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挑战研究*

2016-01-05王强芬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数据

王强芬

(桂林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挑战研究*

王强芬

(桂林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大数据意识,掌握大数据技术,提升数据加工能力,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大数据;思政课教师;思想道德意识培育;教学能力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09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人工智能、PC等数据来源或数据承载方式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大数据”时代正迎面而来。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正接受着大数据时代提出的新挑战,同时也给人们洞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哈佛大学社会学Gary King教授曾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高校作为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充分运用的前沿阵地,大数据时代也必将引起高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变革,自然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人们一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有分析称,到2013 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预计能达到大约1.2泽字节,如果把这些数据全部记在书中,这些书可以覆盖整个美国 52 次;如果将之存储在只读光盘上,这些光盘可以堆成5堆,每一堆都可以伸到月球。而且这一数据量还正在急剧增长。大数据时代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必然结果。大数据的特点是数据体量巨大、类型繁多、密度低与速度快,它的特征可以用“4V”来概括,即 Volume(容量)、Variety(种类)、Velocity(速度)和 Value(价值)。学者涂子沛在《大数据》一书中说:“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大数据一是指数据大到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进行抓取、管理和加工的数据集合;二是指海量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挖掘与运用的全新技术体系。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大量的数据,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因此,挖掘大数据价值、提供大数据服务的能力,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迅速发展,网民在网上产生的信息数据量出现爆炸式的增长,这些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的信息,需要人们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并创造新的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面对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交流方式,也给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海量数据的产生,要求高校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挖掘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带来了挑战,其面临的挑战有两个方面。

(一)对思政教育传统模式的冲击

随着大数据的来临,信息的传播逐步摆脱了政府、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控制,这类海量信息给大学生的影响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些信息通过网络深深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而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熟却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其是非分辨能力较弱,极易受不良因素影响产生价值观偏差。如果我们还只满足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会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大大降低。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探索适合的思政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严重挑战。

(二)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的挑战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掌握理论教育素材,处于信息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思政课教师的信息优势逐渐丧失。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以及其传播的广泛性使大学生每天都在接受新鲜事物,他们的思想动态也越来越难把握,这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的效果降低。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缺乏收集和利用大数据的意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网络、录像片、图片、电子教案、仿真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有不少思政课教师还经常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QQ 、网络课程等多种网络交流平台,设计教学案例、布置课程作业、搜集校园时事舆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等。但他们还没有进一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分辨出学生的行为模式、兴趣偏好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教学的意识。实际上这类网络平台每天产生的照片、视频、对话留言、网络日志、电子邮件等构成的大量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思想情况、情感走向、行为动态和价值选择,包涵着丰富的教学信息和规律性的内容,需要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地挖掘与处理。

第二,缺乏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的能力。有的教师在网络随意浏览,导致时间大量流失,并且抱怨无法发现想要的资源;有的教师即使有了解学生需求的意识,也没有能力在大量的信息数据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知如何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较缺乏收集数据、过滤数据、分析数据、呈现数据的能力,其本质是教学信息处理能力差的表现。这就迫切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信息处理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能从海量数据、多样数据里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对数据获取、传递、处理、利用等能高速高效地进行。在大数据时代,缺乏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挖掘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其实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不足的表现。因为,一个处于大数据时代中的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会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对自己教学过程、方法和效果的分析、诊断教学中自己的行为、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选择出适合自己特长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各类网络平台的交流反馈反思学生的学,反思学生本节课有没有学、有没有学会,这可以帮助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也是未来社会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第三,思政课教师的数据资源再加工能力薄弱,不知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正如《大数据时代》的作者Viktor Mayer-Schönberger所说,大数据“是一场思维的大变革,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做大数据,并得到不一样的结果与好处”。在大数据4个特征中,Value(价值)是人们最看中的,大数据背后的意义才是人们的目标。因此,挖掘大数据价值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大多数教师对数据只停留在传统的统计分析水平上,还不懂得如何“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做大数据”。实际上,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揭示学生的生活习性、心智状况、行为规律、个性特征等,并以此发现教学的深层次规律并以之指导教学。

三、应对策略

(一)强化思政课教师的大数据意识,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要利用和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广大高校教师和管理者清醒地认识到大数据对学习、生活、工作的价值和影响。思政课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数据是大数据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源泉。正如麦肯锡在全球研究所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中所说:“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只有有了强烈的数据意识,才能高度重视对大量的、多维的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因此思政课教师需要提高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性,主动收集、整理信息数据并认真分析。例如,通过对近些年人才招聘单位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可以明确不同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求职环境的变化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能力。教师大数据意识的树立,其本质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更新,从过去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翻转”课堂,以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教学,当好学生学习的参谋与引路人。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人人网、腾讯 QQ、微博、微信、博客、BBS等网络个人空间,经常性地开展网上交流互动,以获取更多、更直观、更有意义的信息数据,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热点与盲点,对学生的学习给予个性化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引导大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各种大事件,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培训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利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

通过培训,使思政课教师能利用科学的信息化手段收集、存储、分析并利用海量数据指导教学。在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只具备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备课讲课的能力是不够的,还应具备驾驭网络技术、整合资源的能力,懂得收集、存储、分析并利用大量数据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加工数据丰富课堂内容等能力。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应开展统计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尽快掌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如让思政课教师利用所学的大数据专业处理技术对学生QQ群话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的变化,从而可以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和课堂管理等,不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与参与度,争取在现有的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型

另外,加强思政课教师的数据安全意识与相关的技术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护学生的相关信息不被泄露,以免被其他机构和人员恶意使用?信息数据如何利用才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信息分析的结果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信息分析结果在什么范围公布才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些信息安全的问题需要高校及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也应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开展相关培训。

(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据加工能力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我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之一。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对数据的“加工能力”,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这要求思政课教师能够广泛地从多种信息源中去接受与教学有关的、有用的信息;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能够把这些信息统计、描述、简化、归类、存档、联系、发挥,也就是把这些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大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价值观、方法论”。思政课教师要确立这样的价值观,运用这样的方法论,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还可以开掘和扩大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这些都有利于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钟瑛,张恒山.大数据的缘起、冲击及其应对.现代传播,2013(7):105.

若英.如何理解大数据.红旗文稿,2013(11):39.

涂子沛.大数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59.

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求是,2013(4):47.

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江淮论坛,2013(4):189.

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教育研究,2013(6):67.

[收稿日期]2015-04-16

[作者简介]王强芬(1979-),女,湖南资兴人,桂林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医学哲学研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7-0042-03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桂教科研〔2014〕14号):桂林医学院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大数据
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