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调查与思考*——以山西省晋中市X县为例

2016-01-05田志梅赵秀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党员年龄结构

田志梅,赵秀芳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调查与思考*
——以山西省晋中市X县为例

田志梅,赵秀芳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要]党员的年龄结构是评价党员队伍素质的要素之一。通过对X县12个乡镇进行的实证研究,形成了关于农村党员年龄结构的认识与思考。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X县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呈现出党员队伍老化,年龄、党龄结构不合理等明显的问题,影响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改善该县农村党员年龄结构,提升农村党员队伍质量,县、乡两级党委要对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在进行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同时,要切实保障农村党员的权利。

[关键词]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基层党组织建设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7.003

据中共中央组织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已有党员八千多万,其中农村党员两千多万,占了约四分之一的数量。农村党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作为农村地区的先进分子,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担当着排头兵的重任,同时也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从微观着手对山西省晋中市X县12个乡镇的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与思考。通过个案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农村党员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加以解决,才能更好地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

一、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员队伍趋于老化,党组织内部失去活力

1.农村党员年龄结构的现状分析。据普查和调查资料,截止2012年,X县共有12个乡镇,基层党支部403个,其中农村(行政村)372个,社区31个,共有农村党员14563名,农村党员占全县党员总数的18.9%。党员队伍年龄结构: 35岁以下有1869名,占农村党员总人数的12.8%,36—59岁的有7264名,占49.9%,60岁以上的有5430名,占到了37.3%。表1则是最近5年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县6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比例,2009年比2008年同比上升了1.3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9年同比上升了0.3个百分点,2011年比2010年同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2012年比2011年同比上升了1.9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表明了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不仅处于老化状态,而且老化状态还存在着上升趋势。

表1 2008—2012年X县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 单位: %

从表2看出在全县12个乡镇中,60岁以上的农村党员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30%,其中D镇60岁以上的党员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5.8%。

2.农村党员的党龄状况分析。表3是根据人口学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按入党时间来研究党员的年龄结构。入党10年以下的属于年轻型,入党11—34年的属于成年型,入党35年以上的属于老年型。数据表明,该县的老年型占到了39.9%,年轻型占到了31.5%,成年型只占28.6%。原则上,年轻型党员应占全体党员的20%以下,成年型党员应占60%以上,老年型的党员应占20%以下。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党的活力与稳定,也才能确保党的先进性。而该县的老年型党员比标准高出了19.9%,可见老年型党员的比例偏高,成年型党员比例过分偏低。

表2 12个乡镇的农村党员年龄结构 单位:%

表3 X县党龄状况 单位:人,%

无论是从党员的年龄结构分析还是党龄分析,种种数据都表明了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处于老化状态。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老化给基层党组织带来了以下问题。一是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根据农村的特点,党的活动日和小组会大多安排在晚上,但一些老党员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往往不能参加。这样就会造成缺席人数过多,讨论问题也无法形成决议。二是有些老党员已经成为被赡养的对象,往往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因此,受家庭和子女的影响较大,对党内外的一些矛盾难以客观处理。三是少数老党员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基本上脱离了农业劳动,和群众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很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党员队伍缺乏新生力量,党组织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

截止2012年底,该县3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有1869名,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比例为12.8%。表1的数据表明了在该县农村党员队伍中,年轻党员所占农村党员总数比例小,而且最近5年所占的比例还呈现下降趋势。可以看出,年轻党员无论是在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例,均为绝对少数。

在全县12个乡镇中,18—35岁的农村党员所占的比例偏低,主要集中在9.9%—15.6%范围内。其中D镇35岁以下的党员所占的比例最低,只有9.9%(见表2)。

农村党员队伍中年轻党员偏少,会使农村党组织内部缺少新生力量,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再者农村党员后备力量不足,在党支部换届选举时,会出现缺少甚至没有后备干部的问题,选来选去还是原先的那几个党员,使农村党员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以C镇为例,过去部分村选村干部非常犯难。在第五届村委会和党支部换届时,有21个村选不出村干部,其中一个村三年七个党员轮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青年党员是农村党组织未来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党员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有无接班人和由什么样的人来接班的严肃的政治问题。但目前青年党员力量薄弱的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农村快速向前发展。

(三)农村党员在各年代发展不平衡,党员内部结构不合理

从入党时间来看(见表4),1940—1949年入党人数为338名,1950—1959年入党人数为490名,1960—1969年入党人数为2042名,1970—1979年入党人数为3118人,1980—1989年入党人数为1717名,1990—1999年入党人数为2320名,2000—2012年入党人数为4538名。50年代比40年代的入党人数增加152名,60年代比50年代同比增加了1552名,70年代比60年代增加了1076名,80年代比70年代减少了1401名,90年代比80年代增加了603名,2000年至2012年比90年代增加了2218名。这些数据表明,在各年代农村党员发展的数量都不同,但基本呈现增长趋势,只有在80年代时出现了负增长。

通过历时分析,全县在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时期入党的人数有846名,仅占党员总数的5.8%。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的党员有6877名,占到党员总数的47.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入党的有6840名,占到党员总数的47%,其中1980—1989年有1717人入党,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入党总人数的25.1%。1990—1999年有2320人入党,占33.9%,2000—2012年有4538人入党,占41%。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1940—1959年入党人数偏少,1960—1979年入党人数最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入党人数增加,但1980—1989年入党人数所占比最小。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的党员所占比重最大。而这些党员大都是过去的生产队干部,受“左”的影响较大,其中一些党员由于学习不够,排斥新生事物,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到位,仍然留恋于过去的“一大二公”,以至于和群众产生距离,很难贯彻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这些党员文化程度不高,致富能力差,很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表4 X县在不同年代发展农村党员的状况 单位:人

二、影响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问题之原因分析

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且也有突出的现实原因;既有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就此次调研活动而言,笔者发现影响该县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的原因

从该县70多年的党组织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是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党人员偏多造成的。这一期间入党的党员占到该县党员总数的47.2%,其中D镇在1980年以前入党人数的比例最高,达到了50.2%;另外,老年型党员(入党35年以上)占到了39.9%,这些党员都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即文化大革命期间入的党。过去政治斗争时期重视党员发展,而发展党员的重要指标则是通过政治活动,看一个人的政治表现,阶级斗争观念强不强;而对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群置之不顾。该县的党员发展史也符合这条规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大量具有阶级斗争观念的人发展为党员。

(二)青年党员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表1可知,2012年该县35岁以下的农村党员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比例为12.8%。而且在此之前,这一比例逐年下降。这些数据都表明青年党员无论是在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例,均为绝对少数。造成青年党员发展步伐缓慢既有客观原因,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也有主观原因,如个人价值观取向的变化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价值观取向的变化。过去,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青年把党作为自己政治生命的第一需要积极对待,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而引以为傲。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某种程度的负面影响,致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出现了偏差,多数年轻人想的是如何挣钱,滋生了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倾向,由此造成组织观念淡薄,入党要求不强烈。

2.流动人员偏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还有一些青年出去投亲靠友。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一大批青年外出读书升学;还有一些青年参军。以上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发展党员缺乏对象、后继无人,所以,从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各乡镇入党人数都以不同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3.党组织发展党员的力度不够。一是一些党支部成员思想意识落后,存在着害怕下一代长大会威胁自己位置的顾虑,害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故意压制人才,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发展党员,并没有把一些能力强、觉悟高的青年吸收到党组织内部。二是宣传不到位,不积极去培养先进分子。很多农村党支部认为发展党员完全靠自愿申请,致使广大农民群众缺乏对党组织的深刻认识,缺乏入党的积极性。很多农民认为是否入党无所谓,入党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实质利益,还会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

(三)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经济建设时期忽视党员的发展,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和改革开放初期尤为明显,在这两个时期发展党员的人数仅占很小的比例。

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以获得土地。1950—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方针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广大农民积极经营新分到的土地,一心一意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无心顾及思想建设,政治诉求不高,很少有人申请入党。1953年又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虽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忽视了政治建设,致使全县在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时期入党的人数只有846名,占党员总数的5.8%,党员发展出现断层状态。这就难以保证党的队伍的稳定与活力,难以确保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沿海一些城市利用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一些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去沿海城市务工,从源头上减少了入党人群的数量。所以在1980—1989年入党人数仅为1717名,仅占党员总数的11.8%,并且80年代比70年代入党人数减少了1401名,各乡镇的入党人数也都以不同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三、完善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的建议

X县农村党员年龄结构出现的这些问题,在其他地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党员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党能否巩固其执政地位、能否将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大问题。因此,做好农村党员年龄结构的优化建设,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于农村党员现存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优化农村党员年龄结构的途径,从而更好地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县、乡两级党委要对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高度重视

1.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明确办事程序,改进领导方式,稳步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县委组织部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统筹全县发展的工作,对个别出现偏差的乡镇给予及时指导。乡镇党委要确实负起责任来,帮助监督农村党支部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强化“不抓发展党员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坚持“绩效挂钩、激励先进、缩小差别、提高报酬”的原则,对全县行政村在职的党支部书记实行“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的岗位报酬结构工资制,用制度来保证发展党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2.县委在带领全县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政治文明建设。县委要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党员发展规划,努力把党员的发展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学毕业生回乡,使村官政策具体落实。通过政府为大学生搭建平台,从而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在农村中也能很好地发挥,如把这些大学生发展成为党员,就为党在农村增添了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制定“靠待遇留人,靠能人兴村,靠规矩管事”等相关优惠政策,以便吸引在外打拼、有胆识的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并把这些精英培养成为党员,为党增添新鲜血液。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

1.提高青年农民的政治觉悟,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使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可以应用各种宣传方式教育群众,如利用广播、墙报、村务公开栏等,还可以把反映党员先进事迹的电影在农村播放,加深农民对党的认识,提高政治觉悟。

2.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入党光荣、入党自豪”的社会风气,让这些正确的思想占领青年人的思想领域,从而改变一切向“钱”看的错误价值观。塑造好的党员形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开展“党员形象工程”“党在我心中”等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年看到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这样可以吸引广大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激发农村青年的进步意识。

3.破除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保守落后思想。农村各级党组织要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要转变以前那种“怕有了青年党员,丢了权”的错误观念。要全面辩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青年人,心胸宽一些,眼光远一些,让那些够标准的年轻人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而及时地更好地为党“输入”新鲜血液。

(三)切实保障农村党员的权利,解除入党后顾之忧

1.要切实保障农村党员的经济权利。对于一些年老体衰的老党员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要给予一定照顾,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发挥他们的优势,参与议事、定事、监事,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对一些事情提出正确、合理的建议。

2.要切实保障农村党员的政治权利。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使广大农村党员切实参与到村干部的选举、农村社会事务的决策当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享有的权利,而不是徒有虚名,从而更好地履行党员义务。

(四)统筹乡镇区域发展,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1.要打破禁锢的思想格局,实行帮扶策略。从跨区域选人入手,鼓励和支持发展较好的乡镇、村的党支部书记到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村兼任支部书记,实行农村干部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任职。这样的帮扶政策,在统筹区域之间农村党员发展的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会促进全县党员的发展工作。

2.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政治的发展。牢牢把握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不能忽视政治文明的建设,要有全局的发展意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要把那些致富带头人培养发展成党员。另外,对于那些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较高的优秀农民群众,特别是毕业大学生,要积极吸收他们成为党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帮助老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继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又要严把质量关,把一些有思想、有文化的先进青年吸纳到党的队伍中,为党增添新鲜血液;还要把党的大门敞开,运用各种渠道统筹党员的区域发展,不断壮大党员队伍。通过多管齐下,从而使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老中青比例协调,发挥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1] 郑会霞.关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思考.学理论,2012(21):47-49.

[2] 胡如义.不断加强农村党员队伍管理 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先锋队,2011(12):47-48.

[3] 王同昌,石本惠.保障农村党员权利的价值、问题及对策.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1):50-55.

[收稿日期]2015-03-24

[作者简介]田志梅(1991-),女,山西昔阳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赵秀芳(1978-),女,山西昔阳人,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2;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7-0013-05

A Survey of Age Structure of the Rural
Party Members and Considerations
——AcasestudyofXCountyinJinzhongCityofShanxiProvince

Tian Zhimei,Zhao Xiufang

(Colleg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4,China)

[Abstract]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membership is one of the elements related to troop quality of the party member. In this paper, 12 towns of X county have been chosen in the empirical study, and thus arrives at the understanding of age structure of the rural party members. Due to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asons, the age structure of rural party members in X county presents obvious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 quality of rural party members in the team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first, the party committees at county or township leve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arty members; second, ideas of farmers should be changed; and third, it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rights of the rural party members.

[Key words]the rural party members;ag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临汾地区农村党员结构调查与思考”(201310118001);山西省软科学“山西乡村治理机制问题研究”(2013041008-0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党员年龄结构
具有年龄结构的麻疹传染病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的实效
具有Markov调制的随机年龄结构种群系统半驯服Euler法的指数稳定性
高校学生党支部干部队伍建设的瓶颈及创新维度
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加强国有企业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及举措
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国有石油企业创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