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016-01-09张爽黄家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绩效考核管理人员

张爽++黄家才

摘 要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完善高校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许多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者在绩效考核理念、具体设计和实施方面,仍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在绩效考核实施环节上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将重点分析高校管理岗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关键词 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74-03

Research 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in Uni-

versity Performance Appraisal//ZHANG Shuang, HUANG Jiacai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im-

provement of managers incentive mechanism. Many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have misunderstanding both on the concep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on the specific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re

are also lack of systematicness and scientificalnes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erformance appraisal will be discussed and the improvement advices will be proposed.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management personnel; perfor-mance appraisal

1 前言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国家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也逐渐引起重视。怎样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调动其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效率,对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所谓绩效考核,是定期考察和评价个人或部门的一种制度,其已成为我国各个单位部门工作的重要部分[2-3]。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绩效考核的实际操作与理论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有很大的普遍性。当人们在绩效考核工作上投入大量精力时,绩效考核的效果并不明显。

高校管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只有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岗位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并总结其工作特点,才能使制订的绩效考核计划符合实际,便于执行,起到监督、奖励与惩罚的目的[4]。本文首先总结目前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绩效考核的改善措施。

2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核目的不明确,方法单一。目前,高校对管理人员的考核为每年一次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首先,学校人事部门组织员工进行个人总结。被考核人应依据岗位职责的要求,对全年的德、能、勤、绩、廉主要情况进行总结、述职,填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其次,设立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在听取所在部门领导意见、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平时表现及个人总结,得出被考核人的考核结果,报校考核委员会审定。

最后,教职工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在十日内向校考核委员会(人事处代为受理)书面申请复核,校考核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复核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复核意见并将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教职工本人。

被考核人员被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可以具备晋升职务的资格;连续两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则具备优先晋升职务的资格。高校每年实行的这一考核模式已经程序化,统一对职工进行笼统的考评,容易使考评过程流于形式,考评结果的参考价值不高。

2)原考核制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结果准确性,程序公平、公正、公开性都比较差,使员工存在不满。在考核过程中如何准确地给每个人恰当的等次,并没有详细的标准,往往考核结果受个人主观影响较大。

3)绩效反馈不到位。在每年的年终考核过程中,每个职工填好考核表以后,最后考核的结果,本人并不知情,也没有把考核的结果充分总结,扬长避短,应用到工作中去。这容易形成暗箱操作,被考核者也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对每个管理人员工作的总结分析,导致管理人员缺少提高工作能力的动力和依据。

3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高校作为科研、学术氛围都很浓厚的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其他单位有很多不同之处。高校在管理过程中的很多政策、法规都倾向于搞科研的教师岗位,涉及管理岗位人员队伍建设的却很少,这导致对管理人员的考核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缺乏系统科学的考核方法、标准 相对于教学科研人员而言,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有其复杂性、特殊性。在不同部门,因工作岗位的差异,工作内容、性质不尽相同,很难用同一尺度来衡量。因此,要制定出一套符合管理岗位的考核指标,就必须考虑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差异,通过全面细致的调研,把各种评价因素细化、具体化,最后构建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endprint

缺乏对绩效考核的反馈 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得出一个考核的结果,更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把考核的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使被考核者通过考核的结果来反思工作中的不足。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单位在考核后都忽略了及时反馈,一是在考核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交流,二是考核结果也没有很好地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干部提拔等联系起来,使得年终考核成为一个年年要做的常规工作,得不到重视。

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临时成立,缺乏专业性 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以各基层党委、党工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成员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及教职工代表组成。由于成员不固定,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导致对考核的方法、目的、内容掌握不够,也影响了考核的结果。

4 高校管理岗位绩效考核的改善措施

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要找准目标定位,不要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在考核中应强化考核实施前的准备要充分,考核过程中要严谨、公正,考核结束后要结果公开,便于个人经验总结和领导决策制定。

1)严格详细地制定考核细则及实施方法。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比较杂,不同部门有不同的工作分工,要充分考虑各部门的情况制定出适合全体的考核细则,主要从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2)考核过程中要分工明确,领导考核、小组评议、自评等各个环节要环环相扣。

3)考核结束后要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辅助决策功能,通过考核结果与薪酬、荣誉、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增强个人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通过考核来评判员工工作的好坏、绩效的高低,从而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进一步发展的途径。通过考核,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并为人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出现凭主观认识用人的情况,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

开展关于绩效管理的培训 培训对于一个单位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由于培训不到位,常常会导致其员工竞争力的下降。伴随激烈的市场竞争、迅猛的科技创新和改革,对员工的培训更显重要。对绩效管理的培训是实施绩效考核的重要保障,其包括理论培训和考核方案实施的培训。通过培训,可以大大提高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使员工消除对绩效考核的顾虑,从而更加有信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加强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薪酬的有效联系 通过绩效考核,使管理者了解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聘期考核合格者具有职务晋升、增加薪酬的资格:聘期考核基本合格者在下个聘期只能申请与前一聘期同级及以下岗位;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在下个聘期只能申请比现聘岗位低的岗位;连续两个聘期考核不合格者,学校予以解聘。并且力争做到弹性工资、按劳取酬的绩效挂钩制度。

加强绩效考核中的员工参与 对于领导者来说,要想实现管理过程中的和谐,需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因此,管理者只有让员工参与决策,参与单位规划的制订,才能增强员工对组织的信任。自己所要遵守的是自己参与制定的规章制度,这样在工作中才能自觉遵守,不会产生抵触情绪;而且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因为对相关的政策法规有了深刻的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避免浪费,高效地去执行。对于领导者而言,不但得到最真实、实用的信息,而且跟员工的关系会更加融洽。

这种让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不仅会使员工感觉到被尊重,领导者也不会失去权威,而且能够接受下属建议的领导更值得下属的敬佩与尊重。管理者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一些更实用、具体的工作经验,以及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对制定下一步的决策至关重要。

对于绩效管理,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人事处制定表格,再由个人填写上交,感觉这项工作就结束了,至于结果怎么样,到底有什么用处,似乎不重要。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是需要员工参与的,员工需要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如果管理者只是把设计好的表格交给员工来评估,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让员工主动参与到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与管理过程中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绩效管理,更加体现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对考核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 在施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考核的结果,而且要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制订合理的改革方案,使绩效考核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也许员工对绩效管理的作用认识有所偏差,导致其对引入科学管理的思想和做法不适应,相对于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能更适应原有传统的管理方法。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在细节上规范员工的行为,让员工充分体会到主人翁的归属感,让员工与学校共同发展。这样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实施绩效管理则更有针对性,实施过程更容易,实施效果更明显。

5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管理岗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周志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公共行政评论,2009(1):34-57.

[3]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何琪.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发展[J].经济管理,2007(4):97-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绩效考核管理人员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绩效考核的作用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