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复杂性分析

2015-12-26周蔺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复杂性转型发展

周蔺

摘 要:由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北京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已是必然趋势,但影响其成败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从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政策要求的角度探讨了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因素复杂性;从定位目标及发展现状的角度分析了其内部因素复杂性,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京民办高校; 转型发展; 复杂性

随着内外部环境和发展基础的巨大变化,北京民办高校面临着内外部挑战,处于一个危险的临界点—转型或消亡。目前,北京民办高校除了面临长期性的政策环境,又遭遇一些阶段性的政策调整,既要兼顾内生型和外生型的需求变化,应对高等教育普遍性发展难题,又要应对首都特有的政策背景,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矛盾中寻找出路。因此,北京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任务相当复杂艰巨。

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转型的突出特征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改变中国企业处在产业链价值末端的局面,推动劳动力从单纯的农业、工业向现代服务业流动。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脱离精英教育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模式,因此高等教育与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满足企业与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方面产生了一定的错位。如果按照传统思维方式办学,模仿传统公办大学的模式致力于层次上的升格,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众化需求渐行渐远。因此,经济转型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转型,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合格人才,尤其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在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北京民办高校必须尽快精确调整自身定位,面向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根本性变革,实现转型发展。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对北京民办高校形成多面影响

1. 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于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系列部署,使教育综合改革真正进入了深水区。从高等教育大局来看,高等教育结构迫切需要调整、转型及多方面协调统筹。从民办高校内部来看,一方面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是多元参与、多元治理的主体之一;另一方面,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民办高校内部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提升,亦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发展规划目标的预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20纲要》)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纲要》)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规范办学秩序。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在《2020纲要》和《十二五纲要》提出的规划中,以下目标与民办高校密切相关:一是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这正是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二是“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进一步指明了民办高校优质特色建设的重要性;三是在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方面得到了政府进一步的承诺,为转型发展增添了动力;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和引进教育资源,使得民办高校探索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得到了认可;五是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开放了民办高校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窗口。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于北京民办高职院校的意义

《决定》对于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要办学内容的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的职业教育部署,高等职业教育将不仅仅限于专科层次。这对北京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而言,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层次。

第二,“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国家的宏观部署明确了人才需求的新动向,指导了民办高校专业建设的新方向。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人才立交桥”政策既利于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特长的应用型人才,也有利于发扬个人的自由选择,满足多样化的个人发展意愿,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以往职业教育常常被限定在一个等而下之的“层次”,忽视“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是一个教育类型而非固化的专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内弥漫着“失败者”的悲观气氛,且难以通过升学的方式得以向上或平行流动。这一政策导向为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之一—生源问题从根本上打通了渠道。

第四,“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 “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 对北京民办高等教育而言,实际上给出了更多的转型路径。

《决定》还明确了民办职业教育的保障和鼓励措施,“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依法享受相关教育、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健全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管理和评价。” 这些政策导向为民办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金融、机制、资源等多方面的保障和市场机遇。

4.高考制度的重大改革

《十二五纲要》要求“改进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为了落实《十二五纲要》,国家发布了《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两个政策条款预计对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北京民办高校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

第一,“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这意味着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主权提高了,职业针对性增强了。

第二,“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这意味着人才“立交桥”不仅仅是停留在理念和政策上,而是已经纳入了实施计划的时间表。

北京民办高校面临新的政策动向

1.首都建设和管理新目标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近年来,其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表现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张与首都地位和发展定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并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五点要求。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对北京的民办高等教育将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第一,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第二,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选择,突出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增强区域人口均衡分布,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首都的核心功能,疏解非核心功能控制人口,治理“城市病”。

2014年7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版)》。其中,北京市教委颁布的跟高等教育有关的清单是:“不再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再新设立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不再新增占地面积;不再扩大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网络教育、自考助学的面授教育规模,不再新增招收境外生源的成人教育机构和办学功能。”这一清单对民办高校直接的影响是:一是民办高校不可能再新增校数,现有高校也不能再新增规模;二是自考助学将进一步受到严格限制,意味着部分靠“自考助学”生源补充办学经费的民办普通高校必须尽快转型;三是外地生源将被更加严格地限制。

2.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七点要求:一是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二是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三是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四是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五是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六是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七是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为三地共建共享公共服务打开了思路和空间。北京民办高校虽然在北京市境内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为北京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潜力,隐藏着更多的可能性有待开发。例如:京津冀一体化必将带来更多的产能和产品种类,辐射的范围更广,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内涵扩大了;在环保等领域的合作治理将带来更大的人才需求和专业需求;协同发展的宏观思路有利于北京民办高校结构的重新洗牌等。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也意味着北京民办高校的结构和布局面临着较大的调整和变动。

北京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定位与目标带有复杂性特点

1.北京民办高校办学定位的延续性

目前,高等教育领域内提出鼓励地方本科和新建本科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北京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应属“地方本科和新建本科”,但其自从创立之日起,就是应用型、职业型的办学定位。因此,在职业性办学定位上,北京的民办本科高校不存在转型,而应该更加坚定和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丰富“应用型和职业性”高等教育的内涵,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民办高职院校更要坚持自己的定位,从内涵和实质上真正办成职业型和应用型的高校。因此,北京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很丰富,但办学定位是延续性的。

2. 北京民办高校转型目标的多样性

北京民办高校对于转型目标的认识不尽一致。有的学校认为,转型目标主要是教育模式的转型,由教学型转变为学习型,如吉利学院和中瑞学院;有的学校认为转型发展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如耿丹学院;有的学校认为,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专业结构的重组和转型,如方正软件技术学院;而汇佳职业学院则认为关键目标是同质化发展向差异化发展战略的转型,从就业型出口向创业型出口的转型。

转型目标的多样性,既来自于民办高校办学实践的多样性,也来自于办学者办学理念的多元性,还来自于决策者对转型发展认识的差异性。转型目标的多样性,恰恰说明了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终点。在转型发展的漫漫征途上,阶段性目标、个体性目标的多样性,也体现了北京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复杂性。

北京民办高校发展现状凸显危机

1.规模和比重不断下降,凸显生存危机

从在校生数据看,除了民办本科学生数有小幅增长以外,近5年来,民办高校的学生数量和比重均呈下降趋势。2013年与2009年相比,北京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增加了6,205人,然而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却减少了6,665人;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是在民办本科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得来的,也就是说,剔除民办本科在校生人数的增长,民办高职在校生的数量和比例下降幅度更为明显。2013年与2009年相比,北京民办高职在校生减少了16,622人,在北京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比例下降了9.2%。

2.专任教师数量和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逐年下滑

从专任教师数据来看,2013年与2009年相比,民办高校专任教师占全市普通高校比例从8.1%降至5.8%,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从4.6%降至3.2%。即使在2009年,民办高校专任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的数量和比例在北京普通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严重偏低,远远达不到“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北京普通高等教育格局。到2013年,从数量到比例,专任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进一步下降,与北京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3.专业布局呈现倾斜性的过度集中

北京民办高职院校方面:2012年全市高等职业教育覆盖了18个大类,北京民办高职在校生基本分布于12个大类(99.4%)。每个学校都开设了财经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在校生数遥遥领先,占据了绝对优势比重,是北京民办高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大类。四大类总在校生达22,792人,占民办高职当年在校生总数(28,919人)的78.8%;四大类中又以财经类在校生人数最多,达11,342人,占民办高职在校生总数的39.2%。

北京民办本科高校方面: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就业率排名最低的本科专业。其中,全国就业率较低的有15个本科专业,北京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有10个本科专业,低就业率专业清单我们姑且称之为“黄名单”。在北京地方本科就业“黄名单”10个专业里,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民办本科院校共开设了7个专业,其中,3个以上学校均有开设的“黄名单”专业有2个,分别为公共事业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了3个以上“黄名单”专业的民办本科高校有2所。在全国本科就业“黄名单”15个专业里,北京民办本科院校开设了8个专业,其中3个以上学校均有开设的专业有2个,分别为市场营销和公共事业管理;开设了3个以上“黄名单”专业的民办本科高校有4所。

撇除专业特色的巧合以及专业设置以外原因造成的低就业,专业设置的警示依然是必要的,也是一种社会需求的及时反馈。它提醒民办高校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所开设的专业进行转型、缩减或改革。例如:北京A民办本科高校一共开设了18个专业,其中,列为地方和全国性就业率低的专业就有7个,占38.8%。另外与“黄名单”专业名称和内容极其相近的专业有2个。据统计,2012年该校“黄名单”专业在校生和“黄名单”极其相近专业在校生共3,452人,占全部在校生总数(4,608人)的74.9%。

以A学校个例来说,全校的专业设置和在校生分布应当说已经处于一个相当危险的警戒线上,应当引起学校高度重视,并尽快研究转型发展之路。而这一个案也足以引起其他相关学校的警戒。

4.招生困境逐年加剧

近几年,北京各民办高校反馈上来的录取矛盾日益突出。历年来民办高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均发生多次降分补录仍不能达到100%报到率的情况。一是北京人口超过城市承载极限,人口政策越来越呈现紧缩趋势,外地考生招生计划不可能扩大甚至更加紧缩;二是由于出生率的原因,近几年为生源低谷,意味着北京生源缩减;三是公办高校的持续扩招和快速发展,使得民办高校的潜在生源更加减少;四是与其“沦落”到民办高校,不少学生和家长宁可选择出国和复读。如此下来,出现了计划与报名倒挂的情况,即录取报名的人数低于招生计划。简单而言,北京民办普通高校的招生形势表现为:想上学的进不来,能进来的不想上。招生情况掌控着民办高校的生存命脉,也是民办高校无法忽视、必须首先要面对的现实。这种困境迫使民办高校必须加紧转型以求生存发展。

北京民办高校的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但转型的启动、运作和开展需面对众多外部硬性政策和内部不确定因素,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充分认识转型发展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顺利开展转型实践的第一步。北京民办高校在保持“职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向“优特小”转型,摸索出一条北京民办高等教育的特色之路,着力创造北京民办高校的二次辉煌。

参考文献:

[1]迟福林.以全面改革主导大转型时代[J].新华文摘,2014(22).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3.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4693/201407/xxgk_171904.html.

[4]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1-03-25.

[5]李克强.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N].中央政府门户网.2014-09-04.

[6]习近平.把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N].新华网.2015-02-26.

[7]习近平.打破“一亩三分地” 习近平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七点要求[N].新华网.2015-02-27.

[8]陶西平.推动中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合理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05(20).

[9]杜玉波.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J].新华文摘,2014(20).

[10]王文源.深水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民办教育顶层制度设计[J].新华文摘,2014(20).

[11]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开放时代,2008(2).

[1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R].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2013.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李艺英 实习编辑:陈 栓]

猜你喜欢

复杂性转型发展
复杂性背后
项目复杂性:从实践认识到科学思维
通往深刻的简单
管理会计中的复杂性成本研究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