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2015-12-2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9期
关键词:瓜氨酸类风湿敏感度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陈李好

目的探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类风湿因子检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对两组患者检测敏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敏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检测敏感度较高。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类风湿关节炎;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免疫类疾病,发病人群分布在各年龄段,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现阶段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依据为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等,但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存在一定差异,现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4~73岁,平均年龄为(56.89±2.33)岁;病程为5~28个月,平均病程为(18.79±2.13)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类风湿因子检测,采用西门子BN ProSpec自动免疫分析仪以及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制造的试剂为检测仪器及试剂,检测方法为免疫散射比浊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采用Abbott i2000SR为检测仪器及Abbott生产的与其配套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试剂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

1.3 评价标准

敏感度评价标准[2]:阳性:环瓜氨酸肽抗体>5.0 U/ml;阴性:环瓜氨酸肽抗体≤5.0 U/ml。阳性:类风湿性因子>22 IU/ml;阴性:类风湿性因子≤22 IU/ml。检测敏感度=(阳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用SPSS 19.0统计,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算资料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敏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检测敏感度比较[n(%)]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关节病变,患者的发病机制为IgG因子发生变异,RF是一种以变性IgG的Fc片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报道的研究发现,临床上将抗变性IgG因子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且临床上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阳性检测结果均为类风湿因子[3]。此外,临床上一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这就表示临床检测存在一定的误差,出现误诊的现象,这就极易导致患者的生命健康状况受到影响,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康复率。针对此种现象,现阶段临床上有两种观点:第一,患者在患病初期的类风湿性因子未达到仪器检出的最低标准,此时,患者体内的类风湿性因子不一定升高,或升高,但达不到检测的最低标准,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第二,现阶段的临床检测多是针对IgM型抗体进行的检测,未针对IgG型,IgA型及IgE型等抗体进行临床检测,这就导致抗体检测结果受到严重限制,出现检测结果误差率高的现象,从而出现误诊、漏诊的临床诊断现象,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综上,在临床检测中,不应单独使用类风湿性因子进行检测,尤其是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患者而言,选择适宜的检测方式是保障其治疗有效的主要因素。

抗环瓜氨酸肽等抗体是与风湿等自身免疫疾病相关的一种抗体系统,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较高,主要包括AFA、CCP等抗体,这些抗体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特异性较好。当检测结果中显示此类指标越高,则表示患者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性越大。本次研究中使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检测结果优于类风湿性因子的检测结果,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敏感度更高,准确性更强,因此,更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保障,同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和医学报告的研究和调查,发现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尤其是针对难以检测的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言,此种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也相对较高,检出率高达50%左右。即使现阶段临床上对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检测机制仍无明确的定论,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以表明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临床诊断、疾病发展和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科学支持,缩短患者的病程,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敏感度为90.74%,优于对照组(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4]相符。

综上所述,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应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的效果优于类风湿因子检测,检测敏感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缩短病程,对病情结局进行预测,也可避免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提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1]夏文娟,刘月秋,丛玲,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与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4):9-10.

[2]黄晶,林花,王永新,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0):1362-1363.

[3]梁华铭.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J].吉林医学,2011,32(15):2963.

[4]杜懿,刘雯.浅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对诊断类风湿性疾病的意义[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40-41,42.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the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ies

CHEN Lihao Xiamen Fifth Hospital,Fujian,Xiamen 361000,China

ObjectiveAnalysis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testing.Methods108 cases in our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heumatoid factor test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detection sensitivity for detec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was higher in patients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detection,Rheumatoid arthritis,Diagnosis

R7

B

1674-9316(2015)29-0144-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9.106

361000厦门市第五医院

猜你喜欢

瓜氨酸类风湿敏感度
瓜氨酸化与类风湿关节炎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瓜氨酸含量的比较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