。《说文解字今注》中林义光认为“舛象二足迹形,鬼火宵行逐人,故从舛。”[4]354“鬼火宵行逐人”契合《博物志》中鬼火漂浮于多坟地处及鬼火逐人的说法。我们认为根据鬼火逐人这一特性,“粦”具有“紧密”义。

根据鬼火的状貌和逐人特性,可知“粦”有“光闪”义、“紧密”义。这二义不仅是整个词族词义引申的源头,而且对“粦”声词族系统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粦”声词族词源分析

上文已对“粦”的形义作了初步探讨。这一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整组“粦”声字作出系统归纳。查检《说文》与《大字典》,“粦”声符字有35个①:粼、潾、璘、燐、、憐、、撛、遴、鱗、獜()、麟、驎、鏻、嶙、疄、隣(鄰)、轔、繗、瞵、翷、斴、蹸、磷、甐、、、、、暽、橉、亃、僯、()、膦。下文将对“粦”声字进行逐字考释。

(一)光闪义

“粦”表鬼火,最突出的义素是“光闪”义。通过逐字考释,我们发现下列字义中含有“光闪”义。

1.粼。《说文·巜部》:“粼,水生厓石间。粼粼也。从巜粦声。力珍切。”[1]239《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粼粼。”毛传:“粼粼,清澈也。”[5]769《汉字图解字典》:“粼,会意字。从巜,巜是田间水沟,表示水波清澈;从粦,粦本作‘磷火’解,表示水清澈明净则闪闪发亮;粦兼表声。本义是水波清澈明净。”[6]69“粼”指的是水波闪耀之貌,含“光闪”义。

2.潾。《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一:“波光闪烁貌。唐温庭筠《三洲歌》:‘月随波动碎潾潾,雪似梅花不堪折。’”[7]1747“潾”有“波光闪烁貌”之义,即“光闪”义。

3.璘。《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一:“花纹博杂或光彩缤纷的样子。《广雅·释诂三》:‘璘,文也。’”[7]1138“璘”表示“光彩缤纷”,所以有“光闪”义。

4.燐。《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二:“(一)磷火;(二)萤火。”[7]2236“燐”与“粦”“磷”同,又因所表示物为“磷火”“萤火”,所以也含“光闪”义。

(二)紧密义

“粦”的“紧密”义是“粦”声词族系统构建的基点之一。在这组表示“紧密”义的“粦”声字中,描述感情亲近的“紧密”义和物因类聚产生的“紧密”义居多。

1.憐。《说文·心部》:“憐,哀也。从心粦声。落贤切。”[1]223《康熙字典》:“《吴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又《广韵》‘爱也’。《鲁连子引古谚》‘心诚憐白发元’。又《集韵》‘离珍切,音邻,义同’。《楚辞·九辩》‘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憐’。”[8]卯集上心部十二画“憐”是因彼此关系紧密而产生的情感共鸣,故“憐”含“紧密”义。

4.遴。《说文·辵部》:“遴,行难也。从辵粦声。”[1]41《正字通》:“离呈切,音邻。谨选也。谓相比而选之也。故抡才谓之遴选。”[9]第十卷1228《法言·问明》:“鹪明遴集,食其洁者矣。”李轨注:“遴集者,类聚群游,得其所也。”[9]第十卷1228故“遴”有因物聚集产生的“紧密”义。

(三)紧密义、整齐义

“紧密”义源自“鬼火宵行逐人”之“紧密”。我们认为“紧密”义先由“粦”之鬼火逐人特性引申至事物的空间紧密。当“粦”声字的这种“紧密”义常描述类似鱼鳞等整齐性鲜明的事物后,受所描述事物“紧密”“整齐”状态的影响,声符“粦”也具有十分鲜明的“整齐”义。

1.鱗。《说文·鱼部》:“鱼甲也。从鱼粦声。”[1]224段注:“鱼甲也。甲者,铠也。鱼鳞似铠。”[2]614鱼鳞排列的状貌最能证明“鳞”源自“紧密”“整齐”义。另外,我们也可从“鳞次栉比”中判断“鳞”的词源意象。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榆关》:“墩台守望,虽鳞次栉比,而柳栅沙沟,冲突道侧,行旅患之。”[9]1260“鳞次栉比”是形容建筑物的整齐,而“鳞”则是“像鳞片一样”。所以,我们认为“鳞”含“紧密”和“整齐”义。

3.麟。《说文·鹿部》:“麟,大牝鹿也。从鹿粦声。力珍切。”[1]202“麟”同“麐”。《尔雅·释兽》:“麐,麕身,牛尾,一角。”[11]第五册65《康熙字典》:“麕,《说文·鹿部》:‘麞也,麕其总名也。’”[8]亥集下鹿部八画《康熙字典》:“《玉篇》:‘与獐同’。”《康熙字典》:“《埤雅》:‘麞如小鹿而美,故从章。章,美也。’”[8]亥集下鹿部八画幼獐身有斑纹,这也符合“紧密”“整齐”特征。“麟”原指“大鹿”,后又指“麒麟”,麒麟身上生有鳞甲,而鳞甲分布的特点即“紧密”“整齐”。据此,我们认为“麟”有“紧密”“整齐”二义。

4.驎。《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一:“斑纹似鱼鳞的马。”[7]4578上文已说明“鱼鳞”排列的“紧密”“整齐”义,此处“驎”之所以指代马,即因其身上斑纹排列如鱼鳞般紧密且整齐。

5.鏻。《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一:“同‘獜’。”[7]4259故其也有“紧密”“整齐”义。

6.嶙。《说文·山部》:“嶙峋,深崖貌。从山粦声。力珍切。”[1]191“嶙峋”在《说文·山部》中解释为:“山崖重深貌。”《西征赋》“载陂坨以隐嶙”,颜师古考证其为“节级貌”。《甘泉赋》“岭岭嶙峋”,颜师古亦考证其为“节级貌”[8]寅集中山部一三画。《汉语大词典》所列义项之一:“形容沟壑、山崖、建筑物等重叠幽深。”[9]第三卷867山呈“节级貌”以及山的“重叠幽深”,从高远处望去是山与山坐落的“紧密”“整齐”之貌。

7.疄。《说文·田部》:“轹田也。从田粦声。良刃切。”[1]291段注:“轹田也。轹,车所践也。《子虚赋》‘掩兔辚鹿’。字从车。《上林赋》‘车徒之所蔺轹’。又假蔺为之。足部曰:‘蹸,轹也。义相近。从田粦声。良刃切。’”[2]738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六:“所耕地内,先并耕两犁,垡皆内向,合为一垅,谓之浮疄。”[12]上册125石声汉校注:“疄字,即田垄。”田垄即界限,它是分开紧密的事物的一种划定。田垄整体也呈现“整齐”貌,因此“疄”也有“紧密”“整齐”义。

8.隣(鄰)。《说文·邑部》:“五家为鄰。从邑粦声。力珍切。古文鄰。”[1]131段注:“五家为鄰。见《遂人职》。按:引申为凡亲密之称。从邑粦声。”[2]301随着行政职能的完善,“鄰”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出现在政治统治中。“鄰”的行政单位义指相互间联系紧密的住户,在这里最突出的特征便是“紧密”,如《诗·小雅·正月》:“洽比其鄰,昏姻孔云。”毛传:“鄰,近。”[9]第十卷684因此,“鄰”也有“紧密”和“整齐”义。

(四)规律义

“整齐”义是“粦”词族的重要词源。在分析声符“粦”组字的过程中,“整齐”义是该词族系统探寻“规律”义的桥梁。因为事物形貌整齐或使之整齐就容易产生规律,所以从“整齐”义可引申出“规律”义。

1.轔。《说文·车部》:“车声。从车粦声。力珍切。”[1]303《大字典》中“轔”有象声词和车轮等义项。作为象声词,《集韵·真韵》:“轔,辚辚,众车声。”[7]3557众车声响与“紧密”“整齐”具有意义上的引申关系。另外,作为发音物“车轮”,“《仪礼·既夕礼》‘迁于祖用轴’。郑玄注:‘轴,状如转轔。’贾公彦疏:‘轔,轮也。’”[7]3557。段注:“云有辐者对无辐也。从仑,伦理也。两两相当而不迤,故曰轮。”[2]767以车轮辐条等间距排列的规律性可知“轔”含“紧密”“整齐”义。所以“辚”的词源意义可作如下追溯:粦—紧密、整齐义—规律义—轔。

2.繗。《大字典》义项:“(一)继承;(二)理丝。”[7]3454《康熙字典》:“《玉篇》:‘绍也。’《类篇》:‘理丝也。’”[8]未集中糸部十二画理丝即使丝貌整齐且条理规律,故“繗”有“规律”义。

(五)频繁义

“紧密”义表现在事物上是空间排列的紧密;用于表示动作,尤其是同一动作的紧密重复时则是“频繁”义。

2.翷。《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一:“翷,飞貌。”[7]3358飞行需频繁振动翅膀才能保持飞行动作。故“翷”指动作的“频繁”。

3.斴。《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一:“水在石涧中响。《正字通·斤部》:‘斴,同。’薛注:‘水在石涧中响,误。水在石间当作粼。’”[7]2027此处水在石间发出的声响必定是紧密不断,所以“斴”含“频繁”义。

4.蹸。《说文·足部》:“轹也。从足,粦声。”[1]48《康熙字典》:“《类篇》:‘行貌或作躏。’《集韵》:‘离珍切。音鄰义同。’”[8]酉集中足部十二画《大字典》所列义项:“(一)车轮辗过;(二)同躏;(三)行貌。”[7]3741将“蹸”归入该语义组主要因其“行貌”,为动作的重复,即“频繁”义。

(六)磨损义

动作的紧密重复是“频繁”,水对石的重复冲击会使石产生磨损。下列一组字字义有“磨损”义。

1.磷。《大字典》所列义项:“(一)形容水、石明净,也作‘粼粼’。《广韵》:‘粼,水在石间。亦作磷。’(二)碎石;(三)薄,薄石。《广韵·震韵》:‘磷,薄石。’《论语·阳货》‘磨而不磷’。何晏注:‘孔曰,磷,薄也。’”[7]2457可由上文对“粼”的分析得出“磷”的义项(一)也含有“整齐”义与“紧密”义。义项(二)、义项(三)中含有“薄、小”义,是由于“水在石间”磨损而得出。所以可释为:因为频繁的水石相触而变薄或小的“磨损”。故“磷”可作如下溯源:(1)粦—紧密义、整齐义—磷;(2)粦—紧密义、频繁义—磨损义—磷。

2.甐。《大字典》所列义项之一:“通‘磷’。因磨损而变薄。《篇海类编》:‘甐,敝也。’”[7]1432因此“甐”也含由“频繁”义引申来的“磨损”义。

三、“粦”声词族系统

王宁先生认为,词的同源关系以音近为必要条件,同源孳生呈网络状,既多层,又多向,演变层次越多、轨迹越长,距离越远[13]31。“粦”不仅仅是这一组字中的声符,也是串联分析其词族的关键点。通过对“粦”声词族的分析,我们可以按照其意义联系归纳出词族系统:“粦”本义“鬼火”,其词源意象是“光闪”义和“紧密”义;“光闪”义多描述事物发光闪烁的特点,“紧密”义多指空间关系的紧密;“粦”由于受所描述事物整齐貌的影响同时有“紧密”“整齐”二义,“整齐”义继而引申出“规律”义;“紧密”义用于动作时产生“频繁”义,“频繁”义产生“磨损”义,从而形成一个有层级的词族系统。该词族系统(附例字)见图1。

图1 “粦”声词族系统

声符不仅仅是人们辨读字音的重要标记,对于我们探寻词义也有重要作用。沈兼士提出“声与义同源,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14]76,以及“训诂之道亦应以音为枢纽”[14]81的观点。因此,我们在追溯词义的过程中也应借助声符来探

讨词义,以便系统准确地掌握词义的发展演变。

注释:

①所查检的35个字因部分字无对应简体字,均使用繁体书写。文中未列《说文解字》释义的字均为《说文》未收字,文章中不再一一说明。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

[3]范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宋易麟.说文解字今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5]阮元.十三经注疏[M].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

[6]顾建平.汉字图解字典[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7]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

[8]张玉书,陈廷敬.康熙字典[M].同文书局原版.北京:中华书局,1962.

[9]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10]张明华.山海经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1]郝懿行.尔雅义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

[12]徐光启.农政全书[M].上海:中华书局,1956.

[13]王宁.关于汉语词源研究的几个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1):30-34.

[14]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赵青

猜你喜欢

声符词源
“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五官”一词源于五个人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
战国“注音形声字”声符加注探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汉字形声字识别中义符和声符的家族效应*
英文摘要(Abstracts)
罕见韵书《声均表》古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