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相关性

2015-12-29吴艳,汪家坤,范晓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聚体

血清NT-proBNP、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相关性

吴艳汪家坤范晓东惠复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江苏无锡214023)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水平及血气分析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对照组(PASP<40 mmHg)、轻度PH组(40 mmHg≤PASP≤60 mmHg)及中重度PH组(PASP>60 mmHg)患者血清NT-proBNP、D-D、动脉血气分析。依据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为: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比较各组血清NT-proBNP,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CO2分压(PaCO2)。结果中重度PH组患者NT-proBNP,PaCO2,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轻度PH组,PaO2低于对照组和轻度PH组(P<0.01)。轻度PH组NT-proBNP,D-D高于对照组,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T-proBNP,D-D与PASP呈正相关(r=0.719,r=0.503,P<0.01)。COPD中度组NT-proBNP明显低于极重度组和重度组,PaO2显著高于重度和极重度组(P<0.01)。重度组NT-proBNP, PaO2均低于极重度组。NT-proBNP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7,P<0.01)。结论血清NT-proBNP与老年AECOPD病情严重程度相关。NT-proBNP、D-D水平可作为估测老年AECOPD患者合并PH严重程度的指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吴艳(1975-),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肺动脉高压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反复的急性加重导致低氧性肺血管收缩,肺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肺血管重塑等原因引起肺动脉高压(PH)。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平均肺动脉压高于25 mmHg的COPD 患者5年生存率仅36%〔1〕。PH是COPD病程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超声心动图是指南推荐的PH筛查工具。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与COPD患者疾病进程和预后相关〔2,3〕。本研究拟通过测定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NT-proBNP、D-D及动脉血气分析来探讨其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病情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入住的老年AECOPD患者共86例。入选标准: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1年版)》;排除标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慢性肝病及肾功能不全、急性脑出血、肺栓塞及肿瘤等疾病。其中女9例,男77例,年龄(78±8.3)岁,病程5~40年。所有入选患者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清NT-proBNP、D-D、动脉血气分析、X线胸片或胸部CT、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2009年欧洲呼吸学会和欧洲心脏病学会颁布的PH诊治指南认为PASP≥40 mmHg时存在PH。故依据超声心动图测定的PASP水平分为轻度PH组(40 mmHg≤PASP≤60 mmHg)31例、中重度PH组(PASP>60 mmHg)20例及对照组(PASP<40 mmHg)35例。依据GOLD指南按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为中度组32例,重度组30例,极重度组17例(共剔除7例,纳入79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不显著。

1.2方法门诊入院患者在入院时行血气分析,由急诊入院患者采用急诊血气结果,24 h内送检血清NT-proBNP、D-Dimer,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采用德国Roche Diagnostics GmbH生产的氨基脑钠肽前体检测试剂盒,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NT-proBNP的浓度。应用美国Instrumentation laboratory生产的D-D测定试剂盒,经免疫比浊法测定。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生检测PASP,根据超声心动图测定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采用简化的伯努利方程计算PASP。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三组NT-proBNP、D-D和动脉血气分析中重度PH组NT-proBNP、D-D与轻度PH组、对照组,轻度P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各PH组氧分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PH组CO2分压(PaCO2)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重度PH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PASP与NT-Pro BNP、D-D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9,r=0.503,P<0.01)。

表1 3组NT-proBNP、D-D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轻度PH组比较:2)P<0.05

2.2NT-proBNP、动脉血气分析与COPD病情各组PaO2随病情严重程度而下降,极重度组与重度组、重度组与中度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极重度组PaCO2与各组相比明显上升。极重度组与重度组NT-proBNP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见表2。NT-proBNP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7,P<0.01)

表2 NT-proBNP及动脉血气分析与病情

与中度组比较:1)P<0.05;与重度组比较:2)P<0.05

3讨论

BNP/NT-proBNP早期研究主要应用于心血管系统,是心力衰竭生物学标记物。近期BNP/NT-proBNP已开始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NT-proBNP是AECOP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4〕。PH是COPD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且与疾病进程和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提示COPD患者PH的形成与低氧性肺血管收缩、CO2潴留密切相关,且NT-proBNP可以估测PASP的严重程度。Chi等〔2〕在稳定期COPD患者亦有相同发现,血清NT-proBNP浓度从中度到极重度COPD患者中均有升高,且与FEV1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NT-proBNP不仅可以用于评价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而且与COPD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密切相关。

D-D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它不仅可作为凝血功能与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监测指标,也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对COPD患者D-D的研究目前存在不同意见:有研究认为在COPD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相比没有差异〔5〕,而有病例对照研究发现COPD患者存在高凝状态,而且D-D显著升高,即使在排除肺栓塞后,AECOPD患者的D-D水平也明显升高〔6〕。更有学者〔3〕认为:在住院的AECOPD患者中D-D水平是患者短、长期生存率的可靠预测因子。本研究结果表明AECOPD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与低氧、高碳酸血症相关,患者的高凝状态和微小血栓形成等原因促使PH形成。

心源性死因是COPD患者死亡的最大威胁。PH和肺心病不仅是COPD患者重要死因,也提示患者预后不佳,因此早期筛查并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NT-proBNP和D-D均与AECOPD患者PASP密切相关,反映了PH形成机制的不同方面并且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对于老年AECOPD患者NT-proBNP、D-D及血气分析的快速检测有助于评估入院初期病情严重度,对早期临床干预提供帮助。

4参考文献

1徐凌,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诊治的新认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245-7.

2Chi SY,Kim EY,Ban HJ,etal.Plasma 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a prognostic mark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Lung,2012;190(3):271-6.

3Fruchter O,Yigla M,Kramer MR,etal.D-dimer as a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mortality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J〕.Am J Med Sci, 2015;49(1):29-35.

4Chang CL,Robinson SC,Mills GD,etal.Biochemical markers of cardiac dysfunction predict mortality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J〕.Thorax, 2011;66(9):764-8.

5Silva DR,Coelho AC,Gazzana MB,etal.D-dimer levels in stable COPDpatients:a case-control study〔J〕.COPD,2012;9(4):426-31.

6Akgun M,Meral M,Onbas O,etal.Comparis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OPD exacerbation with or without venousthromboembolism〔J〕.Respiration,2006;73(4):428-33.

〔2014-07-15修回〕

(编辑杜娟)

猜你喜欢

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二聚体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经济学研究进展
miR—21—5p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