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员体能对技术能力发挥的影响研究

2015-12-23赵述强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赵述强

摘要:为了更好的探讨CBA球员赛前体能对比赛中技术能力发挥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CBA联赛2013~2014赛季前部分球员的体能测试成绩和该赛季技术统计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各球队主力球员与总体在体能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同位置主力球员之间在体能上存在较大差异;球员四项体能测试指标成绩对球员技术能力的发挥有重要影响,但是因位置不同影响效果各异。建议篮协根据球员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体能测试内容和评定标准;各俱乐部教练需要针对赛前不同球员体能和技术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不同位置;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 05-0068-06

近几十年来,我国篮球竞技水平起伏不定,一直徘徊在世界二流水平,而如今在随着姚明、王治郅等球员的退役,在失去亚洲霸主的地位之后,我们逐渐意识到了国内年轻球员在体能和技术上的严重不足。如何处理体能和技术的关系,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成为我国篮球发展道路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从2011年开始,中国篮协恢复了CBA球员体能测试,并根据球员目前和潜在的能力,制订了专门的《篮球运动员技术和体能测试评定手册》,督促球员在新赛季能够有充足的体能储备,应对激烈的比赛。为了充分了解不同位置球员赛前体能储备对技术能力发挥的影响,本文对不同位置球员的测试数据和技术统计进行,并利用SPSS软件分析不同位置球员体能和技术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希望为CBA教练和球员制定赛前训练计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3-2014赛季CBA各篮球俱乐部主力运动员101人(场均出场时间15min以上),其中后卫30人,前锋44人,中锋27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对中国篮球协会网站、中国知网等相关网站,搜集并查阅大量有关篮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书籍、文章,从中寻找有关的信息,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1.2.2 测试法 (1) 测试指标。2013~2014赛季前CBA体能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强度投篮、负重卧推、负重深蹲、速度耐力。(2) 测试方法。强度投篮:要求球员在2min内白投白抢3分篮(外线球员)或2分篮(内线球员)。负重卧推:受测队员在lOOkg负荷下,在2min内最大重复蹲起该负荷的次数。负重深蹲:受测队员在80kg负荷下,在2min内最大重复推起该负荷的次数。速度耐力:在篮球场地两边线之间折返跑17次,跑4组,组间歇2min。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CBA球员赛前体能测试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进行了均值、方差T检验、相关性以及因子分析等研究,为研究结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测试结果

2.1 CBA球员基本情况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态特征,主要反映在高度、长度、围度等指标上。篮球是一项地面和空中拼抢与对抗完成得分的同场对抗性项目动。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篮球运动员需要良好的外部形态。

表1测试结果显示,各位置球队主力球员在年龄、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均值上与总体球员测试数据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就从整体均值、方差上看,主力球员均值要略微高于总体,尤其是表现在在体重和克莱托指数上,说明球队主力球员更加重视身体的对抗,注重体能训练,在身体充实度上占有一定优势。不同位置各球队主力球员之间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三项指标上中锋大于前锋大于后卫,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CBA球队主力球员在身体形态已表现出明显的位置特征,中锋高大,后卫矮小,前锋居中,而身高成为球员位置划分的主要依据,符合当今篮球比赛各个位置的需求。

2.2 我国CBA球员各体能项目测试成绩与分析

2013-2014赛季CBA联赛赛前体能测试主要包括速度耐力、卧推、深蹲、强度投篮4项。其中,速度耐力主要反映球员保持较长时间比赛强度的能力;卧推系数主要反映球员上肢力量;深蹲系数反映了球员的下肢力量;强度投篮主要反应球员在高强度下投篮的稳定性。由表2可知,从整体上看,在速度耐力、卧推、深蹲三个测试项目中球队主力球员测试均值都达到了标准线以上,仅有强度投篮测试球员均值未达到标准线。此外,主力球员与总体球员测试成绩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平均成绩高于总体球员,球员之间体能差距更小。由此可见,由于比赛中长时间大强度的对抗,各球队主力队员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在速度耐力、上下肢力量、强度投篮等方面更具优势。

各球队主力球员与总体各体能测试项目成绩比较看,球队各位置主力球员在速度耐力指标上与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速度耐力是球员容易忽视的素质,但主力球员由于上场时间较长,对速度耐力要求较高,成绩相对较好,替补球员上场时间较少,重视不够;前锋和中锋位置上,球队主力球员在卧推和强度投篮两项指标上和总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位置上各项体能测试均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各个俱乐部在赛前训练期间都在狠抓球员的体能,但替补球员需要更加努力训练,不能因为受出场时间限制而松懈。

不同位置主力球员体能测试成绩对比显示:在速度耐力指标上,主力后卫、前锋、中锋之间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主要原因可归结到身高、体重等形态;在卧推、深蹲指标上,主力中锋上下肢力量要好于前锋、后卫,这与体重越大,力量越大理论相吻合;在强度投篮指标上,主力中锋与后卫、前锋之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中锋投篮命中数要高于其他位置,主要原因可能由于中锋在中距离,前锋好后卫则是三分线外,速度和耐力的都会对投篮节奏产生干扰,对命中率造成影响。在其他指标上,各位置球员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分析讨论

3.1 赛前体能指标成绩与球员比赛技术统计指标的因子分析

文章分析了赛前CBA各球队主力与总体球员各项体能测试指标成绩。但球员赛前体能训练是否真正在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则需要与比赛中球员的技术统计相结合。本研究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将2013-2014赛季前CBA球员的体测成绩和该常规赛各项技术统计输入,进行因子分析归类,得出结果。

由表3可知,因子分析中的KMO( Kaiser-Meyer-Olkin)指数为0.825,说明样本选取量较好,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X2值为4112. 682(自由度为105),伴随概率值为0.000<0.01,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进一步说明本文选取的样本完全可以满足spss18.0统计分析的要求。

表4为因子贡献度的结果。本样本共提取了15个公共因子,在提取的公因子中,根据因子的特征值、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以及累计百分比,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4个因子,设定为公共因子,累计百分比为81.751%。表5为旋转后因子载荷值,经过正交旋转法,得出的各个因子有比较明确的含义。

表5为旋转后的成份矩阵表,各变量根据因子载荷的大小进行了排列。旋转结果可以看出体能测试指标和技术指标被分成了4个因子,通过观察指标的组合结构,依次将其命名为(Fl)速度耐力一技术因子、(F2)负重卧推一技术因子、(F3)强度投篮-技术因子、(F4)负重深蹲一技术因子(见表6)。

3.2 CBA球员各体能项目成绩与赛中技术发挥的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体能是基础,技术是关键,体能是技术发挥的基础”。然而篮球比赛中,体能和技术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元素,但是两者高度结合,缺一不可。从宏观上讲,没有无体能的技术,也没有无技术的体能,只有两者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有效的提高球员的水平。而从微观上看,我们一直在致力于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线性或非线性关系?或者有无明确的相关系数来表明两者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着重从球员上下肢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强度投篮几个方面对球员比赛中技术发挥的影响进行阐述,定量的分析体能和技术发挥的关系。

3.2.1 负重卧推成绩与技术能力 负重卧推一技术因子(Fl)主要包括负重卧推、场均得分、助攻、失误、抢断五项指标,因子载荷度为30.066%,在四个因子中贡献度最高,主要反映了球员上肢区域肌肉力量对其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现代篮球发展中,高强度的地面、空中的身体对抗已经成为比赛的主旋律,无论是内线还是外线得分几乎都是在各种对抗干扰下进行,臂、肩、背、胸等部位是球员直接参与对抗的区域,因此该区域肌肉力量的好坏是球员在对抗中稳定的发挥技术动作完成得分的重要保证。负重卧推是发展运动员上肢区域肌肉力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内外评估球员上肢力量的重要指标。

从表7可知,负重卧推测试成绩对CBA球员四项技术发挥的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后卫球员,相关系数R大小依次为抢断>助攻>得分>失误,说明后卫球员良好的上肢力量有助于在防守端更好压迫抢断对手,进攻端助攻场上队友,减少自身失误,有效的转化成得分;对前锋和中锋球员,相关系数R大小依次为得分>助攻>抢断>失误,说明在内线的攻防中,上肢力量的好坏首先影响球员的得进攻能力,其次表现在防守上,减少比赛中不必要的失误。综上所述,负重卧推对不同位置球员技术发挥的影响不同,因此CBA球员应该在科学训练原则的基础上,注意卧推的正确姿势,通过变换次数、负荷量、间歇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等要素的合理搭配,发展其上肢专项力量,从而促进球员技术能力的提高。

3.2.2 速度耐力成绩与技术能力 速度耐力一技术因子(F2)主要包括速度耐力、前场篮板、场均犯规、场均三分命中率四项指标,因子载荷度为22.275%,在四个因子中贡献度位居第二,仅次于卧推,主要反映了球员专项速度耐力对其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

篮球是一项比赛时间相对较长,对抗激烈、快慢速跑交替的项目,多数主力球员场均出场时间均超过32min,过多的激烈对抗使得球员速度耐力水平(无氧和有氧供能储备)受到极大的挑战。比赛中时常可以看到,球员在上半场跑动积极,防守强度高,冲抢篮板球积极,而下半场球员的命中率不断下降,失误增加,犯规频繁,注意力分散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多数是因为随着球员速度耐力的变化导致其技术动力定型发生了改变,因此也可以说球员体能影响了技术的发挥,进而影响了比赛的胜负。

由表8可知,速度耐力测试成绩对CBA不同位置球员技术的发挥产生了不同影响。对后卫球员,相关系数R大小依次为三分命中率>前场篮板>犯规;对前锋球员,相关系数R大小依次为前场篮板>三分命中率>犯规;对中锋球员.相关系数R大小三分命中率>犯规>前场篮板,说明速度耐力对内外线前场篮板球拼抢以及外线三分球命中率影响较大。由于速度耐力对球员技术发挥的重要作用,其训练成为了体能教练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在训练中,有单纯的场地折返跑,也有长时间持球对攻训练,但不管何种形式,应该正确的控制练习的组数、次数、间歇的时间。此外,训练指标应该和球员的心率、血乳酸等生理指标相结合准确反映球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3.2.3 强度投篮与技术能力 强度投篮一技术因子(F3)主要包括强度投篮、二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项指标,因子载荷度为18.373%,在四个因子中贡献度位居第三位,主要反映了球员在高速度、高强度对抗中的投篮命中率。

投篮是运动员完成得分的最后技术动作,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动作。在本次测试中的强度投篮之所以归为体能测试,主要是考虑到CBA球员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技术动作,而在高速、对抗条件下球员需要充足的体能来保证稳定的投篮动作。比赛中,防守强度大,空位投篮机会稍纵即逝,多数情况都是在面对防守人完成投篮,因此稳定的出手动作,迅速的移动速度,缩短出手时间完成投篮是投手们具备的必要特质。

由表9可知,强度投篮训练对球员二分命中率和罚球命中率密切相关。对后卫和前锋球员,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二分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对中锋球员,强度投篮对投篮二分命中率不明显,相反对发球影响较大,可能因为内线球员进攻多运用扣篮、勾手等手段得分,投篮直接投篮的机会较少。但不管怎样强度投篮是一项提高球员命中率的训练手段,对改善国内球员比赛低命中率的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但相比于欧美球员的高命中率和能够在外线完成投篮的内线球员,国内球员强度投篮测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于提高。

3.2.4 负重深蹲成绩与技术能力 负重深蹲一技术因子(F4)主要包括负重深蹲、场均后场篮板、场均盖帽,因子载荷度为11.037%,在四个因子中贡献度位居第四,主要反映球员下肢区域肌肉专项力量。

篮球运动员空中争夺和对抗也是比赛的重要特点。优秀篮球运动员一般表现出小腿较细,跟腱长而清晰,大腿前后、臀等区域的肌肉群发达,有利于球员迅速起跳夺取空中优势,完成技术动作,例如高难度的跳投、篮板球、盖帽等等。此外,由于作用力传导顺序由下向上的原则,下肢的稳定性也是球员坚固防守的重要保证。由表10可知,负重深蹲与不同位置球员场均后场篮板、盖帽密切相关。在后场篮板指标上,相关系数R大小依次为后卫>前锋>中锋,说明良好的下肢力量对后卫和前锋球员冲抢后场篮板效果更明显,对中锋球员影响不明显;场均盖帽指标上,相关系数R大小依次是中锋>前锋>后卫,主要原因是盖帽较多发生在内线,后卫盖帽的机会较少,内线球员较好的下肢力量有助于球员迅速起跳,完成盖帽。

在训练中,下蹲的速度、角度、次数等要素对发展下肢的力量至关重要,教练员要科学的安排训练任务,避免球员受伤。

4 结论

(1) CBA各位置主力球员年龄稍大于整体球员;身体形态上,同位置球员之间(除中锋外)差异不显著,不同位置球员之间身高、体重、克莱托指数三个指标差值较大。球员在身体形态上的差异,反映出球员鲜明的位置特征。

(2) 通过对CBA球员各项体能指标的测试,发现大部分球员能够在规定时间完成,少数中锋球员在速度耐力上未达到标准,说明经过休假期的训练球员的体能都有一定的提高,但中锋球员的速度耐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在测试成绩中,主力球员体能水平依然要强于替补球员,说明体能水平是制约替补球员向主力球员过渡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体能训练才有可能赢得出场机会。

(3) 在对各因子内部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中得出,CBA球员赛前体能测试成绩对球员不同技术能力的发挥存在影响,其是卧推和速度耐力指标影响较大。在今后的训练中,教练需要安排合理的训练加强球员赛前、赛中期的体能水平,以便提高球员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体能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拳击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新疆高校篮球运动员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践探讨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指导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