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产业链视阈下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探讨

2016-01-04胡秀丽

文教资料 2015年24期
关键词:模式探讨馆际互借

胡秀丽

摘    要: 生态产业链具有自然扩大资源,提高资源生产率,增长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系统创新活动。随着产业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信息机构之一的图书馆,社会职能逐渐趋向多元化、产业化。因此建立生态产业链视域下的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是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保护人类文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生态产业链    馆际互借    模式探讨

生态产业链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进行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1]。随着我国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型学科不断出现,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呈现多样化,再加上出版物价格突飞猛涨,单个图书馆在经费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馆际联盟,采取馆际互借模式,达到资源共享,满足读者多样性需要的目的。因此建立生态产业链视域下的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是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保护人类文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有力保障。

1.生态产业链内涵

1.1生态产业定义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指家(house)或者生存环境。简而言之,生态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2]。当前,生态学理论已经衍射到社会各行各业,人们常用“生态”定义一些健康、美好、和谐的事物,如生态食品、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标准等。生态指向物种的多样性和平衡性。

产业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3]。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以技术经济为基础,同类属性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在供求、企业、效益等方面的关联。各产业部门从不同角度关联和相互对接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关联和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均衡及和谐发展[4]。

生态产业链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储量为宗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能和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进行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1]。

1.2生态产业链的基本要求

1.2.1有利于扩大资源存量

生态产业链有利于扩大资源存量,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对各产业部门具有无形约束力的特点,开发与运行原则和宗旨必须以维护和保持整个生态产业系统的良性循环,以获取最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扩大生态圈内自然资源为归宿,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能力。

1.2.2有利于提高资源效能

生态产业链有利于提高资源效能。生态产业链通过对产业各部门之间的链口设计和实施,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能,从而在产业整体层面上保障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生态产业链运行的终极目标。

1.2.3符合社会长期性发展需要

生态产业链必须符合社会长期性需要。同属性的各产业部门都具有社会属性,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应该具有社会性,即它根据社会发展的长期性需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环节建立合理的商业秩序,维护和保障生态产业链上各环节有序发展。

1.2.4具有创新性

生态产业链具有创新性。生态产业链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生态经济为约束力,对两种以上同属性的不同产业之间链接口的结构、运行、管控模式进行规划和设计,并设计出符合生态产业化理论和运行规律的,在技术、管理和制度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的系统创新工程。

2.生态产业链视域下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

图书馆馆际互借是单个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服务模式之一,本质是通过馆际互借对处于独立、分散状态的文献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和组合利用,这种调配和组合有利于扩大单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存量,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是适应社会长期性发展需要的创新活动。依托生态学及产业链理论,根据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相关环节在服务链环上所处位置可构建横向产业链馆际互借模式、纵向产业链馆际互借模式及混合产业链馆际互借模式。

2.1横向产业链馆际互借模式

横向产业链原理指选择同类同属性企业中的优区位企业为中心,对链环上同类同属性的其他企业进行约束,以提高企业的集中效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强该产业链对市场的控制力,以提高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5]。

图书馆服务亦可根据横向产业链理论构建横向馆际互借模式。即以区域性的同类同属性优区位图书馆或文献提供中心作为资源收藏和服务的集中点,对图书馆资源共享产业链上相关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其他图书馆或文献提供中心与之共同组建馆际互借服务网络,参网成员单位均可向其他馆或中心索取所需文献,同时有义务为其他成员单位提供文献互借服务[6]。如2009年组建的“福州大学城图书馆联合体”就是以福州大学为优区位,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江夏学院、闽江学院等8所高校构建的横向产业链馆际互借模式[7]。

2.2纵向产业链馆际互借模式

纵向产业链原理指相关产业部门构建上下游企业关系链,上游企业以纵向形式向下游企业施加约束力,统一监管,使之形成一体化或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最终通过产量或价格控制,实现纵向产业利润最大化[8]。

根据纵向产业链原理,为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图书馆界可建立由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或文献供应中心集中向下游信息服务部门提供文献保障服务。即下游信息服务部门直接向上游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或文献中心提出申请,上游部门通过自身馆藏或从他馆收集文献信息后提供给申请方。如国家级的图书馆或中心要对下游地方图书馆藏随时监控,并及时拾遗补缺,对下游馆的联合编目、统一管理标准等。

2.3混合产业链馆际互借模式

混合产业链原理指和本产业紧密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或约束,既包括横向整合又包括纵向整合,是两者的结合。

信息行业内非同属性的信息部门联盟的馆际互借模式符合混合产业链原理。如加强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研究所和科技情报部门之间的合作,扩大资源共享范围,满足读者需要。高校图书馆硬、软实力相对雄厚,公共图书馆普及性、大众性相对较强,研究所和科技情报部门专业性相对较强。因此,通过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研究所和科技情报部门等非同属性的信息部门横向联盟合作,以及同属性信息部门合作,如不同高校的联合,不同研究所的合作,不同公共图书馆的合作等,从而形成较完整的综合性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资源互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

3.构建生态产业链视域下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的意义

生态产业链视域下构建的新型横向、纵向和混合型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协调了各馆的资源配置,自然扩大了单个图书馆文献资源存储量,最大限度满足了读者的需要,对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是有利于降低图书馆建设成本。新型馆际互借模式通过馆藏、人力、技术等资源共享,极大地降低了馆舍建设、文献信息采购、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成本投入,本质上实现了1+1>2的价值增值效应。二是有利于图书馆新产业的出现。为满足读者多样性的需要和提高馆际互借质量,图书馆应将文献信息进行再生产,加速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社会生产力,产生和增长社会经济效益。随着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为适应新学科、新用户的需要,图书馆通过设计与开发,将文献信息进行深度加工,重新调整文献信息的“流”与“序”,形成新的文献信息交集。四是有利于打造“区域文献信息品牌”。由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历史、地理等各有不同,图书馆根据区域优势,建立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举办特色专题讲座,从而打造出“区域文献信息品牌”。如东北的“长白山专题文化讲座”,广西的“桂东南文化专题讲座”、“少数民族文化专题讲座”,四川的“戏剧文化专题讲座”等。五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随着产业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图书馆的社会职能逐渐趋向产业化,并被纳入经济学范畴。图书馆对文献信息的再加工,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也是图书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之,在产业信息化及信息产业化的新时代,构建生态产业链视域下的图书馆馆际互借模式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文献信息存储量,形成区域品牌。是馆际之间合作、资源共享的科学、合理、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图书馆自身生存能力和适应社会长期性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06.

[2]尹泽凯.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导向及实践研究[J].建筑与环境,2011.01.

[3]杨晓晨.竞赛表演产业价值链整合及其发展路径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01.

[4]叶问.八百客:走在云端的SaaS实践者[J].程序员,2009.12.

[5]龚建立,顾炎.我国汽车制造业产业链整合模式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26.

[6]闫秀芳,周玉玲.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传递服务[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7]姚加惠.福建高等教育“立交桥”构建路径探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8]杨晨鸣.决胜未来,赢在产业链[J].中华纸业,2011.17.

本论文属于玉林师范学院校级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问题研究》(2012YJD08)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模式探讨馆际互借
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模式探讨
“先学后教”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研究
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证券化模式探讨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及其启示
电子全文数据库订购协议中的馆际互借条款之研究
影响我国馆际互借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
馆际互借在ALEPH中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