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01-08陆学艳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情感交流情感教育

陆学艳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是文本、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借助有效的教学手段,把自己和作品的情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完成文本、教师和学生三者的情感共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实现品德、智力、美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情感交流;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13-01

《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渗透情感教育,在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激发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笔者主要从三方面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1.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1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基础课程,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为重要。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颇具美感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感的结晶。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真善美的激情。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把握文中的感情,领悟字里行间的感情脉动。这样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有血有肉的形象了。因此,我们推行语文素质教育,优化教学过程,就必须注重发挥情感的灵魂作用。

1.2 情感教育是学生心灵的鸡汤。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学习的情绪性、自觉性、思考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无目的、无方向、无教育性,教学方法上存在超强度、超负荷、死板灌输、缺乏正确引导等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灵之河必然干涸,思想之树必然萎缩。语文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都是作者情感志趣深入开拓的结晶,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情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也是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因素,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语文教学就要在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完美个性,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1.3 情感教育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对社会产生的作用归根到底是要看教育能否促进人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人格的培养又依赖于教育。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人的情感素质主要是由人类的文化和历史,通过教育在人的心灵积淀而成的。初中学生是形成健康情感的关键时刻,生理的发育,加速情感的发展,感情越来越强烈,但不稳定,这是由于学生的思想不成熟所致。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语文教师是义不容辞的,因为语文教材是最具魅力的,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自然美的描绘,社会美的记载,人性美的传递等等。如果恰当运用文学作品中的情引导学生,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接受着情感熏陶,逐步迈进健康的情感世界。

2.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2.1 吃透教材,挖掘情感因素。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具备一桶水。要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文章情"表露出来感染学生,教师就要熟练掌握教材,细心地体味感情,必须吃透教材。教师要把知识和感情传授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真切感受,应运用已有的语言文字知识,去熟悉、研究课文,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并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品内容,通过自己的感情来领悟作家情感的脉搏,引起感情的共鸣,并把这种感情保留下来,作为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语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因素,由各类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老师必须把握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

2.2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借助朗读,激发学生情感。许多优秀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而这必须通过语言表述出来。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饱含感情色彩的语言,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朗读,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输入。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感到活生生的形象,对作品内容心领神会,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内容,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该昂扬时昂扬,当低沉时低沉,让浓郁饱满的情感进入学生的心田。

2.4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地位和极大认识潜能的实践者,因而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动脑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上课时,我们对学生进行的组织管理,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教师中心"式的管理。我们的组织管理是为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服务的,是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的。当面对一个问题,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不同的观点时,要鼓励他们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见解,冲破知识"禁区"。一旦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出新知的幼芽,则给予更大的鼓励,激发他们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知识领域探求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使课堂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情感氛围。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的知识面广,包罗万象,但学习语文并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从自己的头脑中装进学生的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时刻进行心灵的交流。在教学中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这样语文教学才会取得理想中的效果,也才能得到学生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胡丽娟.情感教育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2007年32期.

[2] 敏贤秀.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1年05期.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情感交流情感教育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小学美术开放式教学模式之我见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