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12-21雷芳邱卫林

老区建设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

雷芳 邱卫林

[提 要]对高校资金安全及风险管理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分析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且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将资金风险降到最低,以提高高校的管理机制,保证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防范;问题

[作者简介]雷 芳(1979—),女,东华理工大学计划财务处高级会计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资金管理;邱卫林(1979—),男,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抚州 344000)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高校资金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以江西省为例”(编号GL1301)

高校的财务风险是指高校资金在运营过程中,由于主观上或客观上对预期结果计划不足,或因本身原因而导致的损失,或高校在日常运作中由于客观原因,如:政策变动、政治形势波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再或者因为各种人为、非人为因素而导致各高校无法偿还的贷款、不能支付的各种欠款、出现的资金损失等等风险。主要有投资风险、筹资风险以及资金使用风险等几类。

一、文献综述

我国对高校资金安全及风险管理相关文献的研究在很早就出现了,如张兴德于1988年发表在《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第一期的《从八七年黑龙江财专财务决算分析中看如何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一文就对高校资金管理进行了相关论述。而“高校资金安全管理”这个课题是在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校办学自主权扩大之后因为高校资金出现许多安全隐患才慢慢得到研究者的重视。许英辉(2007)从我国高校的实际出发,总结出几个资金管理中比较典型而又严重的问题,最后从定性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对策措施。邓方兰(2005)提出了若干对策有效控制高校货币资金,以加强高校资金安全。陈农宝(2007)则从策略上提出通过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来提高高校资金的安全。钱风(2009)指出,高校管理者没有形成一个风险意识,因此,缺乏风险意识是造成高校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许道银(2003)选择各种具体而有效的预警方法和技术,比如层次分析法、沃尔比重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通过建立能够反映高校财务风险的指标系统,并给出具体的预警警限和发出警报的原则,对高校财务管理运行进行安全监控,防范风险。

而国外出现最早的财务预警研究是Fitzpatrick在1932年开展的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他以19家企业作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Fitzpatrick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其后,美国学者威廉·比弗(William Beaver)在1966年提出了单一变量模型,又称一元判别模型。他使用由79对公司组成的样本分别检验了反映公司不同财务特征的6组30个变量在公司破产前1-5年的预测能力,他发现最好的判别变量是债务保障率,即现金流量/总负债和资产负债率。Beaver还发现越临近破产日误判率越低。

总之,随着高校资金量的逐步增大,国内外学者对高校财务风险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理论和实证上都丰富了资金安全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对本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二、高校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者风险认识不足,意识欠缺

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需要大量的资金,导致银行贷款不断增多,财政拨款与高校运营资金需求之间的缺口不断拉大,这使得高校财务风险增大。然而,高校管理者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足,在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差距,缺乏必要的现代管理理念、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成本管理意识。盲目追求规模扩张,没有作出适当的财务调整和科学的规划,使得高校资金运作不合理,财力入不敷出,导致财务风险日趋严重。

(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债务压力日益增加

在扩招的背景环境下,许多高校都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校区扩张,甚至在建设中不惜花费大量的物力财力来追求奢华大气。但是,目前高校的收费标准被严格控制,国家给予的财政拨款也相当有限。许多高校并没有进行相关的分析和合理的规划,没有顾忌到自身的偿债能力,反而通过银行大量贷款来进行举债办学,使债务压力日益严重,超出其经济承受能力,加剧了高校的财务风险。

(三)内部控制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管理者只重视科研、教学、创收、扩招等工作,缺少对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关注程度,使得高校内部控制环节薄弱。高校内部某些部门发生的贪污腐败问题日益严重,虽然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手段,但在相互牵制方面欠缺,缺乏有效地衔接和综合管理,导致时常发生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和贪污受贿行为,严重妨碍了高校的正常运营。

(四)财政拨款依赖性过大,筹资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高校对政府财政拨款存在较强的依赖感,因此经费渠道单一,筹资渠道不畅。虽然近年来政府逐渐对高校财政拨款增加了的绝对额,以减轻高校财务压力,但是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及目前教育成本的日趋增加,高校依旧处于相对艰难的的财政处境,在高校的办学经费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高校运营资金的周转必然会出现问题。

(五)资金需求增加,政府投入不足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然而其增长速度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导致高校办学资源和教学经费普遍出现短缺现象。而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发展与资金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为了自身发展不得不选择通过银行大量贷款来维持自身资金需求,然而高额利息则加重了高校的财务负担,严重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六)预算管理不力,缺乏预警机制

高校没有将长期的财务规划与学校现状有机地结合,从而得出缺乏科学性的年度预算,导致财务资金的预算缺少可执行性和合理性,预算管理力度不足,欠缺约束性,无法适应高校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此外,许多高校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风险意识淡薄,不能有效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监测并加以防范,所以,现行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缺失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解决对策

(一)优化筹资结构,科学理性举债

国家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之间必须有通畅的交流沟通渠道并积极进行交流沟通,在充分获得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支持的同时,高校也要依靠自身的努力积极拓宽高校的筹资渠道。同时要完善高校筹资体制,优化筹资结构。除贷款融资以外,学校可以着眼于校企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校办产业发展,吸收社会捐赠及教育基金,使得经费获取渠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并且必须设定债务“预警线”,科学理性举债筹资。同时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偿债能力,科学地规定贷款规模与结构,控制财务成本从而减少财务风险。

(二)提高自身竞争力,力求可持续发展

高校应找准自己定位,致力于掌握核心竞争力,并且摒弃奢华大气粉饰工作及硬件重于软件的错误观念,从根源上防范财务风险。高校应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致力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科研力量或者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找到自己提升的方向,发现自己的发展优势,在内部质量上提升综合实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应有长远目光,处理好短期运作与长期发展的关系,科学地尽可能地预防财务风险,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管体系

1.实行新的会计制度,致力于提升财会团队的整体素质。高校要完善当前的会计制度,首先应当使用权责发生制来做会计的核算基础,虽然高校将会计核算与基础建设核算实行分开管理制度,但仍然应该认真核算好基础建设的信息。除此之外,应当多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再学习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实现财务部门由服务向管理的转变,适当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并树立竞争意识,这对高校控制自身的财务风险有帮助且有利于提高财会团队的整体素质。

2.完善财务管理,实行经济责任制。高校可以通过设立董事会来对财务进行规范以及监督,保证财务决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外,高校应该实行经济责任制,比如:设定好预算的各项指标,然后将任务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以及个人,接受到指标的部门或者个人就按照指标安排进行相应的工作,最后由评估的实际工作结果得到相应的奖惩。

3.完善资产管理。首先,应当设立专门的资金运作部门,关注货币资金的实际利用及其效益,通过资金运作部门实现对资金的保值、增值等进行操作;其次,高校需要增加对实物管理的关注程度,对固定资产各环节都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顾晓江.浅析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J].大众科学,2007,(18).

[2]周静林.浅析高校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1,(27).

[3]申凯,雷芳.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