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与“实验探究”综论

2015-12-14邱艳

中学化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

邱艳

一、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针对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而提出来的。通常是指教师或他人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多种渠道,并增加了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因而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实践性、主体性、综合性、创造性等特点。笔者认为,可作如下界定:“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创设某种实际情境、学生的主体性研究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目前,初中化学新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根据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一般属于实验型、实践型和调查考察型等类型。

二、“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与确定,通常反映了学生的生活兴趣和人文背景,只要能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均可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定上,可以由学生自主设计;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择;还可以由师生合作共同确定。

1.重视课题的基础性

学生的研究能力是在长期的探究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初中化学是启蒙教学,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化学研究一无所知,因此,在选取课题时要起点低,要从容易研究的课题上着手,由浅入深,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如:“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等课题。

2.考虑课题的层次性

初三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个体能力的差异性。因此,学生选取研究性学习课题时要有所侧重。对一些思维迟缓、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应选容易研究的课题。如:“当地水资源污染情况调查研究”等课题。对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内容的选定,要体现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和学术性。如:“当地农村常用化肥的施用对土壤的影响?等课题。

3.注意课题的开放性

课题的开放性具有二个层面:(1)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既属于单学科的教学内容,又属于综合实践课程中的一部分,既有多学科综合交互,又偏重于生活与社会实践。如:“环太湖水源保护研究”等课题。(2)研究视角的开放性,化学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确定、切入口的选择、研究方案的设计、探究方法的运用,均具有灵活性和不确定性,这就给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如:“环太湖水源保护研究”课题可分成“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的保护研究”、“环太湖污染的防治研究”等子课题。

4.注重课题的问题性

化学课题的选定,教师不能简单地提供一些材料和做法,让学生“依样仿画”来选择,而是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问题。为此,教师可展示案例,创设情景或让学生直接提出问题。

三、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定

1.从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选题研究性学习重视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选题。为培养学生关心自然事物和现象并产生兴趣,就应从身边的事物和现实中选题。人们每天都要喝水、用水,学生十分熟悉,但是却不了解我国的水资源和水污染的情况,更不会去保护水。新教材设立的这个研究性课题就是要学生从身边最近处切入,使其体验到“处处有化学”的实感。

2.从学生生活实际环境选题南京炼油厂的水源有无污染,其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防治情况应引起学生关注。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环境,我们确定调查研究型课题为《调查南京炼油厂水源污染情况及原因》。此课题调动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索学习。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科学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环保意识。

四、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

1.现代科学的理论基础现代科学观点认为:科学应包含着科学知识和认识科学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化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提供已经获得过的系统知识,还要有效地传授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否则,就不能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无法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全貌。所以,现代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要加强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更要对学生进行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进行训练。

2.知识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科学研究过程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科学教学过程是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科学知识的认识,相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对学生却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获得科学知识,也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认识过程,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事物和探究事物。

3.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埋论基础

实验探究教学是在学生主动参与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包括探究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要受到来自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就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需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分层进行,因材施教,强化“主导和主体”作用,从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收稿日期:2015-05-18)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