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术后盆腔感染29例

2015-12-26郭春燕杨利群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下腹部白芍包块

郭春燕,杨利群

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术后盆腔感染29例

郭春燕1,杨利群2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盆腔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9例腹部手术后引起盆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9例术后盆腔感染经静点广谱抗生素加益气解毒汤治疗后,28例治愈,1例好转。随访26例,2例失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益气解毒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盆腔感染的效果良好。

益气解毒汤;腹部手术;盆腔感染

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采用自拟益气解毒汤治疗腹部手术后盆腔感染29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9例,男性8例,女性21例;年龄:45~68岁,平均55.3岁。发生于妇科手术后13例,其中全子宫切除术7例,附件切除3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例;外科手后16例,其中阑尾切除术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修补术1例。发生时间3~7 d,平均4.6 d。症状:均有发热、腹疼病史。体征:均表现下腹部压疼,反跳疼。其中有9例下腹部有轻度肌紧张。体温:37.5~39℃。WBC:(12.01~22.23)×109/L。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盆腔肿块19例,肿块范围3~8 cm,10例提示盆腔积液,病变范围均局限于盆腔。诱发因素:术前腹腔感染严重12例,合并糖尿病10例,手术困难,粘连严重7例,合并贫血6例,年龄大于65岁 5例。

1.2 治疗方法 22例病人应用头孢哌酮那舒巴坦2 g,q12 h,7例病人因盆腔包块较大应用头孢哌酮那舒巴坦4 g,q12 h,疗程7~10 d,5例妇科子宫全切术后脓肿形成,经阴道断端,在超声监测下,阔开脓肿,引流出脓液。25例服用自拟益气解毒汤:黄芪20 g,党参15 g,当归15 g,陈皮12 g,苍白术15 g,栀子15 g,双花15 g,连翘15 g,白芍12 g,甘草6 g。共7剂,水煎服,100 mL,2次/d。3例阑尾切除术后及1例外伤性小肠破裂修补术后,因肠道未恢复,给予此中药煎成汤剂200 mL,温度(40±1)℃,保留灌肠1 次/d×7 d。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彩超提示包块消失或盆腔积液消失。好转:症状体征明显减轻,B超提示包块明显缩小渗液明显减少;无效:经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包块仍存在。

1.4 观察指标 症状:发热、腹疼。体征:下腹部压疼,反跳疼,下腹部肌紧张。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盆腔肿块,盆腔积液。治疗前后观察体温,腹疼情况,查体下腹部压疼,反跳疼情况,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变化,超声盆腔包块及积液情况。

2 结果

29例术后盆腔感染经静点广谱抗生素加益气解毒汤治疗后,28例治愈,1例好转。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9例患者症状,体征及预后

3 讨论

本组29例中16例外科术后盆腔感染,其原因为,术中腹腔冲洗不充分,感染性物残留。病人年龄大、体质弱或合并有糖尿病等合并症。术中引流管放置不到位,未达到引流目的或未放置引流,造成盆腔感染液体存留而致感染。13例妇科术后盆腔感染,其原因为,正常女性生殖系统与外界相通,而外阴、阴道与尿道、肛门毗邻,易受污染,同时阴道内存在大量正常菌群。围手术期患者由于自然防御功能的破坏,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内分泌改变,可能导致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从而成为机体感染的内源性病原体[1]。

为了提高手术质量,避免术后感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⑴积极纠正患者一般状况。妇科术后感染多为机会感染,受术者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因其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弱,加之合并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术前应积极纠正贫血,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2]。本组中10例有糖尿病,6例贫血,5 例65岁以上。⑵盆腔炎是妇科疾病,其范围包括内生殖器炎,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质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等。由于盆腔内生殖器官的解剖特点,各部分互相连接,细菌侵入后很少局限于某一部分,而是多器官受损,一旦感染,病情复杂且轻重不一。盆腔病原菌又是术后感染的基础,故术前存在盆腔炎者一定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彻底治疗[3]。本组3例术前有感染。⑶缩短手术时间。手术时间长短与术后感染有直接关系,手术时间过长,操作太多,对机体损伤大。加之切口暴露时间长,病原菌侵入机会增加,故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操作。⑷做好术前准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切口愈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环节。⑸术中注意止血严密,如术中止血不严密,形成血肿,易感染形成脓肿[4]。⑹术前腹腔感染严重者,术中应充分冲洗腹腔,避免残留感染物,并且放置盆腔最低位引流。术后视引流情况决定拔管时间[5]。

本组29例及时应用广谱有效抗生素,当有脓肿形成时,及时穿刺引流[6]。同时服自拟益气解毒汤,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活血化瘀,消除肿块。外科术后病人胃肠道未恢复着,此中药煎成汤剂200mL,温度(40±1)℃,保留灌肠。此方剂临床应用多年,疗效肯定。方中党参、制黄芪大补中气为君,辅以苍白术泄毒通瘀为臣,佐以双花,连翘清热解毒,陈皮理气和胃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一补一泻”佐以清瘀解毒,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有效促进机体康。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胃气胜百病不生”。方中党参补脾益肺,补气生津,善补中气,提摄带脉,益气健脾,脾健湿浊易化;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升举阳气,排脓升肌,利水消肿。凡津液精血之虚而失固,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收,以及浮肿之证皆可治之。与党参合用,黄芪甘温益脾,能升补中气;党参甘平补中,能健运脾土。二药相合,补气作用加强,既补中气又固表,可治术后气虚诸证,竖立正气,增强机体抵抗力。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白芍与甘草合用,白芍昧酸,养血柔肝;甘草味甘,补中益气。二药酸甘相合,有缓急舒挛之功。现代医学研究[7],白芍主要成分是芍药甙,与赤芍药理作用相同,有镇静、镇痛、抗炎、解热及抗惊厥作用。对胃肠、子宫平滑肌有解痉作用,与甘草有协同作用。与当归合用,当归补血活血,为血中阳药,其性善走动;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血,为血中阴药,其性静善守。二药一动一静,有养血和阴之效。苍术健脾躁湿,芳香躁烈。外可散风湿之邪,内能化湿浊之气,凡湿邪为病,不论表里上下,皆可应用。

本组29例盆腔感染病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受到满意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

[1]辛桂香,杨玉芬,夏丽梅.妇产科手术后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2,9(1):87-88.

[2]Talbot TR.Diabetesmellitus and cardiothoracic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J].Am J Infect Cortrol,2005,3(6):353-359.

[3]陈香.妇科术后感染2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11(33)6052-6053.

[4]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2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5.

[5]杨维良,李胜龙,王夫景.腹腔引流术的十种常见失误评述[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1(13)841-843.

[6]王永春,冯文明,陆文时,等.超声引导下阑尾脓肿穿刺引流结合中药红藤汤治疗78例体会[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6: 725-726.

[7]刘坤远,刘美芳.五味消毒饮治疗外科感染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10(21):56-57.

(收稿:2014-09-16 修回:2014-12-28)

(责任编辑 曹保利)

R711.33

A

1007-6948(2015)01-0074-03

10.3969/j.issn.1007-6948.2015.01.026

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蓟县 301900)

猜你喜欢

下腹部白芍包块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芍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白芍总苷调控Sirt1/Foxo1通路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白芍粳米粥 缓解颈椎不适
盆腔炎外敷小偏方
盆腔炎外敷小偏方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