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创新意识与创新环境调查研究

2016-01-06刘浩洲任利成

经济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创新环境调查研究创新意识

刘浩洲 任利成

摘 要:城市的创新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决定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居民的创新意识和城市的创新环境对城市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以山西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居民创新意识与创新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山西省居民的创新意识较好,但是在创新活动准备水平则略有不足,城市创新环境总体较好,但在城市知名度和企业发展水平方面居民认可度较低,而且山西省各地市创新环境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环境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061-03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和区位要素的依赖显著降低,传统驱动要素在现代生产要素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下降,而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决定因素。目前,创新驱动发展已经引起全国上下广泛关注。2011年颁布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部还批准深圳、北京、天津等42个城市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2014年9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创新,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对于当前的山西省,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想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解决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失衡、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就必须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总体而言,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例如经济的发展情况,科研机构的数量,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资金的投入程度等;二是“软件”条件,即城市居民的创新创业意识,二者缺一不可。城市的创新环境和居民的创新意识对城市创新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基于这个背景,本文着眼于山西居民的创新创业意识的研究,希望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提高山西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而促进山西省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目前国内外不少机构与学者对创新意识和创新环境进行了研究,赵小迪(2008)认为创新意识是指个体对创新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推动力量。在创新意识测量方面,Basaduer&Hausdorf(1996)设计了一系列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创新意识,如偏好、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个体特性等。目前对于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环境的调查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方面,例如张华(2011)探对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潜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二是大学学生方面,李彦(2012)对社会参与程度与大学生群体的创新意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社会参与对大学生创新意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李苑凌(2007)对研究生群体的创新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等。关于普通居民创新创业意识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见。本文以山西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山西省11各地市的居民创新意识与创新环境进行分析。

二、问卷设计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普通居民创新意识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Ford(1996)认为所有的创造性观点都源于人的想法,Edward de Bono(2011)认为创新取决于创造性的努力和创造性的态度,他认为奖励创造性成就作为奖励创造性的努力本身,这会导致人产生创造性的态度变化,来鼓励他们做出更有利于创造性工作。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和总结,确定从创新认识和创新准备两个维度对居民创新意识进行分析。

维度一,创新认识。在对创新的认识中,对创新价值的认识方面最为重要,主要涉及到个体对“创新是否重要”的认识。本部分设计了3道选择题,分别为:“是否应当鼓励小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大学生是否应该将一部分精力用于创新活动”和“若有资金支持以及有好的点子,我会更倾向于创新创业”,每道题5个选项,被调查者需要从“非常同意”到“很不同意”直间进行选择。

维度二,创新准备。在创新意识中,对于创新活动所做的直接或间接的准备也是检验个体创新意识程度高低的手段,因此本研究将创新准备作为创新意识的维度之一。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研究将创新准备总结归纳为“创新经验积累”和“创新活动准备”。其中创新经验积累涉及2个题项,分别为“您是否愿意参加创造、发明类的比赛”、“您是否会通过创新来让生活更加便利吗”。创新活动准备涉及3个题项,包括“您是否关注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您是否关注本地区创新活动情况”,被调查者从“非常适合”到“很不适合”5个选项中进行选择。

第二部分是对创新环境进行分析。创新环境是城市创新环境要素构成的一个集合,这些环境要素能够促进知识、信息在城市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流动和传播、加快城市技术创新速度、激发城市技术创新潜能。本文所研宄的创新环境要素由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知名度、城市企业发展水平,城市服务水平构成。本文运用Likert5点量表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从“非常适合”到“很不适合”进行选择,依次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越赞成该题项内容。

三、问卷发放回收与样本概况

本次居民创新意识和创新环境调查于2015年2月-2015年3月展开,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山西省11各地市发放问卷。本次调查以年龄在18岁以上山西省的常住居民(包括在山西省工作和生活一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在山西省11个地市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1450份,其中有效问卷1290份,有效回收率为86%。

在1290份问卷中,太原市239份,阳泉市76份,晋城市93份,运城市196份,忻州市72份,吕梁市127份,晋中市87份,长治市76份,临汾市150份,大同市130份,朔州市44份。样本地区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其中18-30岁的被调查者占53.64%,31-40岁的被调查者占21.16%,41-50岁的被调查者占18.84%,50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占6.36%,工作0-5年的被调查者占48.99%,工作0-10年的被调查者占66.12%,工作0-20年的被调查者占84.96%,如表2所示。

四、结果分析

问卷回收后,通过分析,结果如下:

(一)居民创新意识分析

1.创新认识。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山西省居民已经认识到创新的价值。关于是否应当鼓励小学生参加创新活动,52.87%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同意,31.16%被调查者表示比较同意,表示不同意观点的被调查者仅占3.88%,关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否应该将一部分精力用于创新活动,71.47%的被调查者持同意的观点,表示不同意观点的被调查者占6.12%,持中立观点的被调查者占22.40%,若有资金支持以及有好的点子,62.33%的被调查者表示,会更倾向于自主创新创业,而表示不同意的人数仅占9.15%,如表3所示。

2.创新准备。(1)创新经验积累。在创新经验积累方面,山西省居民的创新经验积累情况较好。被调查者中,89.61.%的人会通过创新来让生活更加便利,40.39%是从不做类似的事情。关于是否愿意参加创造、发明类比赛的问题,统计结果表明54.03%的被调查者愿意参加创新类的比赛,如表4所示。(2)创新活动准备。山西省居民在创新活动准备方面略有不足。在1290份问卷中,11%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关注本地区的科普活动和各种创新活动,19.53%是比较关注,而不太关注和不关注的人数也占不小的比例,分别是28.84%和13.10%,被调查者中,4.96%的人表示非常了解“城市转型发展”的相关话题,24.73%的人表示比较了解这一问题,而不太了解、不了解人约占32.1%,如表5所示。

(二)创新环境分析

总体来说,山西省城市创新环境总体较好,但在城市知名度和企业发展水平方面居民认可度相对较低。有28.91%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当前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合创新创业,表示不同意的人数占19.84%;30.93%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当前所在城市的教育水平,适合创新创业,认为其当前所在城市的教育水平不适合创新创业的人数占17.36%;有27.05%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当前所在城市的名气,适合创新创业,不太同意、不同意的人数占23.49%;29.77%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当前所在城市的企业发展水平适合创新创业,不太同意、不同意的人数占21.24%;仅有32.09%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当前所在城市的服务水平适合创新创业,不太同意、不同意的人数占20.08%。如表6所示。

按照地域统计来看,太原市的创新环境最好,各项指标得分也较为均衡;运城、晋城、晋中、朔州、阳泉在创新环境方面较好,而大同、临汾、长治、忻州和吕梁则得分较低。

太原市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知名度、城市企业发展水平,城市服务水平五个方面均得分较高,均在3.2分以上;大同市仅仅在城市教育水平方面达到3.2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知名度、城市企业发展水平,城市服务水平方面得分较低;阳泉市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市服务水平方面得分较高,在城市知名度和城市企业发展情况方面得分较低;长治市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知名度、城市企业发展水平,城市服务水平五个方面得分都比较低,均在2.9分以下,晋城市在教育水平、城市企业发展水平,城市服务水平得分在3.2分以上,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知名度也在3.1分以上;朔州市在企业发展水平和城市服务水平方面得分较低,忻州市在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知名度这三个方面得分较低,在3分以下。吕梁仅仅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得到了3分,晋中市较为均衡,各项指标均在3分以上,临汾在城市知名度得分较低。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普通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山西省居民创新意识和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山西省居民的创新意识水平整体较好。对山西省居民创新意识的两个因素分析发现,在创新认识方面,大多数山西省居民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在创新准备方面,山西省居民的创新经验积累情况较好,相比之下创新活动准备水平则略有不足。

其次,山西省城市创新环境总体较好,但在城市知名度和企业发展水平方面居民认可度相对较低。

第三,按照地域统计来看,山西省11个地市创新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太原市的创新环境最好,运城、晋城、晋中、朔州、阳泉在创新环境方面较好,而大同、临汾、长治、忻州和吕梁则得分较低。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对于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政策启示在于:

一是通过研究发现,居民对创新活动和创新政策关注不足,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力度,从而提升居民的创新意识。

二是不同地区的创新环境有一定差异,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根据特定地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措施,才能有效改善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小迪.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 Basaduer, M& Hausdorf, P.A., Measuring divergent thinking attitudes related to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innovation man work agement[M].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996(9)

[3] 张华,张庆林.企业家创新意识与企业创新潜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

[4] 李彦,孙永清.大学生创新意识与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2(3)

[5] 李苑凌.重庆市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新人格及其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7

[6] Ford, C.M., A theory of individual creative action in multiple social domai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6(1)

[7] Edward de Bono. Serious creativity[J]. The Journal for Quality and Participation, 2011(3)

[8] 徐延辉,兰林火.社会质量视域下城市居民创新意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4)

[9] 宋春艳.基于知识创新理论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构建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3(5)

[10] 王世波,王铁男,王成等.个体差异中创新意识与自我价值对IS创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1)

[11] 王缉慈.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J].经济地理,1999(1)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4)

(作者简介:刘浩洲,硕士研究生,从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任利成,教授,博士,从事电子商务研究。)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创新环境调查研究创新意识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实现苏北经济行稳致远发展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分析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