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6-01-04李芸何俊杨帆

文教资料 2015年24期
关键词:启示职业教育

李芸 何俊 杨帆

摘    要: 德国“双元制”是闻名世界的先进教育模式。通过三个月的短期研修,作者深入学习了“双元制”教学模式,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双元制教育    职业教育    启示

一、研修项目背景

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内选拔一批一线教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参加为期3个月的“高等教育教学法研修项目”培训。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提高地方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德国以工业发达著称,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并率先进入工业4.0时代。1871年德国统一,唯独教育、文化由各州自治,因此德国16个州的教育文化各具特色。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位于萨克森州城市德累斯顿,成立于1828年,是德国11所精英大学之一,现有14个系(类似于国内学院),113个学院(类似于国内专业)和研究中心。1924年其成立职业教育学院,并获得第一工程教育硕士学位授点。在每年的教育发展排名中,德累斯顿每年排名第一,可见其教育的先进性。通过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结合“双元制”的教学特点,提出几点适用于我国职教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二、国内高职院校教学现状

从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和支持,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仍然较低,生源成绩普遍较差,进入职业院校成为无奈的选择。职业院校的吸引力不足,除了家长对职业教育认知的偏差之外,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

1.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院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场所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场地,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在短期内具备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和能力。而在对企业的调研中发现,新入职的毕业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短期3个月,长达1年。毕业生问卷调查反馈也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学的一些知识很少用到,或根本用不到。我国虽然提出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然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考试也是课堂知识为主,许多课程仍与实践脱节。学生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与社会接触太少。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培养过程并没有做到“按需培养”。

2.教学面广且知识缺乏融合。以一般高职院校机电专业中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三大块,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通识课包括思政课、文化基础课、体育课、公选课等;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综合实践课主要有金工实习、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课程种类多,知识面广,但相互间联系较弱。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课程为单位,教学目的以掌握知识为主,知识的应用要求或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这样安排教学没有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不能体现生产实际的需求。教师虽然教了学生很多知识,但由于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学生很难在实际应用中灵活使用。

3.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性。自1901年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法国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接近总数的一半,其根本原因在于德国教育的成功。我国的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密集的知识灌输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被削弱,由此形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可能因其创新动手能力较差,团队意识薄弱和人际沟通能力不强等弱点,难以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

三、德国双元制教学特点

“双元制”最早出现于德国职业学院,在组织和教学上的结构包括多个一一对应的基本要素,如企业与职业学校、实习车间与课堂、培训企业的培训大纲与课堂教学的教学计划、学徒与学生、职业教育法与学校法、培训合同与义务教育法等。“双元制”为三年制,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参加两次由工商联合会(IHK)组织的考试,一次在1.5年,另一次在3年后,两次考试均以解决实际工作任务为目的。学生考试合格可以获得IHK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双元制”院校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凭证。“双元制”教育有以下特点。

1.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双元制”由企业招生,企业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月付给学生工资,同时企业选择相应院校联合培养学生。企业与职业院校协商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实际,按岗设需地培养学生。学校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企业负责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还必须根据合同要求在企业服务2年及以上时间。这样的培养模式完全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互动频繁,沟通良好,既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又使企业得到所需的员工。

2.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安排教学。“双元制”的授课内容设置弱化了独立的课程,而是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为导向,整合相关知识,搭配相应实践设备,实行模块化教学。在教学中设立典型工作任务,按照执行过程,重在分析工作委托、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工作中的工作对象和工具。提炼各环节需要的知识,教给学生,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学生每周有2天时间在学校学习,3天在企业实践,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在实践中将知识内化,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3.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德国职业院校教育对学生的期望值分析中,不仅希望学生能够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任务分析、执行、检查,更提出学生应该获得对工作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例如完成一个简单的“订相框”的工作任务,学生应具备分析订相框的具体要求,使用合适的工具执行订相框的动作操作,检查相框是否牢固的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反思,是否有其他方法或者工具,怎样操作能够节省体力、节省材料,是否可以发明一种设备使订相框这项工作变得更加轻松,等等。引导学生反思,其实是在培养学生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能获得自身经验的总结,更有可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值得借鉴的方面

我国从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逐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在2005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同时第一次提出“顶岗实习”的要求。即要求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工厂顶岗实习,完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共同组织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校与企业没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学生实习期间,学校很难与企业共同安排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现有情况,并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1.政府鼓励企业展开“双元制”招生。德国“双元制”的一个独有之处是企业招生,将学生送到职业院校培养,因此学生培养完全按照企业需求进行,从而避免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德国法律要求德国所有企业参加德国工商会(IHK),工商会具有立法和主权职能,对专职人员惩戒管理,负责组织和制定职业教育的标准并负责考试等。“双元制”学生毕业要从IHK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见IHK对企业和学生具有双重约束作用。我国可以效仿德国成立工商会,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引导,鼓励企业开展“双元制”招生。企业作为用人单位,按照自己的需求联合高校,培养适合企业生产、管理需求的毕业生。按照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一定是符合企业需求的,也一定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合格高技能人才。

2.改变教学模式与市场接轨。我国众多高校在积极寻求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改变之前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模式,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职教模式。除了前面提到的“双元制”模式外,还有问题导向(PBL)模式,CDIO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等等,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批国家示范型高职院校,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创立“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创立突出学生主动性的“学教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天津中徳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日本、西班牙三国深入合作,引进上万套先进设备和实用仪器,以国际合作为依托,校企合作为支撑,“订单班”培养为手段,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其不断探索“项目化教学”、“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等教学模式,创立学校、企业、学生为主的“三位合一,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实用型人才。纵观教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的高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缩小教学理论与企业实践的差距,这也是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现在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国家需要创新思维来发展和进步,企业需要创新思维来生产出让生活更加美好的产品,每个人需要创新思维来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要打破常规的思维习惯,采取多向思维法,可以是按照逻辑规律的顺向思维,也可以是倒着来的逆向思维,还可以是抓住人们追求的心理思维,如,替换思维、发散思维、否定思维,等等。在日常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比如在课堂中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学生思考;使用曼陀罗法,利用像九宫格一样的图片,将主题写在中间,由主题引发八个联想;其他训练方法还有优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检查表法、目录法,等等。把创新培养作为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会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感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为高职教师培训所作出的努力,感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夏成满.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05(1).

[2]郑炎华.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职教新观察,2009(9).

[3]王名,李勇,黄浩明.德国非营利组织[M].清华大学出版社.

[4]陈宇媚.基于“做中学”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5(4).

基金项目:

1.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2015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研修项目

2.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TSZY201302)

3.衢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XM201311)

猜你喜欢

启示职业教育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