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研究

2015-12-23张森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

张森

摘要: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和发达市场经济体相对去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对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对1994-2014年期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39个国家的体育用品产业对外贸易数据进行统计,回顾体育用品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代工的发展模式,对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贸易和生产分布进行分析,提供了对某一国家体育用品产业国际专业化分工进行分析的方法。研究得出:亚洲、东欧和新兴经济体是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出口国,而北美自贸区和欧盟则是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进口国;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设备密集型体育用品产业,而新兴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则集中于传统体育用品产业;验证了跨国公司外包、生产迁移与工业化/去工业化发展趋势对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生产迁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 2015)05-0008-07

体育用品产业是体育产业体系中成熟度最高、市场规模最大、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体育物质产业。但在现有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对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等相关议题着墨甚少。体育用品产业在某一国家对外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与贡献如何?某一国家体育用品产业的贸易专业化发展趋势是什么?某一国家属于体育用品产业净进口国还是净出口国?该国家主要进/出口体育用品种类是什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能有效解释全球体育用品产业跨国公司的战略举措和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过程对体育用品产业全球贸易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了解某一国家在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与劣势。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全球体育用品产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了便于研究的可操作性和相关数据的可查询性,从包含所有国际贸易流动的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统计库( UN Comtrade)中选取全球39个体育用品产业主要贸易国家在1994-2014年期间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亚洲样本集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香港、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和韩国11个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样本集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个国家;欧盟样本集包括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和英国共13个国家;东欧样本集包括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6个国家;新兴经济体样本集包括阿根廷、巴西、土耳其、摩洛哥和突尼斯5个国家。上述所选取的39个样本国家占据了全球体育用品产业90%以上的进、出口国际贸易总额,因此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1.2 研究与计算方法

以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利用当前广泛适用于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研究的对外贸易平衡贡献率指标(CBK),来检验构成某一样本国家主要贸易逆/顺差的体育用品集。其计算方法如下:

CBK={(Xik-Mik)÷1/2(Xi+Mi)-[(Xi-Mi)÷l/2(Xi+Mi)]*[(Xik+Mik)÷(Xi+Mi)]}×100

其中,k代表国家i某一体育用品子集的出口量,Xik是国家i在某一体育用品子集k(k=1……,11)的出口量,Mik是国家i在某一体育用品子集k的进口量,Xi是国家i的全部体育用品出口总量,Mi是国家i的全部体育用品进口总量。当CBk>0时,国家i在体育用品k上具有比较优势,当CBk<0时,国家i在体育用品k上具有比较劣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用品产业全球贸易专业化模式

1989年,法国学者Rottenberg根据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的单位价值,将体育用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生产过程中,增添了重要附加值、具有较高单位价值的设备密集型体育用品;另一类是价格相对便宜、具有较低附加值的传统体育用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体育用品业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工业化和发达市场经济体相对去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发达市场经济体专注于高附加值、设备密集型体育用品产业的生产,并将传统体育用品产业的生产逐渐迁移到单位劳动力成本(单位工资除以劳动生产率)相对低廉的新兴经济体,而新兴经济体则开始专业化从事发达市场经济体已经摈弃的传统体育用品产业生产;第二,跨国体育用品生产公司为了应对全球工业化/去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所采取的产品外包和生产迁移策略。其在进行产品外包加T时,主要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阿迪达斯、彪马等公司所采用的国外直接投资(FDI),另一种是耐克、锐步、美津浓等公司将生产合同通过分包和外发加工等手段外包给新兴经济体的体育用品生产商。这种新兴经济体是传统体育用品业净出口国和发达市场经济体是设备密集型体育用品业净出口国的发展策略强化了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本研究在本质上属于探索性研究,因此,一个主要的研究假设被提出:发达经济体的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去工业化发展趋势以及跨国体育用品公司的生产迁移策略能够显著影响并形成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

2.2 体育用品产业全球贸易与生产布局

首先,对“全球体育用品国际贸易占全球商品贸易总量的比重”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1994-2014年期间,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占全球所有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的0.33%~0.53%。其中,亚洲地区是主要的体育用品出口区域。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占据了16%的出口份额,东欧地区占据了2%—3%的出口份额,其他新兴国家占据了3%—4%的出口份额,这3个地区属于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边际出口区域;体育用品进口区域主要包括欧盟、北美白贸区和亚洲,东欧(1%—2%)和新兴经济体占据了全球进口市场的少部分份额。

具体到国家层面,全球体育用品主要出口国包括中国、香港和美国,其次为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出口额最少的是巴西、阿根廷和希腊;全球体育用品主要进口国包括美国、日本和德国,其次为法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香港,进口额最少的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摩洛哥、印度和保加利亚。

1994-2014年,全球体育用品的生产分工发生了轻微、缓慢的变动,最显著的变化是高尔夫与体操器材贸易份额的增加以及滑雪衫、运动服装和溜冰器材贸易份额的减少。

在区域体育用品贸易上,除去运动服装进口份额较少的新兴经济体之外,其余所有区域对滑雪衫和运动服装的进口都保持在较高水平。进口的区域差别明显:亚洲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高尔夫设备的主要进口区域,东欧则是滑雪设备的主要进口区域,新兴经济体是球类制品的主要进口区域,溜冰设备和球拍贸易则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区域,赛艇和乒乓球设备贸易占据最少的市场份额。

在体育用品出口方面,滑雪衫、运动服装和体操设备是主要的出口集群。不同区域每种产品的出口份额各不相同,亚洲和东欧地区是滑雪衫的主要出口区域;欧盟和新兴经济体则是运动服装的主要出口区域,北美白贸区、欧盟和亚洲是体操设备的主要出口区域。高尔夫、滑雪板、球类制品、冲浪、冰鞋和球拍等占据出口份额较大的体育用品市场中,也存在着显著的地理区域差异:高尔夫在北美白贸区出口份额中占据明显优势;滑雪板在欧盟和东欧的出口份额中占据明显优势,球类制品和球拍在亚洲出口份额中占据明显优势,冲浪设备在北美白贸区出口份额中所占比例最大,溜冰设备相对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区域,赛艇和乒乓球设备占据最小的出口份额。

同时,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出口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分工趋势。亚洲地区是滑雪衫、球拍、球类制品和乒乓球设备的主要出口区域;新兴经济体则专注于滑雪衫和运动服装的出口;东欧前期主要专注于滑雪衫的出口,近年来逐渐转移到滑雪设备、溜冰设备和球拍的出口;北美白贸区是体操、高尔夫和冲浪设备的主要出口区域;欧盟则专注于滑雪板和运动服装的出口。

2.3 净出口国的亚洲和新兴经济体VS净进口国的欧洲和北美

为了区分各区域/国家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的逆、顺差,通过计算出/进口比率来获取每个国家体育用品业的贸易平衡值,其计算方法如下:R=X/M×100,X代表某一国家在某一年份的体育用品产业出口总量,M表示进口总量。如表6所示,新兴经济体、亚洲和东欧国家属于体育用品产业的进口国,每年都呈现出体育用品贸易平衡顺差(R >100),但各个区域的趋势不完全相同。新兴经济体在1994年的R值起始于379,结束于2014年的436(出口值4倍于进口值,因此对外贸易顺差3倍于进口值),期间R值从未低于212;亚洲国家1994年R值为135,到2014年增长到252;东欧国家1994年R值为369,到2014年R值回落到116;体育用品净进口区域的北美白贸区和欧盟则呈现出体育用品贸易的平衡逆差,欧盟体育用品进口量高于出口量的50%,而北美白贸区体育用品出口量不足进口量的1/3。

从表6可以看出:(1)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进口比率主要受到美国体育用品贸易每年R值<30的影响,加拿大也是体育用品净进口国;(2) 欧盟可以划分为4个子群。1994-2014年期间,体育用品进口国包括比利时、丹麦、芬兰、希腊、荷兰、德国、西班牙、瑞典和英国;体育用品出口国为意大利;从1997年开始,爱尔兰的体育用品贸易由平衡顺差转变成为平衡逆差;1997年的荷兰和2002年的比利时则呈现出体育用品贸易平衡顺差;(3) 在新兴经济体中,阿根廷和巴西是体育用品进口国,其体育用品产业贸易顺差主要依靠外发加工贸易和国际代工;摩洛哥、突尼斯和土耳其是新兴经济体中最大的体育用品出口国;(4) 亚洲的日本和新加坡是体育用品进口国,韩国从2002年开始,由体育用品进口国转变成为出口国,本区域内其他国家则是体育用品出口国,尤其以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巴基斯坦3个国家最为显著;(5) 除去俄罗斯之外的所有东欧国家均是体育用品出口国,匈牙利从2004年开始转变为体育用品进口国,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则是该区域主要的体育用品出口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的外包加工贸易是东欧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2.4 发达市场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专业化趋势

在体育用品贸易呈现显著平衡逆/顺差的样本国家中,所有发达市场经济体国家在运动服装、滑雪衫、球拍和球类制品等传统体育用品贸易上都呈现出平衡逆差,尤其以美国、德国、瑞士、法国(除去运动服装)、西班牙、荷兰、瑞典、俄罗斯、韩国和日本最为明显,英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除去1994年的高尔夫设备)和加拿大(除去1994年的溜冰设备)这6个发达经济体在全部体育用品贸易上都呈现出平衡逆差。

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产品集k的国际贸易中,哪些产品具有较高或较低的竞争力以及国家i在全球体育用品贸易的市场地位。现有经济学文献中通常采用市场潜力指数(MPI)来代表,指标中的数值表示某一体育用品子集的国际竞争力,其数值越大,则表示该体育用品子集的国际竞争力越强;数值越小,则表示越缺乏国际竞争力。市场潜力指数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得出:MPI=[(Xik -Mik)÷1/2 (Xi+Mi)]×100。表7对各样本子集的MPI进行了统计,在全部样本年份中,北美白贸区在滑雪、冲浪、赛艇、高尔夫和体操设备贸易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运动服装、滑雪衫、球拍和溜冰设备贸易上则具有比较劣势,以美国的比较优/劣势最为显著。欧盟在运动服装、滑雪、赛艇、冲浪设备和乒乓球设备贸易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滑雪衫、高尔夫和球拍贸易上则具有比较劣势,其中,德国在滑雪、赛艇、乒乓球和体操设备等设备密集型体育用品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运动服装、滑雪衫、冲浪设备、高尔夫、球拍、球类制品和溜冰设备贸易上则具有比较劣势;意大利在冲浪设备、运动服装和溜冰等具有少量设备密集型特点的体育用品贸易上具有比较优势,其竞争劣势主要在滑雪衫、滑板、高尔夫、球拍和球类制品贸易上。

受益于跨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生产迁移策略,亚洲在全球体育用品贸易中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区域,除新加坡和日本之外的所有亚洲国家在全部体育用品贸易上都存在着平衡顺差,中国、香港和印度尼西亚在运动服装、滑雪衫、高尔夫设备和球类制品贸易上以及中国、香港在球拍、溜冰和体操设备贸易上都存在着比较竞争优势,亚洲主要的比较劣势集中在滑雪和高尔夫设备贸易上。运动服装和滑雪衫对新兴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平衡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主要的比较劣势集中在球类制品和体操设备贸易上。东欧国家体育用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与新兴经济体较为相似,运动服装和滑雪衫对东欧国家的贸易平衡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主要的比较劣势集中在球拍、球类制品和体操设备上,例如,捷克在溜冰(冰球是捷克最流行的运动项目)和体操器材(体操在捷克是仅次于冰球和足球的第三大运动项目)上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捷克的体育用品贸易专业化特征发生了明显改变,其在滑雪和运动服装贸易上也呈现出了新的比较优势。东欧国家在滑雪设备贸易上与发达国家同样具备竞争优势,但在运动服装和滑雪衫上则与新兴经济体同样具备竞争优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通过对全球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工业化/去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和跨国体育用品公司的生产迁移策略能够显著影响并形成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

(2) 亚洲、东欧和新兴经济体是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出口国,而北美白贸区和欧盟则是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进口国;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设备密集型体育用品产业,而新兴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则集中于传统体育用品产业。

(3) 受益于跨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生产迁移策略,亚洲在全球体育用品贸易中已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区域,运动服装和滑雪衫对新兴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平衡做出了积极贡献。

(4) 由于很难利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体系来对所有的体育用品种类进行精确分类,本研究存在着如下局限性:首先,并没有包括全球全部的运动鞋和运动服装贸易,也没有将运动赛车、摩托车和白行车、飞机和其他一些飞行器等体育用品贸易相关数据包括在内,因此,本研究对全球体育用品产业贸易统计数据估值偏低;其次,遗漏的体育用品种类主要包括运动鞋、运动服装和自行车等由新兴经济体国家生产的传统体育用品产业,因此,新兴经济体国家体育用品产业国际贸易的实际数据要大于本研究所提供的数据。

3.2 建议

(1) 为了进行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主要政策建议是确保体育用品企业的研发开支保持在较高水平上,各国政府在体育用品领域制定相关政策时,体育用品研发过程中的公私合营关系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2) 由于新兴经济体国家存在的技术差距以及单位劳动力成本的持续升高,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承接迁移的体育用品生产应成为新兴经济体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战略重点。

(3) 建议对全球体育用品贸易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国内生产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关税、体育用品企业的研发开支、单位劳动力成本、投资环境和地理区域等体育用品贸易专业化分T重要的驱动因素加以考虑。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的实践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