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网络信息资源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

2016-01-09胡欢琦胡旭宇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22期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

胡欢琦++胡旭宇

摘 要 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对在校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并对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及自我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就网络信息资源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066-02

1 网络信息资源概论

网络的定义 网络是指用众多的电脑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的,用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集学习、通信及娱乐为一体的系统工具。网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已成为现代生活使用的必备工具。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网络的发展。同时,网络又为在校大学生施展才华、创造奇迹和实现人生目标提供便利。

网络信息资源的定义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地说,就是指所有用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介质和磁介质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的作用 网络是信息的摇篮,是巨大的知识资料库和信息服务中心。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具备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和影响范围广等特征。通过使用网络,可以获取大量的资料和信息,极大丰富知识容量,拓宽学习途径。同时也为在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有利于大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自我发展[1]。

作为一种全开放的平台,网络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网络世界中的不同意识形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及当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均构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复杂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传播方式的动态性等,使在校大学生难以把握好使用网络的尺度和分寸。因此,网络资源信息对在校大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和消极作用。

2 网络信息资源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

心理影响 心理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主要包括人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活动。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均为90后出生,与80后相比有所不同[2]。他们的生活条件更富有,家境更优越,但心理承受能力却较弱,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更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很多大学生在小学就使用过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3]。他们的视野较早进入网络信息世界,接触到成人社会,萌发出功利主义、拜金思想和攀比习惯。同时,由于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加大,他们又会在网络世界中寻找刺激、释放压力,以便减轻心理及精神上的负担。

随着电脑网络化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普通学习和生活工具。家境较好的大学生已使用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通过无线上网获取学习上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帮助。由于网络信息中的各种言论、观念混杂在一起,使得在校大学生很难有效分辨出信息的真假与是非,加上网络游戏和网上购物的各种诱惑、诱导的渲染,造成在校大学生心理上容易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如:有的男生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导致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各科成绩明显下降;有的女生习惯性地使用网上购物,买回大量不实用的物品,浪费父母的工资,影响自己的学业。这些现象表明网络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诱导作用十分巨大,它可以直接暗示或改变一个人的消费心理,必须引起学校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网络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期上网容易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手指、颈椎和腰椎均会出现问题,尤其是视力和皮肤更会直接受到影响。同时,长时间上网,久坐不动,使得体型发胖,影响青年人的体态健康。而且,网上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和淫秽图片,更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有的大学生受网络销售影响很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养成事事处处讲攀比的习惯,并严重影响自己与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得不偿失。因此,要高度警惕网络信息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合理使用好网络,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生成长。

品质影响 品质是指人的行为及作风所表现出来的本质[2]。人的品质高低决定人生的追求目标,人品高低也深受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因此,教育影响人的品质和道德,也决定人生的追求和目标。品质培养和教育主要来自家族文化和习俗传承以及家庭成员自身的言行与品德,同时又受到自身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风气的影响。

网络信息对在校大学生的道德品行有着较大的影响,网络的信息量非常大,覆盖面很广,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和眼花缭乱的静动态信息及图片。尤其是在网络交友、QQ聊天以及网购过程中,更容易被假象所迷惑,受骗上当。有的男生盲目交友,义气用事,并逐步被引诱、发展到非法传销组织当中,害人害己;有的女生因尝试网恋,最终失身被骗,人财两空。

由于网络信息的隐蔽性很容易削弱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品质,大学生在网上自由任性、无拘无束、放纵自己,很容易造成个人道德品行约束力的下降。网络信息的随意性增加了虚拟空间,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规矩。有的网民滥用自由、乱发牢骚、辱骂他人,还有的网民人为散布、传播谣言和小道消息,甚至诱惑、引导狂热极端情绪,损害国家名誉,危害国家安全。尤其是少数开通博客的网站基于点击率的高低,盲目放任一些博客的不良行为,用引导或恶炒的方式把低级趣味的博客消息从虚拟世界传播到现实生活。这些极端的、不负责任的和低俗的网络信息通过电脑屏幕传入人们的脑际,并逐渐腐蚀和影响在校大学生的道德品行。

针对在校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要积极调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力量[4],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管的作用,通过控制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防止和控制在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发生。学校要进一步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强化网络管理,规范网络行为,建好大学生校园网信息平台,确保校园网络信息的规范管理和健康运行。endprint

总之,网络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法制和道德规范的不断健全与完善,网络道德教育的不断进行和网络道德体系的不断建设,网络信息社会将会得到更加有序的运行和发展。

学习影响 学习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行为,主要包括阅读、听课、仿效和研究等形式[2]。一个人的学习习惯主要源自自身的启蒙教育和日常生活,而教育的成败又影响到人的学习态度,也决定人的学习目标。

网络学习是现代化学习的一种方式,在校大学生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通过网络查找学习资料,了解和学到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从网络信息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料,以便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网络学习又是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学习方式,网络的多元化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网络学习又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大胆尝试、开拓进取、超越自我。网络学习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思维所固有的狭隘思维方式,这有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思想观念和实践能力,以便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学习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网络把在校大学生带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使用网络,大学生感触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思想观点和文化思潮,在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知识、体验生活,这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和影响范围广等特征,极大地丰富了学习内容,拓宽了学习途径,也帮助大学生广泛了解和积累理论与实践中的知识,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形成和完善自我学习的个性特征。

网络信息是一种新兴媒体,需要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信息缺乏规范,色情暴力图片难以避免,网络犯罪难以治理,等等。所有这些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由此便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强化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建立校园学生网及学生学习与生活交流平台,设立校园德育网站,充分发挥辅导员对网络道德教育的作用[4],并不断完善与创新该网站和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在校大学生传播知识、交流思想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结束语

网络信息资源发展是当代社会经济与生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必要环节。网络信息已走进人们视野,并成为日常工作帮手和生活工具,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日常事务。高校相关部门和领导要重视网络信息资源工作,深入思考与探讨网络信息资源发展所带来和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规范、完善和发展校园网络的功能与作用,为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芳.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2]胡旭宇.家庭教育对90后在校大学生的影响[J].时代教育,2014(11).

[3]胡旭宇.90后在校大学生校园教育探讨[J].时代教育,

2013(10).

[4]张楠,李航敏.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分析及教育的对策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信息资源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方式研究
MOOC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网络学习行为背景下的慕课教学策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在校大学生兼职权益侵权现象
网络信息资源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