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案例研究——工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经验与启示

2015-12-30李建伟,包月阳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

引用格式:李建伟,包月阳.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案例研究——工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7):1-8.

Citation format:LI Jian-wei, BAO Yue-yang.Case Studies of Developing of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n China: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oup in Developing Mixed Ownership [J].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5(7):1-8.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案例研究——工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经验与启示

李建伟1,包月阳2,3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社会发展研究部,北京100010;2.中国发展出版社,北京100037;

3.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44)

摘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协调发展。哈尔滨工大集团从一家高校园区企业发展为涉足多个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混合所有制大型企业集团,其发展的关键是大胆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实施了“股权形态多样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战略,构建了一套“尊重市场、看重人才、注重文化”的高效管理机制。工大集团的实践对新时期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工大集团;现代企业制度

收稿日期:2015-04-21

作者简介:李建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研究领域: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包月阳,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国研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15.07.001

中图分类号:F121.21

收稿日期:2015-03-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汉语语句系统的形式语义学研究”(12XJA740007);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基金项目“汉语‘有/没有’式比较句的逻辑语义分析”(校研字[2014]7-3号)

作者简介:李林珈(1989—),女,四川渠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刘海燕(1969—),女,四川巴中人,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形式语义学。

Case Studies of Developing of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n China: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oup in Developing Mixed Ownership

LI Jian-wei1, BAO Yue-yang2,3

(1.Research Depart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Beijing 100010, China; 2.China Development Press, Beijing 100037, China;

3.Guoyan Culture Media Co.,Ltd., Beijing 100144, China)

Abstract:To develop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s beneficial to enhance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o strengthen the state-owned economic control and influence,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complemen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 variety of ownership economy from each oth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oup developed from a college logistics enterprise to a large mixed ownership enterprise groups with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several fields, and its bold breakthrough from the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 hurdles is crucial and then it implemented the mixed ownership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quity form stock rights diversific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t built a set of effici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respect the market value the talent and emphasis the culture”. The practice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oup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mixed ownership reform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mixed ownership; reform experienc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roup;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出台了很多政策并开始进行有益的探索。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提升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协调发展。在过去二三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许多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已有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当下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哈尔滨工大集团自1992年成立以来,利用哈工大的人才、科技优势,通过自身的资本运营,成为产权分布多元化、产业形态多样化、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混合所有制大型企业集团。其发展的关键是大胆突破传统体制机制障碍,实施了“股权形态多样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战略,构建了一套高效管理机制。

一、工大集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

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工大集团”)由成立于1992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而来,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工大集团已成为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业务多样化、资产规模庞大、具有较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大型企业集团。

(一)股权结构从单一的国有股权演变为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

工大集团的最初机构是1992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资1 688万元注册成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哈工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哈高总)。1993年成立由哈高总控股40%、吸纳内部职工股20%和其他3家企业组成的哈工大高新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成为上市公司工大高新。1995年经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由工大高新(控股41%)和其他15家企业作为发起人的哈尔滨工大集团公司,其中哈高总间接持有工大集团16.4%的股权,其他15家企业为哈高总设立的公司,属于国有股权,此时工大集团国有股权的比例为75.4%左右。*1995年哈工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持有哈工大高新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40%股权,间接持有工大集团16.4%的股权。加上其他15家公司持有工大集团59%的股权,合计为75.4%。后经2003年、2006年、2012年和2014年4次股权变更和增资扩股,工大集团成为由八大控股子公司持股、部分控股子公司吸纳外部企业与自然人组成的股权结构复杂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工大集团的八大股东*八大公司分别为北京成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工成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工大高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共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珠海新经济资源开发港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程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哈尔滨通成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哈南国际开发开放总部投资有限公司;工大集团持股分别为94.64%、94.24%、29.17%、96.27%、21.7%、85.2%和96.27%。又分别是工大集团的直接或间接控股公司,根据工大集团与股东公司交叉持股情况估算,目前工大集团持有其自身股权的比例大约为65.69%,其他34.31%的股份由其他所有制企业或自然人持有。由于工大集团股权关系复杂,目前难以准确界定工大集团持有的自身股份归属问题,但根据1995年工大集团股权结构情况推算,工大集团持有的65.69%属于国有股权,哈高总直接持有工大集团的股份大约为14.29%,其他51.4%的股权属于由工大集团代表哈工大或哈高总持有的国有股权,工大集团依然是控股股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二)业务领域大幅度拓展,企业影响力不断增强

工大集团成立初期,其主要业务是依托哈工大高新技术园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了一批装饰材料、电池、镀膜、乳业、大豆玉米深加工等企业,同时以校园改造为主开展房地产业务,每年业务规模在4亿~5亿元。经过20余年的发展,在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制的过程中,企业的业务范围与经营规模也迅速扩大,经营领域拓展为以高科技板块为龙头、以加工制造产业板块为基础、以商服与文化板块为保障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其业务地域分布在全国各地,并在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设置了区域性海外分公司,截至2013年底,工大集团控股、相对控股及参股企业100余家,营业收入43.25亿元,已从一家地方大中型企业成长为实力雄厚、影响广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资产规模逐年扩大,国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工大集团成立初期资产只有1 688万元,其中1 100万元为哈工大房产、588万元为哈工大提供的资本金。经过20余年的发展,2013年工大集团合并报表资产规模已达到175亿元,净资产132亿元,加上合并报表之外实际控制的资产,工大集团实际资产规模已达到500亿元。按目前股权结构估算,工大集团国有资产规模在合并报表资产中的总资产已增值到114.96亿元、净资产增值到86.71亿元,分别比1992年成立初期的注册资本金增长681.04倍和513.7倍,比1995年工大集团成立时的国有资本金(注册资本1.8亿元,其中国有资本1.36亿元)增长84.53倍和63.76倍。

(四)勇于管理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当初决定建设大学科技园区时,即提出了“一区一校、一校两制”的指导思想,即学校实行事业管理体制,而园区实行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让脱胎于大学科技园区的工大集团成为市场化的竞争主体。这一良好的管理体制开端,为工大集团后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企业能够放开手脚优化资本和资产结构,根据市场发展要求不断改进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实现了企业持续发展和高校与校办企业的良性互动。

(五)践行“实业兴邦,产业报国”创业理念,实现共赢发展

工大集团秉持“实业兴邦,产业报国”的创业理念,将做大与做实相结合,将自身壮大与回馈社会相统一,为不同所有制的活力释放创造条件。其一,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工大集团先后斥资8亿元填平飞驰大坑,建设哈尔滨的地标式建筑——华融双子大厦;斥资5.4亿元建设红博交通枢纽工程,斥资10.8亿元修建哈尔滨机场高速公路;以承担债务27亿元的方式收购哈尔滨二环快速干道,减轻市政府的财政负担。其二,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2004年,工大集团斥资30亿元建成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的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投入使用后有力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其三,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2007年,工大集团斥资7 900万元整体收购黑龙江乳业集团,并累计投入8亿多元改造升级,使之成为黑龙江的乳业龙头企业。其四,心系教育,回馈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工大集团先后投资近千万元,重建、改造了哈尔滨第六中学、桥南小学、复华小学、红岩小学、三十三中学等学校;累计以实物、援建教职工食堂、宿舍等方式回馈哈尔滨工业大学近5亿元;在哈工大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累计投入1 000多万元。

二、工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多产业”经验与启示

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改革目标。工大集团成立20多年来,利用哈工大的人才、科技优势,通过自身的资本运营,发展成为以高科技板块为龙头、以加工制造产业板块为基础、以金融板块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其借助资本运营实现产权结构不断优化与产业布局多样化的经验表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国有资本重组整合、战略投资和创新发展,推进国有资本向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能够在优化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同时,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一)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发挥国有企业的对外辐射效应

哈工大园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心,在吸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的同时,注意发挥园区向外辐射高新技术成果、辐射运行机制、辐射小园区的示范作用。园区的科技市场,已为企业提供150多项成果和技术改造项目,有50多项被企业选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抓住市场机遇,为企业多元化发展奠定资本积累基础

顺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工大集团抓住2000年以后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旧城区改造中的小区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会展中心建设、服务教育的校园建设等项目,获得了企业发展壮大的原始资本,利用这一原始积累资金建成了哈工大科技市场、名人俱乐部、汇丰酒店等重要项目,并为集团拓展其他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三)借助资本运营,实现集团多元化发展

在食品加工领域,工大集团借助资本运营,支撑所属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以大豆、玉米、乳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食品产业链和以纳米碳肥料深加工为核心的饲料产业。在乳品加工领域,工大集团将自身机制和资本运作优势与新收购的黑乳集团的技术、品牌优势有机结合,重新调整生产布局,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将区域性优势品牌提升为全国性优势品牌,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重新焕发活力。

工大集团在中国经济最有发展潜力的长三角地区以大通期货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为核心建立了集团直通国际市场的金融中心,还拥有上海程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功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中斯商贸有限公司等既互联互通又各有所长的企业,为整个集团的项目运作提供了金融支持。金融产业为工大集团进军旅游商服奠定了基础,形成了以“华融”为主要品牌的高档酒店集群。

(四)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工大集团的现代服务业包括商业零售、电子商务、路桥管理、城市运营、新材料推广及物流服务等。在商业服务领域,创立于1997年的工大红博商业以大型百货零售业为核心,以商业管理和服务为依托,目前已拥有5家超大型连锁商业和超过25万VIP会员,年销售额100亿元。在物流服务领域,工大集团整合各大产业的物流系统,建立了包括国内和国际贸易仓储、保税、通关、货运等高效流畅的一条龙物流服务体系。在电子商务领域,工大集团斥资1亿元成立了网络支付服务有限公司,斥资1 000万元成立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前者搭建起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工大支付,后者则建立了国内最大的对俄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集大成网。在路桥管理领域,工大集团机场路管理公司依托高科技支持和先进管理理念,探索了一条高速公路企业化管理的规范路径。在城市运营领域,工大集团以新城市理念运营城市,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元素,打造新的人居环境。在新材料推广服务领域,工大集团威刚公司整合了LED、光伏等领域的顶尖技术,占领若干新材料的全国应用市场,打造出占据终端市场的新材料推广平台。

三、工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多渠道”经验与启示

推动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按照市场化、透明化、规范化、法治化的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资本融合,实现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优势互补,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题中要义。在工大集团20多年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不以身份论英雄”的资本运作大原则,从不同渠道获得建设运营资金,并按照市场规律实现最优化配置。对于资金的运用和投资的方向,重视通过多种渠道规避风险,以便优势互补,确保企业可以应对差异化的竞争,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谋求壮大。工大集团通过股权结构多元化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经验,是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比较成功的案例。

(一)融资多渠道

20多年来,工大集团以资本为纽带控股了10个大型集团公司,分别控股上市公司“工大高新”,控股黑龙江乳业集团总公司,参股上市公司“航天科技”,在香港参股上市公司“晓通网络”,在澳大利亚参股上市公司METROLSND(MDT),以发起方式设立“工大高科”和“航天物业”等两家规范性股份公司,发起成立黑龙江首家风险投资公司,也是全国首家股份制风险投资公司。这10个大型集团公司所属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近百家,涉足展览体育业、生物食品工程、乳制品、旅游酒店、信息科教、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等产业板块。

(二)多元化投资,多产业布局,多区域协调发展

20多年来,与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相适应,根据企业发展现实需要和各地资源及产业特点,工大集团投资领域不断扩张,实业遍及全国乃至海外市场,初步形成了五大区域经济核心区。一是东北经济区。集团在哈尔滨建立了黑龙江总部,并依托北药和北大仓的绿色资源,建立了生物医药和生物食品工程研发和生产基地,形成了以黑龙江、沈阳、大连为主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区。二是京津塘经济区。集团建立了北京总部,作为集团的信息指挥中心,并利用北京地缘优势,涉足建材和旅游等产业,形成了技术优势明显的京津塘企业群。三是长三角经济区。集团建立了上海总部,并以大通期货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为核心建立了集团直通国际市场的金融中心,形成了上海、南京为主的长三角经济区。四是珠三角经济区。集团在深圳成立了南方总部,作为南方的金融中心和产业指挥中心,同时也是集团面向港、澳、台合作发展的窗口。五是海外经济区。集团向海外拓展,在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设置8家区域性海外分公司,并控股了2家上市公司,对外投资项目涉及基建、金融、会展、酒店、装备制造、农产品、纸浆等领域。

四、工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市场”经验与启示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目的是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管理制度,破除国有企业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问题,增强国有资本管理与运营和市场经济融合,提升国有资本的利用效率、增值能力和控制力与影响力。混合所有制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单一的评价标准,能否真正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管理和运作才是根本所在。工大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模式遵循市场规律,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股权结构与治理制度,为企业把握住市场先机、快速成长壮大,奠定了比较坚实的运营基础。

(一)企业治理:强调决策迅捷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工大集团“一校两制”的起家方式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其市场主体的地位,有校办企业的身份却不受学校直接干涉,而是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运作,实现了尊重市场、用好市场、受益于市场。一方面,善于抓住机会大胆决策。在许多企业犹豫不定的时候,工大集团多次以负债方式承揽哈尔滨市重大交通枢纽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改善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交通生态,也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及时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决策。坚守东北却不受困于地域,尊重市场却不远拒于政府,工大集团的产业遍及全国,BOT、TOT、PPP等多种投资建设模式交叉灵活运用,在投资规模上不贪多求大,在投资方式上有收有放,让不同所有制成分在企业中都有用武之地。

(二)企业运营:强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

工大集团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与精细化高品质相伴,其承建的交通设施项目既重工期,更重工程质量;其收购黑乳集团后向市场提供的各类奶制品将营养和健康放在首位,是我国乳品行业唯一通过科技部和中科院“双高”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旗下华农纳米科技公司所研发的微纳米碳肥技术含量高,示范田普遍表现出色。工大集团将企业发展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势,实现了股东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融合统一。

(三)企业运作: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

1993年,哈工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发起成立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6年在A股市场上市;1995年,哈工大高新产业园区以工大高新为核心企业,将园区16家法人单位联合起来,成立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工大集团控股航天工业部三大外向型企业之一航天科技;2003年,工大集团通过竞价转让方式收购黑龙江乳业集团,并为其注入新的技术、人才和模式,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工大集团还于2000年与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三方投资共建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尝试企业与政府资本的合作。当前,工大集团正在第三方支付、P2P公司、风险投资、境内外资本对接等领域发力,实现资源的资产化和资产的证券化,最终达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

五、工大集团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经验教训

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需要引入非国有资本,通过非国有资本的引入与融合,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达到增强国有资本影响力与控制力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改革目标。在这一过程中,非国有资本的引入必然会引致国有资本控股权一定程度的稀释。工大集团在发展混合所有制过程中历经多次股权变更,形成了复杂的股权关系,这种复杂的股权关系有其特殊的发展背景,对保持企业决策独立性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也没有改变国有控股的企业性质,但过度复杂的股权关系容易引发公众猜疑,对企业发展构成制约。今后需要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求,明确界定产权关系,减少内部交叉持股,使企业产权关系更为简化、明晰,也需要在明晰股权关系基础上加强宣传引导,使公众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特别是国有股权的保值增值状况。

附表1 2014年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东持股情况

附表2 工大集团主要控股企业情况

续表

公司名称注册资本/万元股东名称出资金额/万元出资比例/%哈尔滨大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10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7000702.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00263.哈尔滨工成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4004哈尔滨工大高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20001.自然人850070.832.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0029.17哈尔滨华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6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000100哈尔滨北方世贸商务有限公司10001.哈尔滨华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000100哈尔滨航天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71001.自然人460064.792.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0035.21哈尔滨千年科技产业有限公司10001.哈尔滨工大光电仪表有限公司600602.香港伟仕(中国)有限公司40040黑龙江乳业集团有限公司21358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35876.592.上海程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500023.41黑龙江龙丹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001.黑龙江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545892.黑龙江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23163.哈尔滨龙泽科技有限公司13234.黑龙江北大荒包装有限公司4615.潮安县亨得利印务实业有限公司461哈尔滨松花江奶牛有限责任公司5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750952.哈尔滨通成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2505哈尔滨金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5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750952.哈尔滨通成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2505哈尔滨金星乳饮有限责任公司1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0952.哈尔滨通成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505林甸龙丹乳业有限公司2315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200952.哈尔滨通成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1155哈尔滨四季快捷酒店有限公司3001.哈尔滨华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80602.哈尔滨北方世贸商务有限公司12040哈尔滨工大集团广告传媒有限公司5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0802.哈尔滨航天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0020哈尔滨新时代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33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700095.492.哈尔滨机场专用路有限公司60004.51哈尔滨工成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3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820942.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1605.333.哈尔滨航天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0.67

续表

公司名称注册资本/万元股东名称出资金额/万元出资比例/%大华新创(北京)投资有限公司50001.珠海新经济资源开发港有限责任公司1000202.上海共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0203.北京成祥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0204.北京哈特新型建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0205.哈尔滨通成投资顾问有限责任公司100020白城龙丹乳业科技有限公司114151.黑龙江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115972.白城科尔沁农牧科技示范场3003哈尔滨龙丹日高乳业有限责任公司100001.大华新创投资(北京)有限公司6000602.深圳市程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00040黑乳(北京)商贸有限公司20001.黑龙江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0502.北京哈特新型建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050安徽大华东方矿业有限公司50001.大华新创投资(北京)有限公司2500502.东方光源集团有限公司250050长春黑乳商贸有限公司1001.黑龙江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100深圳市龙丹食品有限公司1001.黑龙江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0902.深圳市程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010北京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001.北京哈特新型建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00802.哈尔滨工成房地产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20北京哈特商务酒店有限公司5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0802.北京哈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0020哈尔滨华旗饭店有限公司1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602.哈尔滨华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4040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有限公司75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316257.542.哈尔滨龙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6250353.哈尔滨市投资公司55887.45哈尔滨机场专用路有限公司24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900712.哈尔滨工大集团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710029哈南国际开发开放总部投资有限公司50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0602.哈尔滨工大集团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0000203.哈尔滨通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000020哈尔滨工大集团网络科技服务有限公司10001.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0100哈尔滨工大集团网络支付服务有限公司100002.哈尔滨工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00100

(责任编辑许若茜)

引用格式:李林珈,刘海燕.现代汉语部分“有”字比较句的逻辑语义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7):9-13.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
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会计监督的对策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完善对国企党建提出的新要求
积极探索股份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浅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
中央房企国家持股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公司治理研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审计视角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发展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