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

2016-01-11徐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抑郁症

徐燕

【摘要】 目的 观察围生期心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150例初产妇,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分娩30 d后,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17.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可在临床积极应用。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围生期;抑郁症;初产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1.179

产后抑郁症是初产妇产后常见的不良心理疾病, 研究发现初产妇发生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症几率为17.0%左右[1], 主要表现在产妇担心分娩时的痛苦、围生期是否伴随有其他疾病、新生儿是否健康以及产后能否顺利康复和新生儿哺乳等多个方面。因此, 了解产妇围生期心理状态并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近年来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且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50例, 所有产妇产前心理健康, 排除患有精神、心理及脑血管疾病者, 所有产妇同意测试相关内容, 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所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5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1~32 岁, 平均年龄 (25.6±2.1) 岁;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8.6±1.1)周;剖宫产43 例, 阴道分娩32 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1 岁, 平均年龄 (25.2±1.9)岁;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1±1.2)周;剖宫产45例, 阴道分娩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产前检查、入院待产、分娩及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包括:①产前心理状态评估及制定心理干预措施:产前应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了解产妇的日常生活情况和性格特点, 有无家族精神病史, 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情况, 参加社会活动情况, 对婴儿的性别取向情况, 产妇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 然后初步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 根据潜在不良心理情绪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②产时心理护理干预:向患者讲述分娩的全过程, 过度紧张者可在分娩时让丈夫床旁陪伴, 避免其心理紧张, 建立分娩信心;③产后心理干预: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 及时更换床单, 注意会阴部卫生, 营造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指导婴儿喂养及母婴情感交流等。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患者焦虑程度采用 SAS 评分进行评价, 50~59 分为轻度焦虑, 60~69 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为重度焦虑;②采用EPDS评分 [2]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定。EPDS 评分得分范围0~30 分, EPDS 评分<9 分为无产后抑郁症;9 分≤EPDS 评分<12分为轻度产后抑郁症; EPDS评分≥12分为重度产后抑郁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产后SAS和EPDS评分比较 分娩30 d后, 观察组SAS和EPDS评分分别为(41.3± 10.5)、(5.2±3.6)分, 对照组SAS和EPDS评分分别为(50.7±8.9)、(7.1±3.3)分, 观察组分娩30 d后SAS和EP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产妇分娩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 分娩30 d后, 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为5.3%, 对照组为17.3%, 观察组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 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可能与遗传、生理、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与产妇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 有抑郁症家族病史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高于无抑郁症家族史的产妇[3]。在生理因素方面, 由于妊娠和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产妇的心理情绪。在心理因素方面, 分娩时对疼痛的恐惧, 分娩后对婴儿健康的担心等都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另外, 产妇的性格特征以及医护人员因素等都会影响产妇分娩后的心理变化。因此, 对产妇实施产前、产后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十分必要。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产后抑郁症的潜在诱因, 通过调节心理状态, 对妊娠合并症的了解, 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等, 使产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 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产时心理护理干预通过详细讲解产程, 以便产妇做好心理准备, 减轻产妇紧张情绪。产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为产妇和新生儿营造舒适、愉快的休养环境, 从而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分娩30 d后SAS和EP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并且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可促进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值得临床积极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永碧.心理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外医疗, 2015, 11(3):142-143.

[2] 丰有吉, 沈坚.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21.

[3] 赵艳利. 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1(24):122-124.

[收稿日期:2015-08-03]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抑郁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