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汇形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运用研究

2015-12-21陈满娥沈雨瑶

老区建设 2015年22期
关键词:听力能力听说课

陈满娥 沈雨瑶

[提 要]词汇形式教学(lexical focus on form)是指在以意义和交际为中心的课堂里,在对篇章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者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某些较难词汇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义上。把有关第二语言教学的focus on form的理论引入到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去,是一次大胆的教学尝试,顺应了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同时通过外语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听说能力。

[关键词](重)形式教学;词汇形式教学;听说课;听力能力

[作者简介]陈满娥(1970—),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研究;沈雨瑶(1993—),女,井冈山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12级在读学生。(江西吉安 343009)

[基金项目]吉安市2014年社科规划课题“词汇形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运用研究”(14GH068)及2014年井冈山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一、基本概念的厘清

1.(重)形式教学理论

在我国长期的传统英语教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是“语法一翻译法”。但由于其过多地关注语言形式而非意义的弊端日显,研究者试图寻求可以替代它的方法。因而在上世纪70年代,以意义为中心(focus- on -meaning)的交际教学法便应运而生。交际教学法一味单纯地强调交际和意义的传达,而忽视学习者的语法错误,使其得不到注意和纠正,语言错误逐渐石化,这样学习者的口语、笔语的准确性不强,表达方式不地道,输出的句子支离破碎,最终中介语的发展还是停滞不前。其实各种教学法都存在其优缺点,我们对它们的态度是不应该互相排斥而需要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为此,20世纪90年代初,Long(1991)提出了focus- on -form这一理念,并把它定义为“在以意义或交际为中心的课堂中,随着语言形式的偶然出现,学习者的注意力被明显地吸引到这些语言形式上去”。也就是说,在以意义和交际为中心的课堂中,当学习者对于某个语言形式的理解或表达出现困难时,教师可以将学习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该语言形式上。要更好地理解这一理念,我们必须区分两个概念——focus on forms(纯形式教学)和focus on form(形式教学或重形式教学)。它们主要有以下的不同:(1)教学大纲不同,纯形式教学也就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它的教学大纲是语言形式;(2)课堂设计的组织原则不同,纯形式教学是以语言结构为主,课堂教学中以孤立的语言结构为主要目的;而(重)形式教学的前提是课堂中师生的主要精力在交际意义上,只是必要时偶尔注意有关语言形式,是“教学干预与语言学习加工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Doughty,2001)。所以从某种程度来看(重)形式教学是纯形式教学和纯意义教学的结合。

2.词汇形式教学

国外的形式教学和纯形式教学已经扩展到了词汇教学领域。在以意义交流为首要目的的交际课堂里的词汇形式教学,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交际过程中,适当、适时地将学习者的注意力自然地转移到一些重要词汇上,因为这些词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被叫做目标词汇。按照Elliset al.(2001:419)的解释:词汇形式教学中的形式既指词汇的发音和拼写这些外在形式,也包括它的意义以及这些“形式”与意义之间的结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汇形式教学中,对形式的关注与词汇本身的外在“形式”概念不同,不但涵盖了词汇的外在“形式”和意义,更超越了其外在的“形式”。具体点说,所谓的将形式教学应用于词汇教学---词汇形式教学(lexical focus on form),是指在以意义和交际为中心的课堂里,在对篇章内容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者的注意力暂时转移到某些较难词汇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义上,比如它们的拼写、发音、语义和句法结构等语言知识上。

二、听说课中使用“词汇形式教学”的依据

1.词汇对学生听力的影响

听说尤其是听力,是语言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中,听说是直接获取语言和感受语言的途径,也是提高其他英语技能的必要条件。在各类英语等级考试中,听力理解题目在测试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理解占35%,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占30%。《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然而,听力理解一直是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听力的因素很多,而词汇量小是影响学生听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的研究重点更多是有关选择何种词汇教学方法来扩大学生词汇量。

2.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现状

目前的大学英语听说课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类。因为词汇量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出现了第一类以形式为中心(focus on forms)的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在课堂中教师过分关注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讲解,并且在讲解的过程中往往把它们割裂成一个个孤立的知识,而忽略其语言意义的存在。因此在听说课中,常常会出现一个这样的模式:在给学生布置完成一段听力任务前,教师会花上十至十五分钟的时间大量讲解任务中将会出现的词、词组等。而第二类“聚焦意义”(focus on meaning)教学方法,是因为把听力的概念等同于听力理解。基于这样的理念,师生普遍认为听说课的目的就是理解听力的内容;既然听力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因此在课堂上,对完答案听力活动也就终止,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学习语言的形式。在这种方法指导下,教师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和听力理解策略上;至于如何来促进学生对语言形式的习得及输出往往被忽略。以上这两种方法不是完全极端,但却是各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采用何种方法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这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外已有一些研究针对形式词汇教学和纯形式词汇教学对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其中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形式词汇教学(lexical focus on form)的效果要好于纯形式词汇教学(lexical focus on forms)(de la Fluente,2006; Mason &Krashen,2004),而另一些研究结果是纯形式词汇教学的效果要比形式词汇教学(Laufer,2005)好。迄今为止,在国内,有关形式词汇教学实证研究也有,但他们大多探究的是有关形式词汇教学在词汇教学课堂中对学生二语词汇学习的影响。而至于在听说课教学中如何运用形式词汇教学目前基本为零。大学英语听说课是以交际为中心的课堂,这点符合形式教学实施的条件。

三、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实施词汇形式教学的意义

形式教学(focus on form)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新兴理论,仅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与教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过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受过相关研究方法训练的研究者对语言形式教学产生兴趣,有关语言形式教学的实证研究及观点也越来越多。陈方(2006)认为,以形式为中心、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比单一关注形式或单一关注意义的教学方法都更为有效,能促使学生把更多新的结构融入他们的语言系统并加以运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二语的流利性,还能提高其准确度和复杂度。因此把有关第二语言教学的focus on form的理论引入到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去,是一次大胆的教学尝试,顺应了大学英语改革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同时通过外语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方.以形式为中心的二语教学研究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2]高强,李艳.国外语言形式教学新近研究进展述评[J].外语教学,2006,(5).

[3]何莲珍,王敏.交际课堂中的形式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

[4]胡建伟.语法形式教学对大学生语法能力影响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7).

[5]马舒.语言形式教学在英语交际型课堂中的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08,(12).

[6]田丽丽形式教学对二语接受型词汇成绩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2).

[7]杨奕,傅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语言形式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2,(3).

[8]张明志.交际课堂中英语课文形式教学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1).

[9]张香存.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对“Focus-on-Forms”和“Focus-on-Form”教学方法的认知[J].外语教学,2005,(3).

[10]赵永平,彭洁.形式教学视域中的御用教学实证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3,(10).

[责任编辑:程文燕]

猜你喜欢

听力能力听说课
影响高中学生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因素分析
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听与说的结合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听力能力
小议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策略
对高职韩语听力教学的思考
培养学生良好听力习惯的策略探析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让初中英语听说课在高效课堂活动中绽放精彩
CBI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