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EDA课程改革和实践

2015-12-21常红霞许雪艳余建立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3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常红霞+许雪艳+余建立

摘要:本文介绍了EDA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案例式、情境式以及项目驱动式的新教学模式,给出了实验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最后从考核方式着手完善课程改革和实践工作。实践表明,EDA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EDA;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01-02

一、引言

EDA技术课程是一门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在传统电子设计大赛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培养的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EDA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与学分离

EDA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教学采用EDA软件进行仿真,并在EDA实验箱上进行验证的实践方式。EDA课程的实验内容和综合性相对较强,教师难以在理论课堂上讲解全面、透彻,造成学生被动听课,总认为教师讲了很多,但却不知道何时用、如何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应用理论指导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引进案例教学式、情境教学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的教学搬进实验室等新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内容相对陈旧

目前,实践教学主要采用EDA软件仿真和实验箱下载验证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是基于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室现有设备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平时的创新性想法和设计不能及时实现,欠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现有的实验箱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电子实践教学平台,可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创新,自己动手搭建具有创新性的电子产品的实践方式迫在眉睫。

(三)实验室管理僵化

为了便于实验室管理,大部分院校采用以班级为单位,固定时间上实验课的形式,导致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实验课时间受限,无法安排一些规模较大的综合设计性实验。

2.为了保证实验设备的完好率,通常禁止学生在没有实验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导致仪器设备利用率低,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因此,在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学生建立可移动实验室创造条件,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条件。

(四)实验设备损坏率高

在目前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动手能力亟待加强,实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老师前面维护设备,学生实验过程中损坏设备的现象。由于学生对硬件应用知识的缺乏而不懂得爱护和维护设备,从而造成实验设备的损坏率居高不下,实验室维护成本过高。因此,加强学生的硬件基础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五)课程考核体系单一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考核应该注重于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目前EDA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仍然以理论课为主,实验课的考核依附于理论课成绩,并且所占比例不大,且考核方式单一,没有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培养动手能力的意识,没有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进

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建立EDA课程设计资源库及课程教学案例库,并在实践中及时更新和完善。在实践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边学边练,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案例教学式。改变传统的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模式,将工程设计案例引入课堂,在分析解决案例的过程中,介绍EDA课程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流程,达到教学最终目的。现以三层电梯的设计为例,表1系统地介绍了EDA设计的基本流程。

通过采取案例式教学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有效避免了理论教学的单调,增加了实践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设想并进行实践,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实战能力。

2.情境教学式。改变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教学课时安排,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八个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基本都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及知识本身联系的基础上创设。每个教学情境都辅以具体案例,表2具体列出4个教学情境加以说明。

情境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知识产生发展的实际背景,设计恰当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和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已有知识。

3.项目驱动式。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以“完成某一项目”为载体,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进而完成最终设计,最后教师检查评比,提出期望。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法,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软硬件系统的综合设计与调试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综合性电路设计、编程与调试能力,同时也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力。

(二)实验内容与方式创新

1.实验内容实时更新。在现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建立实验数据库,定时对学生开放。将EDA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积极纳入到数据库,这样不仅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同时也将课堂教学和工程设计有效结合到了一起。

2.实验方式积极创新。在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践。为达到真正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改变传统实验箱模式的目的,具体实践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三)积极建立可移动实验室

基于目前实验室的固定管理模式,积极地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条件。EDA课程实践中只需电脑以及实验器件,对实验环境要求不是很高,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

1.将常用的EDA软件及安装方法、软件使用教程挂到网上供学生参考。

2.学校提供简单的公共实践场地。

3.实验室为学生配备常用耗材。

这样学生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进行实验,甚至在宿舍就能完成实践,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管理难度。

(四)加强基本实践技能培训

在学生走进实验室之前,对学生进行一次简单深刻的实验室知识培训:出错不可怕,要及时纠正;实践中操作要正确合理;碰到问题要积极面对和解决;共同维护和建设实验室。

(五)考核方式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理论考试和实验报告出成绩的模式,逐步将课程的考核贯穿到每一节课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鼓励学生自己选题,尽量做到人人不同,且具有创新设想,不仅可避免学生相互抄袭,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创新性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2.重要的实践过程需有图片和视频进行记录,以自己完成的电子实物进行考核。

3.实验报告的书写要规范化,要写出实践中的问题和具体解决思路,以及实验的改进完善设想,这也是考核的重要一环。

四、结束语

在未来的EDA教学发展中,要积极地将FPGA的知识与单片机等嵌入式技术进行结合,进行新项目的开发,以积极带动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光喜,李良荣,李霞.电子设计教学与课程体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7):165-168,188.

[2]孙文彬.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149-151.

[3]林连冬.EDA技术开放实验室研究型实验的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5):216-218,226.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