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2015-12-24李晓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5期
关键词:利拉鲁甘精组间

李晓东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山西 太原 030000)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体会

李晓东

(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山西 太原 030000)

目的对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预混胰岛素;2型糖尿病;治疗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9000万,为了能够保证获得令人满意的降糖治疗效果,近年来在临床上一些具有降糖作用的新型药物可谓层出不穷[1]。每日通过多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治疗,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由于该类胰岛素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按规定比例配制成分,不能够保证提供患者生理胰岛素的实际需要量。因此患者虽然进行多次注射治疗,但仍然有可能出现血糖水平控制不良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低血糖风险[2]。本次研究对患有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92例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46.1±0.5)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患病时间(4.8±0.6)年;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6.3±0.6)岁;糖尿病患病时间1~12年,平均患病时间(4.6±0.7)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①患者有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②以往接受过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治疗且效果不佳;③糖尿病病史在15年以内;④患者年龄在30~70岁;⑤排除患有其他临床常见慢性疾病的可能;⑥没有相关药物禁忌证;⑦治疗期间能够严格遵照医嘱并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⑧患者自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

1.3 排除标准:①患者没有明确的2型糖尿病病史;②以往接受过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没有接受过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治疗;③糖尿病病史在15年以上;④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或达到70岁以上;⑤合并患有其他临床常见慢性疾病;⑥有相关药物禁忌证;⑦治疗期间不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或不能够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⑧患者不愿加入到本次研究中。

1.4 方法:对照组:口服阿卡波糖,每次25~100 mg,每天3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每次20 IU,每天1次,根据血糖调整剂量,计划治疗1个月;对照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每次1.2 mg,每天1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每次20 IU,每天1次,根据血糖调整剂量,计划治疗1个月[3]。

1.5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 PG、HbA1c水平的改善幅度、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人数、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显效:糖尿病症状彻底或基本消失,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均已恢复至正常状态;有效:糖尿病症状明显减轻,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超过50%;无效:糖尿病症状没有减轻,空腹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的改善幅度没有达到50%,或病情进一步严重发展[4]。

1.7 数据处理: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两组患者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比较[n(%)]

2.2 用药治疗前后2hPG、FPG、HbA1c水平的改善幅度:对照组患者应门冬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三项指标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应用利拉鲁肽与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三项指标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观察指标数据在药物治疗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后(13.28±3.15)d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临床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6.06±3.11)d;治疗组患者应用利拉鲁肽与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后(10.61±2.49)d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临床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3.06±2.51)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2 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2hPG、FPG、HbA1c水平的改善幅度比较

2.4 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有11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该项观察指标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实施降糖治疗,其药效作用的维持时间可以达到24 h甚至更长时间,没有固定的峰值,可以为患者的机体提供稳定的基础胰岛素。但该类胰岛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当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严重缺损时,只能够选择餐时胰岛素。利拉鲁肽是一种长效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类似物[5-6]。在天然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结构上通过进一步修饰,与人天然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同源性可以达到97%以上,可以与胰腺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发生有效结合反应并将其激活,在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模式下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产生有效刺激,同时对胰高糖素的分泌进行抑制,进而达到双重的降糖作用,且可对胰腺β细胞的增殖过程产生促进作用,可和多种降糖口服类药物联合应用,从发病机制出发对2型糖尿病进行控制,从而可使疾病的进程得到有效延缓[7]。其降糖的机制还包括使胃排空时间延长,对中枢食欲进行抑制,使饥饿感得到改善,并使能量的摄入量明显减少,进而达到降低患者体质量的治疗效果[8-9]。

[1]马艳红,刘涛,刘景晶,等.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1,26(12):483-484.

[2]周岩,吴大方,邵英,等.老年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988-989.

[3]周岩,姬秋和.多重获益-利拉鲁肽联合口服药的临床研究[J].药品评价,2010,17(11):122-123.

[4]郭南京,孙嘉,陈宏,等.利拉鲁肽对糖耐量异常OLETF大鼠胰岛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6): 878-879.

[5]李晓华,任健俐,王荣环,等.胰升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医药,2013,16(14):420-421.

[6]梁超,周玲.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15):656-658.

[7]陈睿,陈莉明,于珮.利拉鲁肽和门冬胰岛素30对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 (5):270-274.

[8]田士军,李东.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9):939-941.

[9]夏米西努·吾斯曼,刘新琼,何晓东.预混胰岛素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换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9):62-63.

R587.1

B

1671-8194(2015)05-0090-02

猜你喜欢

利拉鲁甘精组间
利拉鲁肽的器官保护作用及研究进展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糖尿病新型药物利拉鲁肽保护心血管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